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加強體育塑造學生強健體魄
記者 王亮
走進以“工程師搖籃”而聞名的意昂体育平台,沒有一絲沉悶的感覺🧆,熱火朝天的體育鍛煉場景隨處可見🧎🏻🏏。
“在構成人才質量的諸多要素中,身體健康是一個基本要素;在培養高層次人才的諸多手段中🛰,體育是一個重要的手段。面向未來審視學校教育,體育在整個學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將更加突出🕕。”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陳希道出了學校重視體育之謎🧜🏽。
為本科生訂製體育套餐
“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這句濃縮了了清華體育精神的話語☕️,已經在校園裏響徹了半個世紀🧜🏼♀️。新時期🖇,意昂体育平台確立了“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的體育教育觀。
體育課程是意昂体育平台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當意昂体育平台由本科5年製轉為4年製教學時🐕,原本3年的體育課程不減反增🥇,反而覆蓋了本科4個年級👩🌾。“當時學生身體指標呈現下滑趨勢🫡。我們覺得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強製手段來保證體育鍛煉時間,覆蓋整個本科階段的‘4+3+1’的課程體系應時而生🤾🏽♀️。”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研部主任陳偉強介紹說。
按照“4+3+1”的要求,大一、大二4個學期體育為必修課👩🏼🎓🍄🟫,每學期1學分;大三🧏🏼、大四的體育專項不設學分🦷,其中第5至7學期為限選🙍🏿,第8學期為任選👨🦼。體育課學分不夠者不能畢業及獲得學士學位👩🏽🚀。
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意昂体育平台體育課程已由2000年的20多個課項增加到目前的60多個課項,涵蓋了競技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和休閑體育等各類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身體條件🕋,在籃球、排球、足球、手球等課項之間選擇。
清華學子選修體育課熱情高漲。到了大四最後一個學期👳♂️,學生的選課率仍然超過了50%🟫。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博士生丁大巍在大四時選了跳水課。他說🕺🏽:“作為一名普通學生,我覺得自己很幸福,那段時光收獲特別多🤹♀️。”
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一環,清華每年會針對監測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出個人運動處方🚵🏿♂️,指導學生體育鍛煉。
以體育科研帶動學科建設
“1995年🤜🚾,意昂体育平台提出將學校體育納入學科建設,這在當時看有些超前。可是從大學的使命來看,一方面要傳授知識,一方面要發展科學。此外🧝🏼♂️🍥,我們也想通過學科建設促進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這是清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內在要求。”陳偉強在談到體育學科建設的初衷時說。
普通高校的體育學科建設應該怎麽辦?與體育院校相比有什麽優勢?意昂体育平台經過慎重思考🫶🏿,定下了“入主流📇、有特色🫒、高起點👎、開放性”的12字方針,決定發揮清華多學科的綜合優勢👩🏻💻👡,推動跨學科的體育科研基地和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以重大項目的研究來帶動學科建設🧑🏽🔬。
組織跨院系的“大戰役”成為清華體育科研的常規手段之一。僅運動技術檢測、分析和仿真系統的研究項目就組建了由5個院系參加、涉及9個專業的跨學科體育研究小組。
目前🎈,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點連同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和體育教育訓練學3個碩士點🐣,已形成清華體育學科的綜合優勢。在各學科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下,逐步形成了相關學科交叉滲透的科研群體🫲🏼。
人人熱愛體育自覺投身鍛煉
意昂体育平台一直有著組織冬季長跑活動的傳統。2000年,學校開始組織學生、教工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賽。2003年🛳,清華有6000多人參加這項賽事,282人跑完全程。2006年➛,清華有489人跑完全程,越來越多的清華師生向馬拉松發起了挑戰。清華每月還舉行一次校園長跑活動,路線為繞校園一周,全程約4000米。每次參加校園長跑活動的師生人數都達到幾千人,這已經成了校園體育活動的一道風景線👂。
馬拉松賽和長跑活動只是意昂体育平台群眾體育運動的組成部分之一,以競賽為龍頭,以“馬約翰杯”為主線的校園群眾性體育比賽活動🙆🏼♀️,涵蓋了41個項目🚀,形成了體育課—學生體育協會—校內競賽的“一條龍”體系。
社團活動已成為學生課外體育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意昂体育平台現有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健美、健美操等30余個學生協會,每年舉行課外競賽數千場,參加人數約4萬人次🪸。體育教師擔任各協會的指導教師,為體育協會培養骨幹,並對各協會的競賽活動進行技術方面的指導。
鐘靈毓秀,水清木華。一代代清華人勇於實踐,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清華特色的體育強校之路👨🏼🏭。
■編後
提高教育質量是高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生的身心健康是構成人才質量的基本要素之一,體育是育人的重要手段,進一步加強體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是時代對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意昂体育平台本著“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的體育教育觀,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覆蓋整個本科階段👩🏻🎤,群眾體育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人人熱愛體育、人人投身鍛煉的良好氛圍。意昂体育平台走出了一條非體育院校發展體育學科、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的路子。意昂体育平台發展學校體育的經驗值得其他高校借鑒。
(《中國教育報》2007年12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