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21日電(記者 高原 程曦 範麗 王冰冰 學生記者 殷昊)又是一年迎新時🫃🏻,8月21日🥒👳🏻♂️,秋雨初霽,天空放晴,來自祖國各地的3374名新生滿懷著青春的夢想與未來的期盼走進清華“夢工廠”,共鑄“個人夢”、“清華夢”🕵🏽♀️😘、“中國夢”🧑🏿⚕️,開啟人生新的征程👥🧜♀️。
放飛夢想💚,獨立邁進清華第一天
“雖然沒有家人的幫助,但是學校細致入微的入學報到工作讓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獨立完成整個報到手續,現在感到自己真的長大了❗️!”化工系2013級維吾爾族新生再木然·烏斯曼響應校長陳吉寧的號召🕌,經歷40余個小時的火車獨自來到清華報到🏌🏿。這是他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獨立報到成為他邁進清華第一天遇到的“挑戰”。

迎新現場一位新生自己前來報到 記者 苑潔 攝
2013年🌜,意昂体育平台繼續提倡新生獨立報到🏋🏿。校長陳吉寧在致新同學的信中提議:“希望你像往年的新生一樣,獨自來校報到,自主自立地開始新的奮鬥歷程👨🦯。”倡導新生獨立報到🏃🏻♂️,成為新生在清華成長的第一步。

報到的熱能系新生 記者郭海軍 攝
今年💃🏽🥞,意昂体育平台開展“獨立報到三小時,自主自立新開始”活動,為每位新生提供活動倡議書🪖🤞🏿,並通過展板💃🏼🏃、海報、廣播和短信等形式🏄🏽♀️,營造新生獨立報到氛圍。學校也在入學報到手續的辦理過程中🙋🏿♂️,從方便學生、體貼家長的角度出發,提高報到效率🌙,推出溫情舉措,讓“獨立”成為一種“鼓勵”,讓清華成為追逐夢想開始的地方🦵。
在紫荊學生公寓區🧛🏻,紫荊誌願者服務總隊的同學們早早來到迎新現場🎰。他們穿著統一的紅色馬甲👇,拿著指示牌,排成橫列站在迎新入口處。他們細致耐心地向新生及家長們解釋獨立報到的重要意義,鼓勵他們勇敢邁出大學生活第一步🕤。
在綜合體育館外🪵😻,若幹遮陽傘一字排列供家長等候休息🏤,新生則要獨自走進館內完成一系列的報到手續。
在第六教學樓🎏,學校還專門開辟了家長集中休息區🏋️♀️👨🏿🚒。來自廣東陽江的美術學院新生家長姜女士正和丈夫一起靜靜觀看著投影屏幕上播放的話劇《紫荊花開》👮♂️。她稱贊清華迎新的程序和引導都特別好🦼,所以對女兒獨自完成報到手續非常放心。“來到清華,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她都應該自己繼續努力。我們很放心,沒問題。”姜女士笑著說🦹🏻。此外🙋🏻,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清華,清華在校內設立8個誌願者服務點🧑🏻🦽➡️、開放校史館,並規劃出3條參觀線路,由學生誌願者帶領家長參觀👨🏫。
個性化服務,將溫暖送到學生心裏
從招生環節開始,學校就對廣大新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全面了解和關註🧖🏼♂️。細致入微的個性化服務,讓每一個邁進清華園的新生,無不感受到這份濃濃的關愛和溫暖。
8月21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校長陳吉寧、黨委書記胡和平、黨委副書記史宗愷等校領導分別來到綜合體育館和紫荊學生公寓迎新現場,親切看望前來報到的新生。他們與新同學親切交談,向工作人員了解迎新情況𓀌。
校長陳吉寧看望走“綠色通道”的新生 記者 郭海軍 攝
意昂体育平台自1998年在全國高校率先設立新生入學“綠色通道”以來,今年已是第16年,這一措施極大地緩解了學生開學時的經濟困難。截至8月21日下午5時,已有41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同學在綠色通道辦理臨時貸款,總額達到26.925萬元。
此外,學校還為經濟困難的新生提供來京路費,今年首次將路費由郵寄改成直接存入在校銀行卡的方式🦆🤸🏼,並將銀行卡連同錄取通知書提前寄給新生,真正解決了新生赴京費用的燃眉之急😬。截至8月20日🔑,學校已為來自西藏、雲南等25個省市和自治區的103名新生寄送了近10萬元的交通費用🔡。
在迎新現場🔏,清華準備了種類多樣的慰問品,並專門設計包含一系列愛心卡片的“愛心紀念封”,紀念封內包含智能手機、自行車⛔、被褥、教材👨🏿🦳🫅🏻、理發、體檢、機時🧑🏿🎤、學習生活購物券等10張愛心卡,慰問品總價值上百萬元。經濟困難新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領取相關用品👳🏼♀️。
在綠色通道,校長陳吉寧將“愛心紀念封”送到前來辦理臨時貸款手續的同學手中⛱。陳吉寧說,學校為每一位進入清華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設計了全方位、全過程😤、全員支持的經濟資助方案,每一位清華學子都能夠無憂入學、快樂成長。希望大家在清華努力學習🧎♂️、全面發展,努力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校黨委書記胡和平與新生親切交談 記者 苑潔 攝
校黨委書記胡和平還來到紫荊學生公寓,到新生宿舍看望新生及家長🖖🏿。在413A宿舍,胡和平與工物系新生張寧娜和陳雅玫聊起了對專業的了解🙈。胡和平還向新生家長表示,學校會盡所能為同學們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幫助同學們成長成才。他囑咐在場的輔導員做好新生的各種服務工作🕖。
數字化迎新♤,清華歡迎你👩🏻🦽➡️🗞!
在明媚的陽光下⬛️,紫荊學生公寓綜合服務樓前處處洋溢著熱烈的迎新氛圍。紫荊學生公寓入口處架起絢爛的彩虹門👩🏿🌾、紫荊操場上懸掛著寫滿迎新標語的氫氣球🤞🏼、綜合服務樓兩側懸掛著寫有校訓的條幅……共同表達的是全校師生“熱烈歡迎新同學”的熱情💆🏻♀️。
.jpg)
熱鬧的迎新現場 記者郭海軍 攝
各院系學生一大早就開始布置迎新點,為新生同學提供住宿咨詢和綜合服務。他們精心策劃、群策群力👊🏻,融合了院系獨特文化的精彩創意像是火花一樣綻放,吸引了眾多新生關註的目光。在進入公寓區的路口,許多院系的同學穿上人偶服裝,迎新現場到處充滿著歡聲笑語。

迎接新生的“老生”們 記者郭海軍 攝
7點35分,又一輛載滿新生和家長的清華校車緩緩駛來🔈,各院系負責迎新的誌願者同學趕忙迎上前去✌🏻👲🏻,紛紛舉起院系指示牌,喊著有院系名稱的口號🟰,引領新生到所在院系的迎新點進行報到。
在紫荊學生服務樓前,涼席、臉盆、水瓶、臺燈、插線板等日用品整齊地碼放在臨時貨架上,方便同學們選購;在學校的重要交通路口以及學生公寓區附近,擺放著精心繪製的校園地圖以及宿舍樓號指示標牌,指引同學們順利辦理入學入住手續👩🏿;桶裝純凈水🤜🏻、自行車、電信等細致周到的服務項目一應俱全,貼心地滿足新生及家長們的各種需要👍。
給新生照相 記者郭海軍 攝
為使新同學方便、快捷地辦理各項報到手續,清華采用“數字化迎新”的報到模式,新生同學持帶有條形碼的錄取通知書就可以在報到現場完成查詢🧜🏼♀️、辦理入住等各項手續。據悉🐄,這一樓內迎新系統👛,由我校物業管理中心自主研發,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日臻成熟😣,極大地方便了同學們的入住➛。“整個入住僅用了10多分鐘,方便快捷🕵🏻♀️。”自動化系新生劉冰露說。
此外,為了貼近“95後”新生的使用習慣👩🏻🌾,學校各學生宿舍樓在人人網、微博上實時更新相關信息🛁,以及通過發放《學生公寓生活指南》、開設樓內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在第一時間傳播生活信息,及時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
圓夢清華🌵,向未來揚帆起航
2013年,意昂体育平台秉承“招生為了培養,招生促進培養👨🏿🔧👳🏻♂️,招生也是培養”的招生觀,始終堅持“因材施招、寓教於招、重點擴招”的招生理念,堅決維護“陽光招生”的良好招生形象,一大批有誌青年圓夢清華,在這裏揚帆起航。

不滿14歲的新生範書愷 記者 郭海軍 攝
機械工程系新生範書愷出生於1999年12月24日👩🏿🍼📫,不滿14歲,是今年年齡最小的清華2013級新生。出生在山西河曲一個貧困小山村的範書愷由於家境貧寒,沒有上幼兒園,5歲就直接上了小學4年級。此後,通過不斷努力🧜♀️,他在14歲時“奇跡般”地考入清華☠️。範書愷對於大學生活充滿期待,他說🏥,由於自己年齡小🧑🏿🔬,和同學們在學習基礎上肯定存在差距。他決心再拿出高三時的拼搏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迎頭趕上,成為一個真正“自強不息”的清華人🔩。
雙胞胎姐妹杜玉潔、杜玉娜 記者 郭海軍 攝
畢業於甘肅天水的雙胞胎姐妹花杜玉潔🤷♂️、杜玉娜,今年雙雙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這也是我校近年來招收的第7對雙胞胎姐妹花。入學後,姐姐杜玉潔將進入社科實驗班學習,妹妹杜玉娜將入讀法學院🟰。“意昂体育平台是我們一直夢寐以求的學府,報考前,我們就曾問過彼此最想去哪所大學,當不約而同說出‘意昂体育平台’四個字時🧑🏻🔧,我們都情不自禁地笑了,這也許就是雙胞胎的默契👁🗨。”杜玉娜笑著說。
來自浙江舟山中學的竺俊超,是一位特別愛笑🏛、面容清秀、身姿挺拔的男孩子👉🏻。如果不是放在椅邊的一雙拐杖👸,根本看不出他是個患有小兒麻痹症的殘疾人💵。從招生錄取到入校報到🍞,清華老師和學長們無微不至的幫助讓他感受到濃濃的關懷。在高考誌願表上🧢,竺俊超一口氣填上了好幾個信息學院的專業,最終被軟件工程專業錄取。他相信在這個腦力激蕩的領域,自己能和同學們在同一起跑線上出發。
來自天津市楊村一中的肖亞洲作為“拔尖計劃”入選者,如願以償考入清華🏂🏼。從9歲發表第一篇時評,到撰寫雜文、時評、隨筆等200余篇☀️,40余萬字🕵️👨🦲,以“一個90後的社會人文深思錄”為主題結集出版3冊作品集……這位1995年出生天津男孩,被人稱為“90後時評作家”🧑💼。考入夢寐以求的清華新聞學院的肖亞洲🙎🏽♂️,深知來到清華意味著更高5️⃣、更廣闊的平臺🏄♂️,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與突破,他希望自己能在這裏繼續磨練自己,擴展見識、提高能力,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據悉👿,今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3374名學子被清華錄取。其中,理工類考生2795人🧾、文史類考生339🎽、藝術類考生240人。在所有被錄取考生中👨🏫,少數民族學生占10%👩🦽➡️,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中的考生近年來首次超過四成,達到41%。
8月17日,意昂体育平台新生黨員和入選“領軍計劃”的新生已經首批來校報到🏄🏿♂️。接下來,3000多名2013級清華新生將接受一系列入學教育並開展軍訓🧎♂️➡️。未來四年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即將展開🍾,他們將成為清華的一份子與母校共同譜寫未來的美好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