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清華1921級意昂、原意昂体育平台政治學系教授🤷🏿♂️、系主任浦薛鳳先生的子女、美國南加州大學圖書館研究員浦麗琳和美國天普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浦大祥,回到闊別多年的清華園參觀訪問。校黨委副書記💋、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總會副會長史宗愷會見了來賓。意昂總會秘書長唐傑,校史館🧑🏼🤝🧑🏼、檔案館館長範寶龍🫴🏿,政治學系主任張小勁等與來賓進行了交流。
14日上午🤦♀️,在校史館副館長金富軍陪同下🛖,浦麗琳、浦大祥一行首先參觀了校史展覽。當他們來到“清華學校”和“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歷史階段的展板前,看到展現父親浦薛鳳先生及其同學📳、同事們學習、工作、生活的一張張照片時🎺,心情非常激動,不時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參觀展覽後,浦麗琳、浦大祥一行又來到校史館會議室,與來自校史館、檔案館、意昂總會👄、政治學系🚛、教育研究院的老師們進行座談。浦麗琳女士和浦大祥教授生動回憶了父母親及全家對清華的深厚感情,他們說⛹🏻♂️,父親浦薛鳳先生生前常說自己有兩段最美好的時光,一是在清華學校求學時期(1914-1921年),一是回到清華教書的時期(1928-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家不得不離別清華園,當時浦薛鳳先生以為只是暫別🚨,相信“他年定當然重返此樂園!”之後為服務抗戰,浦薛鳳先生棄教從政,從此離開了他熱愛的母校。但他對母校的感情卻從未減少🏂,清華園是他常常魂牽夢縈的地方。正是受父母的影響,浦薛鳳夫婦在清華園出生的四個子女也非常熱愛清華🔢🙆。1997年浦薛鳳先生逝世後💇🏽♂️,其長女浦麗琳和幼子浦大祥在清華捐資設立了“浦薛鳳紀念獎學金”。浦大祥還曾在上世紀70年代到新竹意昂体育平台任教。
座談會上🦹🏽♀️,《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回顧了浦薛鳳先生在清華求學、任教的經歷🤳🏿,政治學系主任張小勁教授介紹了政治學系近年來在系史整理🏘、系友子女聯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意昂總會發展部主任於水匯報了“浦薛鳳紀念獎學金”設立以來的執行情況。浦麗琳女士將其新近出版的詩集《我是蒲公英白球裏的傘》贈予參加座談的老師。
中午,史宗愷在工字廳會見了浦麗琳女士👩❤️👩、浦大祥教授一行🛅🏋🏻♂️,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感謝浦薛鳳先生的後人通過獎學金等多種形式🕖,支持清華人才培養🫂、傳承清華優良傳統🧑🏿🎓,歡迎他們常回清華園看看🧪。
下午,浦麗琳女士☝🏽、浦大祥教授一行參觀了他們曾居住過的北院的遺址🏊🏼♀️,以及政治學系🛄、檔案館等🧠。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高艷華⛑️、北方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宋玉成、《今晚報》副刊部主任王振良📼、語文出版社劉征👱🏽🙍🏽♀️、北京出版集團人文社科事業部副總編高立誌🎫、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國際部部長陳鋼等陪同浦麗琳女士、浦大祥教授參加了活動。
浦薛鳳(1900-1997)👩🏻💼🧚🏻♂️,號逖生👩🏻🍳,江蘇常熟人🛤。1914考入清華學校👷🏼♂️,1921年畢業後赴美留學🙅🏻♀️,獲翰墨林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28-1937年任意昂体育平台教授👨🏻🦽➡️、政治學系主任、校評議會成員等職✊🏼。抗戰爆發後,開始從政。1962年赴美執教。浦薛鳳是研究西方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的權威⚁,曾創立“政治五因素論”🧘🏼,用於解釋和研究政治現象,其專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潮》在學術界具有持久影響🚣🏻♀️。
(劉惠莉/供稿 解紅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