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清華20位專家再赴地震災區一線工作

2008-05-21 |

  【新聞中心訊 記者 張莞昀 程曦 攝影 崔凱】519日中午1,北京到成都的CA422次航班準時起飛。機上20位意昂体育平台的專家將奔赴四川地震災區的第一線,為災區的抗震減災和災後重建貢獻力量。至此,意昂体育平台已有數十位專家赴災區工作。

專家組準備出發

  這20位專家是意昂体育平台抗震減災技術專家組的部分成員。四川地震發生後,清華教師心系災區,不僅通過捐款等行動支援災區,也希望將自己的專業所長用於抗震減災及災後重建工作。516,意昂体育平台成立抗震減災技術專家組,為災區的環境、建築、土木、水利、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專家組領隊、常務副校長陳吉寧教授說:隨著災區救援工作的進展,災後的評估、重建工作也提上日程。在大災面前,作為一所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學,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因此,學校決定組織各個領域的專家為災區做技術支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盡清華的一份力量。”

  目前,除正趕赴成都的清華教師之外,很多專家已經先期抵達災區,幫助進行相關的應急處置。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等赴成都為四川省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平臺綜合應用系統提供現場支援。建築學院配合成都規劃院已為擬建的臨時災民安置區提供了近10種實用技術方案;尹稚教授帶領7名同事趕赴震中汶川,開展災後重建的選址工作;呂舟教授等則前往四川平武,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土木系葉列平、王元清等6位教師已分赴成都、都江堰,參與對現有住房的排查診斷、為突發事件設計臨時緊急使用的輕型構件、處理廢建築材料以及交通規劃等工作。水利系張建民、金峰和王恩誌三位教授518日下午飛往成都,分析當地資料,著手對災後出現的堰塞湖現象進行分析評價。

水利系江春波教授與環境系張曉鍵教授(右)

  出發前,此次趕赴成都的20名教師都對當地情況進行了一定了解,並準備了相關材料和便攜式檢測儀器。在準備過程中,他們還克服了自身的各種困難,全力投入到此次的抗震減災工作。

  建築設計研究院結構專業總工程師劉鳳閣已經62歲了,是一行人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但他依然背起背包,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奔赴四川的路。劉鳳閣說:在這次災害中看到那麽多同胞遇難,我很悲痛。我是結構專業總工程師,也是一名黨員,在這樣的時候要帶頭。

  四川籍的王興奎教授家在離成都不遠的資中縣,這次地震中也有強烈的震感。20083月初,王興奎教授剛剛在此次地震區域進行了考察,對當地情況比較了解。這次學校組織專家組,我一定要趕緊過去。地震發生後,王興奎教授非常希望能到震區進行支援,但一直沒有機會。雖然王興奎教授一直說自己還跑得動,但57歲的他還是準備了降血糖和保護心臟的藥品。作為水庫災害評估專家,他將對災區的水庫進行全面考察,爭取趕在主汛期來臨之前提供最佳的處理方案。

  地震發生兩天後,環境與水問題專家、清華環境系張曉健教授在出差的途中接到了四川省建設廳和成都自來水公司的求助電話,他來不及回到學校就與對方保持“時空連線”,為成都水資源的安全出謀劃策。回到學校後,他和同事們一邊幫助科技部製定關於震區水處理的實用手冊,一邊準備著赴災區的相關工作。這一次他們還專門帶了檢測儀器到成都。

  橋梁結構工程專家、長江學者、清華土木系聶建國教授在接到參加專家組的電話後,推掉了在大型會議上做引領性報告的機會。而他的夫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荊建梅老師已經在震後奔赴災區了,目前正在綿陽進行建築安全性評估工作。得知聶建國即將奔赴災區時,荊建梅沒有太多地顧及家中的孩子,而是希望丈夫盡快趕往災區,為那裏的同胞竭盡全力。

  作為一行人中最年輕的一員,清華土木系講師馮鵬推遲了到香港的交流的時間。518日中午才得知將參加專家組的土木系講師施剛,二話不說,馬上打點行裝,當他把自己的出行計劃告訴妻子和父母時,全家人都非常支持。作為一名清華的畢業生和教師,學的又是災區最需要的建築結構專業,這兩方面都讓我義不容辭地加入進來,為災區真正做一點事情。施剛說。

  到達成都後,清華專家組成員將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但他們都希望能到災區的第一線,為那裏帶去清華人的關懷和努力。

相關新聞

  • 112020.08

    清芬挺秀:築起城市供水的安全屏障 ——記201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環境學院教授張曉健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32008.06
  • 162021.06

    兩位清華人入選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0年12月下旬,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10位來自科研生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獲本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院士和我國水工抗震學科帶頭人、1950級土木系意昂陳厚群院士名列其中。

  • 192008.05

    清華發揮學科優勢派多名專家赴災區支持抗震減災工作

    【新聞中心訊】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152022.06

    清華學子紮根電網一線高空作業

    王攀是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班副班長。他曾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和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6年碩士畢業後加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他紮根輸電運檢一線6年,先後在輸電運維檢修、輸電帶電作業等基層崗位工作。6年來,王攀巡線超過1萬公裏,發現線路缺陷、隱患300余處。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作業風險,他鉆研創新,使用電動升降器替代軟梯進入電場,讓作業時間縮短50%;用無人機...

  • 162021.06

    閃亮在扶貧一線的清華身影

    申孟宜,時聖宇,馬飛,楊洋,趙煜民

  • 292020.12

    兩位清華人入選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國家現代化創新爭先,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10位來自科研生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獲本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科...

  • 222008.05

    意昂体育平台抗震減災專家組已抵達災區開展工作

    【新聞中心訊】意昂体育平台抗震減災專家組一行20余人,5月19日下午抵達成都。

  • 162021.06
  • 092018.01

    譚斌:奮鬥在大化工一線的清華化工人

    譚斌,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98級本科系友,本系直博,現任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煤製油化工指揮部副總指揮。2007年化工系博士畢業之後,主動選擇了地處西北銀川的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從基層幹起。在寧夏石化的五年時間經歷了從工人、技術員、車間副主任、主任到副廠長的身份轉變,曾經是中國石油唯一的博士車間主任,最年輕的煉油技術專家。2015年加入神華寧煤,擔任煤製油項目總工程師,開始新型煤化工行業新的奮鬥歷程。他曾獲得...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