本刊記者 王正
11月11日下午,意昂總會組織部分海歸意昂召開座談會。意昂總會秘書長郭主持會議,意昂總會常務副會長賀美英、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陳旭和部分在京海歸意昂章肖明(78級建築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吳郁龍(79級熱能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雙南(79級工物 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教授)、鄧鋒(81級電子 北極光投資合夥人)、劉湘軍(85級生物 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教授)、商華忠(85級機械 北京立思辰商業系統(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誌能(88級土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軍(98屆自博 中國銀行電子業務部副總經理)等出席了座談會。
召開座談會非常必要
意昂們一致認為召開此次座談會非常有必要,並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踴躍發言,提出許多積極的建議。
鄧鋒意昂表示,在海外時間越長,中國情結就越濃,越想把自己融入到祖國建設中去,但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往往錯失或延誤時機。學校加強海歸意昂工作,非常有必要,是實實在在為意昂、為學校發展和祖國建設服務。
張雙南意昂1986年出國,2002年回清華工作。當天在中科院進行課題研討,為能參加座談會提前趕回學校。他認為很多海外清華人學業有成,但報國無門,現在學校加強爭取更多的海外意昂回國發展,是就業工作的再延伸;隨著國家對海外留學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這項工作更有意義。
李誌能意昂認為人才培養應該是全過程的,就大量出國的意昂而言,清華已經進入了收獲期。學校重視海外意昂回國發展非常好,但收獲也需要追加投資,包括人力和財力。他從建立人才儲備庫、中轉適應機製、信息對稱、供需數據庫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創新建議。
應該從基層做起
剛獲得國家“友誼獎”的吳郁龍意昂鼓勵海歸意昂回國後從基層做起。他認為基層最能鍛煉人,對國情有清晰的認識,具有務實、能吃苦的風格,更有前途。學校在這方面要多做引導工作,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些。
王軍意昂以博士的身份進入中國銀行時,工資僅為1500元,做了三個月的雜務工作,但他擺正態度,事無巨細,獲得了一致好評。不少“空降”到中國銀行的海歸都離開了,王軍卻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今天重要崗位。王軍感觸頗深:清華學生靠競爭一路完成學業,離開學校後同樣能靠競爭取勝。崗位並不十分重要,關鍵是傳承清華的十二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行勝於言。
務實地推進工作
對於如何推進這項工作,意昂們提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商華忠意昂建議利用《清華人》和《清華意昂通訊》兩個平臺,通過報道,讓海外清華人真正了解國情和歸國意昂的發展,從而起到效應作用。
章肖明意昂則強調可操作性,要有階段性理念,要結合現有條件把工作做實。首先要把渠道打通,做一些獵頭公司的基本工作,整合信息,針對性地提出目標和實施步驟。
劉湘軍意昂認為中國處在轉型期,對於人才需求具有的緊迫性,尤其是一些重要崗位的空缺,更需要海外意昂歸來填補。他建議把海外意昂的數據庫加以分類,對一些精英意昂進行重點關註,可能更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賀美英老師總結說,爭取更多的意昂回國發展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一方面可以為國家的建設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學校為意昂終身服務理念的體現。她表示學校將認真考慮提出的誠摯的建議;她要求意昂總會在做好信息對稱、數據庫整理等基礎工作的同時,抓好工作重點,先做好及時了解海外意昂們和國內用人單位的需求等工作,再穩步推進,以長遠的指導思想把此項工作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