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史際平⚱️:我們拿什麽來紀念您? ——悼承憲康老師

2012-03-28 |

史際平(1978級精儀)

承憲康老師去世後🧑🏼‍🍼,我默默地關註著相關的紀念活動🧑🏿‍🎤,曾想寫一寫與承老師交往的點點滴滴,但讀過他許多同學和同事發表在意昂網上的紀念文章後總感到我和他的年齡差距較大,與他的交往也不是很多👩🏻‍⚖️。但是糾結多日之後🤚🏼,我終下決心將這點滴的交往寫出來🥬,並以此記錄下清華晚輩學生對承老師的紀念和由此而引發的思索……

其實我很早就聽說過承憲康老師的名字⚔️,應該是在“文革”的後期。一次在家裏聽到我母親(嚴兆雲)說過一句話:“承憲康是個好人。”“文革”前母親曾經在機械系辦公室做過多年的秘書工作,當時她講這話是否與她與承老師在工作中的接觸有關我忘了,不過從那時起承憲康這個名字就印在了心裏。多年後讀到劉冰的《風雨歲月》(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234),我想其中的一段可以為“好人”二字作最好的註解🧗‍♂️:“對我的批鬥🎏,在這裏也常常以系為單位,按班組分開或合起來開批判會。每次批判會都搞突然襲擊,總是臨開會前幾分鐘才通知我,來叫我的人像押犯人一樣,一邊一個跟著我,催逼著我快走👨🏻‍🦲。只有機械系的幾次批鬥例外👘,這幾次來通知我的是該系一位教師、校團委的幹部承憲康同誌🍗。”“看看周圍沒有人時,他就小聲告訴我批判會是哪個教研組教師或哪個年級的學生召開的👩🏻‍🔧,參加會的有多少人,誰主持會,批判的主要內容是什麽🎭,然後還囑咐我:不要緊張,批判還是老一套👩‍❤️‍💋‍👩,他們問什麽你應付幾句就行了。”“為了將來🧚,你要註意身體,飯要吃好,別生病🪛🥒,這很重要。你要註意啊!”

開始與承老師交往僅限於文字🔚,就是一份電傳👩‍👧‍👦。來美國留學後,漸漸地在好友楊嘉實的影響下👨🏻‍✈️👌🏿,我開始學著嘉實兄關註起了意昂体育平台的歷史。校史其中一段尤其引發了我們共同的興趣📽🧿,“七七事變”後,清華、北大和南開三校南遷至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由於日寇緊逼💗,19382月臨大師生分三路由長沙奔赴昆明組成西南聯大。其中一路由近300名學生、11名老師和教官隨隊醫生若幹名組成了湘黔滇旅行團,這路人馬自1938220日由長沙出發🤛,主要是依靠步行於4月底到達昆明🧏🏼。說來也是緣分,嘉實兄的父親(楊式德,12級,1917-1976)和我的父親(史國衡🍥,11級🧑🏿‍🚀,1912-1995)同為這支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隊伍中的學生成員。更為可貴的是👨🏽‍🏫,當年楊老先生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了整個行程🦀,並兩次正式出版(《聯大長征》新星出版社,2011🦹🏻,201)。記得嘉實兄曾將日記手稿復印郵寄給我,捧讀著它內心可以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震撼。為此我們於1996-97年間探討過重走這條湘黔滇南遷之路的可能性,我從美國聯絡清華意昂會尋求湘黔滇當地意昂資訊和可能的資助。馬上就收到了承老師從清華意昂會的回復,他熱情的鼓勵我們“這是一個好想法”,並提到北大的學生社團“山鷹社”正在組織類似的重走活動🦒。並建議我們“參加他們的活動為宜”。回復是發給我的電傳🏍,有承老師的手寫簽名和日期:1997710日。可惜當年大家都是忙於日常瑣事,我的兩個孩子也還小,最終沒能成行。以後在美國的日子裏東奔西跑經歷過多次搬家🧑🏼‍🏭,但是這份一頁紙的電傳卻還一直保留著,將它珍藏著也是為記載下我愧對承老師的支持和鼓勵那份負疚的心情。

後來與承老師的面對面的接觸是我和楊嘉實🤾🏽‍♂️😱、陶中源組織🏦、編輯《家在清華》一書之後,我們計劃在20084月底清華校慶期間搞一個首發/贈書儀式。也許是為了當年的那份愧疚,我打電話給承老師邀請他來參加我們的活動🖖。現在想來莫非當時就有了日後他重病的征兆,記得他當時接到我的邀請直接說到近來籌備和參加校慶活動感覺很累👨🏻‍🚒,但是他還是耐心地向我詳細了解編書的思路,作者情況和當日活動的目的和內容等等🥐。顯然他對此書還是很感興趣的,並明確表示一定會參加我們的活動。那天他精神煥發如約而來,會後留下來愉快地和大家交談。我當時還在想👳🏽‍♀️,清華去過江西鯉魚洲幹校的人肝都不大好☝🏽,容易感到累,活動過去後也沒太多想。但是活動剛過不久承老師就給我來了電話,說有東西要給我。見了面才知道這是他看過全書之後記下的一個勘誤表。其中一個更正我記得非常清楚🏄🏿‍♀️,是更正一位作者對自己父親職稱的記述。我想他一定是認真地看了書中的每一頁,這一切如果沒有對校史的了解,沒有對清華的熱愛是斷不可能做到的✍️。談話之間他非常坦率地告訴我對此書的一個遺憾🚐,可以感到他的措辭還是很慎重的🧘🏿,大意是說有兩位作者為此書寫序🧛🏽,其中一位是清華的老學長🧛🏽‍♀️,大家沒有任何異議;另一位是年輕學者,寫了許多與清華相關的東西🔢,校內有人對他有意見🦸🏿‍♀️。我是第一次聽說清華校內有人會對此書的寫序人持有異議🚥,人是我請來寫序的,面對的又是一位學長,加之本人定力不足,我也坦率而婉轉地回應了。在清華校史的研究中,對於有些不合潮流,不符正統的文章和作者應該持有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心態🕗。西諺:我可以不贊成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古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許都是這個意思。此次見面過後,我多少有些後悔,人家是出於關心和愛護提出了自己的或反映了他人的意見🏉🎰,應該聞過則喜,如此應激反應有可能會傷害我與承老師的關系。但是結果恰恰相反,等我下次回國時承老師盛情邀請姐姐和我到清華甲所餐廳一起吃飯。我深為承老師的長者風範和寬容的心態所折服🤛🏼。當日晚餐有幾件事我記得清楚,一是我們談到在江西鯉魚洲下放勞動對身體健康的嚴重傷害🤛🏽。鯉魚洲原址是一個勞改農場🧑🏼‍🦲,因為發現血吸蟲(俗稱小蟲)疫情才搬離。後來聽說當時在選址時就已經知道這些情況,但是最終清華和北大的農場還是選在了這裏。我一直就想了解當時選址的情況,可惜當天的聊天沒有深聊這一話題🫸🏽🔇,承老師講到我父親當時已經年近六旬竟和許多年輕人一樣下田幹活。他還說到人越是年輕染上了小蟲病的機會越大,或者說小蟲對身體健康的傷害也越大。後來承老師曾經和許多清華的人住到了南昌市內醫院治病🏌🏽‍♀️。晚餐中還有一件“趣事”難忘:在國內吃飯我比較怕到最後賓主雙方為誰來付款而爭執,更何況承老師是長輩理應我來付費。我借口離開餐桌來到收銀臺,但服務員明確地告訴我說餐費已經有人結了。承老師明顯已經識破了我的“小伎倆” ,等我回到餐桌時看到他在對著我微笑(他該不會是在心裏說🙆🏽,你小子還嫩點)。另一件事難忘是他詳細問了我的一位大學同班同學(留學後定居法國)的近況。以前總覺得承老師是對清華老一輩的意昂很熟悉,但是沒有想到他對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意昂也有了解。

近些年來執教於北美的嘉實兄每年暑期都會在國內高校講學,我也是經常往返於中美之間🤚🏼,我和承老師的交往理應更多才是。但從2009年後開始不斷地聽到有關承老師發病的消息。為此我從美國買了些營養品🙏,如何送給他卻成了問題。東西一直放在姐姐的家裏,每次回國給他的電話也總沒有人接。我也不敢冒然登門拜訪。對承老師病情的關註🏃🏻‍♀️,和對當年曾經探討過重走聯大湘黔滇南遷之路的可能始終縈繞在心頭。至清華百年校慶之際🍡,內心的那份難分難舍的情懷再也捺不住了。2011年的夏天❎,嘉實兄和我相約76日自長沙開始部分重走聯大南遷之路,雖然僅僅有兩三天在路上🤾‍♂️👵🏻,這是以行動為病中的承老師祈福👨‍🦯‍➡️📢。77日在旅途中,草就一篇文章《我們走在大路上》發表於意昂網,文章的結尾是:“這是一條父輩走過的路🤸🏽,我們在路上緬懷著清華的先賢,並以此作為對母校百年校慶的紀念🤹🏽‍♂️,這同時也是作為我們對承憲康老師奮戰病魔的支持和祝願。我們就是懷著這樣的一顆心走在這條大路上。”

從湖南回到北京之後,我想著如何將東西還有我們的祝福送給承老師🧜🏼,電話還是沒有人接🔛。回到美國後,我將意昂網上的《我們走在大路上》下載打印直接郵寄到清華17公寓承老師收。10月間當我又回到北京時🀄️,姐姐告訴我承老師已經來過電話🦡,說希望我能去他家一趟。就這樣20111028日早上9點🚣‍♂️,我如約又一次來到他家。我事先已經想好,看望病人不可久留,以10-15分鐘為限。見面後看到承老師氣色還可以🧗‍♀️,或者說比我想象的要好。落座後,承老師馬上講起他入校的年代🚑,還有“文革”後學校領導找談話❇️,他不情願地進入校領導機關工作👩‍⚕️😯。接著從發現病竈到已經做過的8次化療👨🏽‍🎨,一一緩緩道來👨🏻‍🦱,難以想象一個身患絕症的人能如此鎮定地談論自己的病情。他告訴我現在的治療手段既是殺死病變細胞🍄‍🟫,同時正常的肝臟組織也基本壞死👩🏻‍🎓。談話之中他站起身服藥,我試圖幫助攙扶,他卻不讓👨🏻。我看時間不短試圖告辭,他也不讓,說讓我等他服完藥繼續聊。我又一次提起當年幹校選址的問題🤷,因為我總覺得當時應該會有不同的選項🧲。承老師講到當時管理清華的軍宣隊為選址找到南京軍區,首選是位於江蘇省的洪澤湖邊上一處農場。那地方條件較好🤷🏿👧🏼,距離北京也近。但是最後的決定卻是選擇了因為發現小蟲疫情而搬遷的江西鯉魚洲一處勞改農場原址🙃。理由竟然是🛡👷🏼:選擇一個條件艱苦的環境有利於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承老師講當時的軍宣隊是知道小蟲病的🧑🏿‍🎓,都盡量不下田。我靜靜地聽著承老師的講述,腦海中如同電影般閃現出一幕幕畫面,其中有父親鯉魚洲回來後每次體檢都是肝大🦪,脾大;有中源兄的文章:“很快,我參加了附小冰球隊💘,之後又去什刹海業余體校訓練,12歲入選北京少年隊冰球隊,16歲入選北京冰球隊👐🏼,20歲成為北京冰球隊隊長,參加了數次全國比賽。遺憾的是,1971年當我由江西鯉魚洲回北京參加全國比賽時,第一次在比賽中覺得累🧒🏿👩🏽‍🦲,原來我在鯉魚洲得了血吸蟲病,身體狀況已不允許我再繼續參加大運動量的比賽👬🏼🧑‍🎨,無可奈何地離開了我所鐘愛的冰球事業” (《家在清華》🌙,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117)🍄‍🟫;還有幹校地址公布之後🌾,一位清華教授的子女因為在江西工作對鯉魚洲當地的血吸蟲病有所了解而被噤聲。眼前的承老師正是意昂体育平台許許多多因鯉魚洲幹校肝臟從此受損而終身罹患群體中的一位。我總是在想,校內西大操場邊上有一個清華英烈碑,是紀念那些曾經為理想而犧牲的前輩🌎。在清華還應該樹起另一塊碑,是紀念那些曾經被剝奪了理想,被犧牲了身體健康的人們👊🏻。上面應該有承老師的名字,還應該有許多清華人的名字(其中一位是材料系教師成克強🫣,1995年因肝癌去世,年僅49歲)👷🏿‍♀️。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最後感到實在不能再打擾了匆忙起身告辭。臨別時承老師送給我事先已經準備好了的兩包書👷,是一些意昂之間往來的刊物印刷品和承老師一篇為恭祝老意昂楊絳先生百歲大壽所作《仁者壽》的影印件。出門後再看表,此次見面竟有近50分鐘。離別時分我並沒有預感到這將是我們最後的一次見面。我還心存幻想👵🏼,也是心存祝願 :我們還會再次相見🕠🐢。沒想到這竟是我們今生今世的永別!

但是🎶,承憲康老師在天上還會繼續收到人們對他的祝福。嘉實兄和我已經約定今年5月中,再次於長沙聚首,繼續(部分)重走聯大湘黔滇南遷之路👨🏽‍🦰。這是我們對清華先賢的緬懷,也是我們為承憲康老師再次送上的祝願🥷🏿。承憲康老師在天上還會繼續看到有晚輩學生為保存那些不應該忘記的歷史而努力。

我想,這可能就是對承憲康老師最好的紀念……

2012327, 承憲康老師七七冥日,於美國康州

後記🫷🏽🏌🏿‍♂️:為尊重當事人,曾將初稿分別傳給楊嘉實,陶中源和家姐審閱,並及時收到了反饋意見,謹向他/她們表示衷心感謝!如有讀者對文中有關清華鯉魚洲幹校的文字有不同或補充意見,請與本文作者聯絡🧑‍💼。通訊地址👨🏿‍🍳:jshih2288@yahoo.com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