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斷學習、勇於創新的清華人

電子工程系1981級意昂、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 鄧鋒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學弟學妹們、親友和家長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麽高的榮譽,讓我在同學們的畢業典禮上講幾句話。作為師兄,首先讓我向你們順利完成學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今天站在這裏,我心情很激動, 25年前從清華畢業時的畫面又浮現在眼前。和你們一樣,我們當時有些人躊躇滿誌,對未來充滿憧憬;也有些人對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感到迷惘和困惑;當然,我們大家更多的還是對清華園幾年同窗情誼的眷戀和依依不舍。我特別理解你們此刻的心情!建議你們今天畢業儀式以後好好地慶祝一下,釋放一下自己,彼此多說說離別前的真心話。根據我自己的體會是,這幾天的交流可能多於這兩年加起來的交流。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25年過去了。從清華畢業後,我先在中關村創業,又隨著留學大潮出國做了留學生,研究生畢業後在英特爾做了幾年清華矽谷IT男。1997年,在矽谷的創業大潮到來時,和清華的幾個同窗一起車庫創業。經過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矽谷行業的蓬勃發展和泡沫破滅,我們終於在4年後順利地帶領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又過了兩年,把公司賣掉,做了海歸。2005年,在中國的風險投資行業剛剛起步時,我回國創辦了北極光創投,做了一名風險投資家,致力於為中國培育下一代的高科技企業和世界級的企業家。北極光所投資的公司中,有很多是我們清華意昂創辦的,包括陳大同、武平意昂創辦的展訊通信;王興學長創辦的美團網和田範江學長創辦的百合網。2005年,我還參與創立了清華企業家協會TEEC,並有幸被選為第一任主席,和200多個清華意昂企業家一起,為回饋母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回顧自己畢業後所走的路,我一直在想,到底清華的哪些東西給我的事業帶來了幫助呢?
首先,清華帶給我事業發展的能力和自信。清華一直倡導腳踏實地、行勝於言的校風,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其次,比能力和自信更重要的是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清華我受到了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熏陶,它教給我追求夢想、堅持真理,也教給我對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回饋學校和社會的公益理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銘。
此外,清華也帶給我一個永遠的、值得驕傲的品牌符號,以及一群有著共同價值觀的終身朋友。清華帶來的品牌和意昂圈對我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是:一日清華,終身清華。
學弟學妹們,你們即將離開校園,跨入社會。今天在這裏,我想以我幾十年的人生經歷,給大家一些建議,分享一些感悟,希望對你們即將開始的人生新篇章有所幫助。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點是:一定要培養自己快速適應環境和持續學習的能力。
畢業之後,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和學校的環境很不一樣。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也越來越快。一出校門,你就會發現自己在學校裏學的東西遠遠不夠。很多需要用的東西沒有學,很多過去學的東西可能已經沒有用了。因此,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不要以為從清華畢業後這輩子就不用再考試、不用再碰書本了。我自己的體會是,目前我日常工作中用到的知識中,至少有90%來自於畢業之後。當年我從清華畢業的時候,連“網絡防火墻”這個詞都沒有聽過,更不要說自己會去創辦企業專門研製它了。而10多年後我創辦NetScreen,從頭開始研發全球最先進的網絡安全防火墻。靠的就是持續不斷地學習。好消息是,你學得越久,就越會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而且越會發現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現在做風險投資這一行,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學習新東西,走在時代前列,做一個“潮人”。
因此,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把學習當做終身的事業,活到老,學到老,保持對事物的興趣、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和快速的學習能力。同時,需要學習的東西也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還要特別註意情商管理、人際關系處理、領導力等各種能力。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點體會是:要勇於創新。
畢業之後,你們可能會發現中國社會各行各業都是紅海一片,幹什麽都競爭很激烈。這時只有靠創新才有機會勝出。我相信清華的同學絕不僅僅追求生存,你們每個人都會希望在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報效國家和學校。勇於創新要做到什麽呢?
首先,要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現代社會瞬息萬變,不斷有新的機會冒出來,但沒有任何歷史經驗可以借鑒,同時很多機遇又容不得你細細想清楚,如果總是想等到搜集齊完整的信息才能夠做決定,往往會錯過最佳市場時機。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往往比隨大流的人更有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功。在80年代讀書時,我帶領電子協會的學弟學妹們創業。在當時的學校中還沒有人創業,被人稱作“個體戶”,可以說在當時開了學生的風氣之先。早期走在時代的前沿,為我將來的創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做到敢為人先,你還必須敢於承擔風險和面對失敗,卓越的領導者無不遭遇過數次挫折,卻往往越挫越勇。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為了創新,多次面對商業上的失敗,甚至被董事會趕出自己所創辦的公司。但他還是堅持創新,堅持遵從自己的內心,最終成就了一生的傳奇。我們在創辦Netscreen的時候,所開發的第一款產品的防火墻,不僅僅失敗了,還被業界所笑話,因為它根本就不是防火墻,當時我們認為他是防火墻。但是本著清華人的精神,我們努力學習、堅持不懈。不久,我們開發出了國際最先進、最尖端的高端硬件防火墻。所以,一時失敗和挫折並不是可怕的事情,相反,我們要尊重那些敢於冒險、敢於犯錯的人,從長遠看,他們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其次,要敢於為了上一座高山而先下一座小山。清華的學生畢業之後往往能進入一個收入和地位相對不錯的崗位,但這也往往可能妨礙了你們追求更高的理想。馬化騰突破自己,在QQ的基礎上推出了應用更廣的微信;馬雲不斷的突破自己,在阿裏巴巴B2B的網站上推出了應用更廣泛的淘寶、支付寶。就我自己而言,從國內創業到小有成績時,選擇了出國留學,到放棄英特爾百萬的股票期權,到我出來創業,再到賣掉上市公司,回國成立風投。親身經歷了三次先下山再上山的過程。今天我不知道所做的投資公司是否可以更成功,但是在我人生中的三次歸零,不斷的突破自己,讓我感受到追求理想的過程比結果更快樂。當初我在國內創業搞得風生水起,為了出國不惜放棄一切從頭開始;我在創辦Netscreen的時候,也是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價值1百萬美金的英特爾期權,和幾個清華意昂在我家的車庫裏創業。那時候我的第一個孩子剛出生,我太太也沒有上班,我們還剛買了房子,欠了不少債,也不知道是否能融到資,今後能做多大,可是我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我們能做出一家偉大的公司。4年之後,NetScreen在納斯達克上市,2年後,我們以42億美金的價格被Juniper收購。敢於放棄當下優越的條件,追隨自己的內心,從零開始,這也是一種創新的思維方式。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點是:怎樣才能生活得更快樂。
幸福感是每個人追求的重要目標。如何才能更加幸福地生活?我的體會是有夢想、有追求,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有些人很幸運,他所追求的夢想和他所做的是一致的。但對大部分同學來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畢業後你們可能面臨買房、買車的壓力,不得不選擇一份跟自己理想有出入的工作。但請同學們記住,不要放棄你心中的夢想。只要它還在燃燒,你的人生就有機會豐滿起來。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並不斷地為之奮鬥,生活就會更快樂。
同時,做人要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人生中總有晴天,也有雨天。要學會在晴天的時候保持平和、謙遜的心態;在陰雨天要保持樂觀、向上的正能量。現在社會壓力無處不在,一定要學會化解壓力。用寬容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別人、對待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最後,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人要友善,對社會要懂得回饋。這麽做自己最幸福。這些年在追求事業新目標的同時,我越來越多的參與一些公益事業,力所能及的為意昂体育平台基金會做一些工作。我在清華設立了登峰基金會,就是希望能夠資助有需要的同學,進一步提升清華學生的領導力。做這些事情時,我感到收獲最大、最幸福的是我自己。
總的來說,我認為幸福的生活不是達到什麽物質上的目標,而是實現一種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種生活的狀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同學們,清華給了我們很高的起點,但同時也帶給我們責任。希望大家不負清華這塊牌子,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當20年後大家母校再聚時,都在不同的領域中做出了貢獻,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同時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
最後,祝學弟學妹們成功!
謝謝大家。
附:鄧鋒簡介
鄧鋒學長,1981年考入清華電子工程系,1988年獲電子工程學專業碩士學位。現任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意昂体育平台基金會理事,沃頓商學院亞洲理事會理事,以及南加州大學亞洲理事會主席等職務。
畢業後,鄧鋒學長赴美深造先後獲得南加州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和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此外,他擁有多項計算機結構和IC設計方面的美國專利。
鄧鋒學長是北極光創投的創始人之一,他在風險投資、計算機、通訊和數據網絡產業有超過20年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鄧鋒學長於1997年發起創立了網屏技術公司(NetScreen),網屏技術公司於2001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後於2004年被瞻博網絡(Juniper Networks)以42億美元收購。鄧鋒因其傑出的商業成就,獲得美國“2002年度企業家”和“2003年度創新人”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