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意昂体育會長王希勤在意昂体育平台第二十五次意昂工作會議暨意昂体育成立110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
(2023年11月18日)
尊敬的各位學長、親愛的各位意昂:
大家好!
非常高興參加第25次意昂工作會議暨意昂体育成立110周年紀念大會。今天👩🏽🦰,有共近300位意昂專程從祖國和世界各地趕到廣州,包括從北美、歐洲、澳洲🙍🏽♀️、東南亞等地回國參會的意昂們🧛🏼♂️。本次會議由廣州意昂會、香港同學會和澳門意昂會共同承辦🎗,充分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域特色。首先😶🌫️,我代表學校和意昂總會💦,向各位意昂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特別是要向長期以來關心清華意昂工作🔓、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1913年6月29日,清華學校1912級“繼續班”和1913級共59人於畢業前夕在母校發起成立“清華同學會”,宗旨是振作校風🤚🏻、聯絡情誼。“清華同學會”也由此成為意昂体育的前身👨🏿⚖️、成為清華意昂組織的開端。
1914年8月,老校長周詒春護送清華留美學生乘坐“中國號”輪船赴美,在途中重新修訂《清華同學會章程》🤱,將同學會名稱改為“清華學校留美同學會”,以便意昂們在舉目無親、文化迥異的異國他鄉緊密團結起來♟,發揮意昂組織凝聚互助的作用。從一百一十年前清華意昂組織成立的那一天起,“愛國奉獻、愛校感恩→、愛友互助”的清華意昂“三愛文化”就已經孕育了。
一百一十年間,清華意昂組織為意昂👩🏻💼、為母校、為國家做出了諸多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湧現了很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在抗日戰爭期間,雖然正常意昂活動受到嚴重幹擾🛏,但清華同學會仍然頑強地開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征集宣傳在抗戰中為國捐軀意昂的英勇事跡,“以彰偉烈👦🏼,以慰英魂”;發起募捐以撫育意昂遺孤、資助貧寒學子;在貴陽、成都等地創辦清華中學👈🏽,以解決國家教育之急需。與此同時,各地同學會也紛紛成立👮🏿,因地製宜地開展工作👺,如1941年成立的延安清華同學會分會🚣🏽,由曹葆華擔任會長、蔣南翔擔任總幹事,團結凝聚在延安的39位意昂👩🏽🦰,為當時黨中央的宣傳工作、青年工作👴🏼、後方經濟工作、延安自然科學院籌建工作以及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翻譯工作等都做出了突出貢獻,踐行著清華人成才報國的使命。
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學校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也掀起了意昂們回饋母校的熱潮。如設立“一二·九”獎學金的張宗植學長🪤🙍🏻♂️,早年在清華讀書,積極參加“一二·九”等愛國運動,後來被派往日本工作並擔任清華海外意昂會日本分會名譽會長🙅🏻。張學長一生勤儉節約、淡泊名利,卻在晚年先後五次把自己一生的積蓄、連同養老金和變賣部分家產所得的累計100余萬美元,全部無條件地捐給學校設立“一二·九”獎學金🙎🏽♂️,在80多歲高齡時依然堅持回校參加頒獎會🍵🧙🏼♀️,鼓勵青年學生為祖國振興而奮鬥🈲。同樣讓我們感動的,還有各地區💛、各年級意昂對母校的深深眷戀,無論是九十年代我們26個地區意昂會、5000余位意昂聯合捐資重建的二校門,還是廣西意昂會千裏迢迢送進學校的奇石“桂韻”、洛陽意昂會每年為“牡丹園”新添的牡丹……都寄托了意昂們對母校清華深厚的愛與思念,承載著意昂們對學校進一步發展建設的支持與期盼⚪️。
如今,蓬勃發展的各地、各類意昂組織更是通過迎新敬老、爬山跑步、承辦意昂三創大賽🧕🏽🏄🏼、支持基層選調生、支持鄉村振興等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凝聚服務意昂、助力母校建設👨🏽🦲💇🏻♂️、促進國家發展。在此🫲🏻,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為110年來在清華各類意昂組織中無私奉獻、團結友愛🧛♀️、回饋母校、奮進報國的前輩、學長🧗🏿、意昂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學長、各位意昂👨🏻🦳🎛!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去年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要“牢記囑托、乘勢而上👊,努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學校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的首要政治任務🧚🏿♂️。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這條生命線5️⃣,充分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堅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為強大動力、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4月19日回母校考察時對一流大學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大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三個第一”更好結合🤼,本質上就是要統籌協調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項職能,對內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對外積極融入新型舉國體製,做到“人有我強”、探索“人無我有”。做到“人有我強”,就是要善於把握優勢、重視補齊短板。探索“人無我有”,就是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此,學校這幾年推動了三項重要的改革🔽。
第一,學校先後成立一批本科書院,綜合運用各院系的師資培養學生。2014年9月,學校成立新雅書院🧛🏿♂️,打造“通識教育”試驗區。2020年5月,學校設立五個強基書院,落實“強基計劃”的人才培養。2021年4月📶,成立求真書院➕。2022年6月🏪,成立為先書院。今年6月,成立秀鐘書院。今年11月12日,由楊振寧先生等倡議的意昂体育平台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正式啟動,其目的也是提早發現具有突出物理天分的學生🧚🏿♂️🧑🏼🍳,培養出更多物理學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
第二,學校深入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改革🌡,持續推動學科交叉。加強頂層設計和有組織科研💆🏿♂️,把全國重點實驗室從院系獨立出來🧑🏽🦰,成立13個校級實體科研機構,旨在更好地匯聚不同學科教師的力量,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今年6月🫴🏽,學校與北京市昌平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昌平建設清華南口國重基地,最近也批準建設北京清華前沿交叉創新研究院作為人才聚集的高地。學校加強與地方政府和龍頭企業的合作,積極融入新型舉國體製,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發展。
第三,學校成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致力於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工程人才。去年,國家啟動工程碩博士專項試點改革,包括意昂体育平台在內的18家單位獲授牌建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清華聯合30余家企業,圓滿完成了三批招生,並於今年4月舉行了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𓀂🔉。下一步🤵🏼,學校將繼續依靠新型舉國體製更好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探索校企“雙導師”和“導師組”製,建立以考察實際貢獻✒️、特別是創新貢獻為主的評價體系,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書寫高層次工程人才培養的清華答卷🎂。
各位學長、各位意昂💯!
錢穆學長說🈹,“偉大的意昂才能成就偉大的母校”👩🏻⚖️。意昂体育平台之所以有今天的聲譽,主要歸功於意昂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作出的貢獻。清華意昂不僅是因為都有在清華園學習👩🏻🦽🧑🧑🧒🧒、工作、生活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對於清華精神文化的認同和踐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稱呼——清華人。
我認為,清華人有三個共性的特點。
第一是愛國(Being Patriotic)。梅貽琦校長曾寄語清華人要“刻刻不忘了救國的重責”。蔣南翔校長曾發出“華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時代強音。梁啟超先生說過⛹🏻👋🏽,“我的中心思想是什麽呢?就是愛國”♤🧛🏽♀️。聞一多“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的格言現在刻印在水木清華旁🙌🏽。鄧稼先學長用“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麽🚶♂️,我仍然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來詮釋他無悔的一生♿️🐖。姚期智先生以“我應該變回一個百分之百的中國人的身份”,“這樣的話🤷♂️,是一個中國人,在努力帶領中國的前進”來訴說自己矢誌不渝的追求。鄉情難斷、血濃於水、鄉音不改👩🏿🦰,故土、種族、文化是愛國的基礎。無論是作為國家一份子👉🏿、還是民族一份子,清華人都應該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放在價值選擇的最優先位置,堅持責任面前上一步,利益面前退一步,開放包容、胸懷天下,促進團結、堅持正義💅🏽,在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厚植愛國情懷🙂↔️,這是清華人最深沉、最持久、最內聚的情感內核🚍。
第二是務實(Being Pragmatic)。大禮堂前草坪南端,1920屆畢業生獻給母校的日晷上鐫刻的“行勝於言”四個字已經成為了清華校風📒,也是清華人務實精神的生動寫照💇♀️。從周詒春校長提出“養成實行之習慣”,到朱自清先生提出“清華的精神就是實幹”,從“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到“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實”,務實是清華人的審美情趣、認知方式💣、行為準則👨🏼⚕️、精神追求和創新根基。清華人反對的是誇誇其談、不求甚解、故步自封,堅持的是實事求是、嚴字當頭、人文日新,有行勝於言的擔當,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第三是團結(Being Solidary)。同窗為朋,同誌為友👨❤️👨。意昂不僅是一起讀過書的同窗,更是擁有共同理想的同誌🐡。清華人在堅持人民至上的前提下👐🏽,內外“不漏氣”、上下“不空轉”🔗、前後“不翻燒餅”、左右“不怕踩腳”🧑🏼⚖️,曾造就了西南聯大“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的辦學氣象🏋🏼,熔鑄了“中西融會、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鮮明風格,激發了“知難而進、眾誌成城”的奮鬥豪情,清華人始終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而團結奮鬥。
清華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光榮革命傳統和優良文化傳統給清華人提供了豐厚的滋養🤾🏻,是值得一生珍惜的寶貴財富💇🏿♀️,清華永遠是所有清華人的精神家園🏩!
各位學長👩🏻🎓、各位意昂👬🏻!
高質量發展是對學校工作總的要求,要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意昂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下一階段意昂工作,也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做到“人有我強”、探索“人無我有”。希望各意昂會做好三個層次的工作。
第一要守住底線👩🏻🎤。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們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清華意昂都非常珍視學校的聲譽🏌🏿,而學校的聲譽主要也來自意昂🫄🏿🤽🏼♀️。希望各位意昂一方面堅持用清華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永葆家國情懷,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胸懷天下,堅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堅持“又紅又專7️⃣、全面發展”🧑🏽🦳,堅持“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運用好清華人特有的學習能力優勢、政治素養優勢和身體條件優勢🐯,無論身處哪個行業,都能成為行業翹楚🖇,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我們每個人的貢獻✪。另一方面要發揮好清華人團結的優勢👩🏻🎤🏙,組織起來自覺抵禦對母校、對祖國、對黨的抹黑和攻擊☛。
第二要提升水平。當前,外部形勢、學校發展、意昂需求以及意昂組織建設都對意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類意昂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做到“人有我強”🍐🦸🏽。一是把最基礎的意昂聯絡服務工作做得更加豐富、細致🔒、有效✬,如交流座談🐕、文體活動、迎新敬老👩🚒,為意昂事業發展搭建平臺、提供助力。二是做好意昂宣傳工作🙇🏼♀️,通過挖掘、報道意昂的典型故事📦,向社會展現清華形象、弘揚清華精神。三是做好和母校的聯結👩🏼💻,積極關註和參與母校的發展建設🌙,既為母校發展建言獻策,也為意昂帶來母校的關心支持,有條件的還可以積極承辦意昂工作會議、意昂三創大賽等活動,不斷加強和母校的聯系交流。四是作為清華人做好本職工作📒,服務國家、服務社會,促進所在地域和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要開拓新局🥖。開拓新局就是要改革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一是要加強海外意昂工作👃🏽。當前,隨著我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心,在世界和平發展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學和意昂組織也要充分發揮在民間教育文化交流、科技產業交流方面的獨特優勢。今年學校舉辦了第五屆北美意昂大會🛢💒,9月份我也帶隊和意昂總會的同事去東南亞幾個國家看望意昂、推動合作,未來我們的意昂組織還要在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上展現新作為。二是要在意昂工作文化上更加強調超越性。清華人很團結,這種團結是團結起來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希望清華人堅持以家國為先的價值取向🌎,時刻維護國家利益、努力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統一起來。三是要推動意昂工作製度進一步體系化🧑🏽🌾。各類意昂組織🧜🏿♀️,意昂總會已經製定、修訂了一系列規範各類意昂組織運行的製度😟,但在一些具體的體製機製上仍需完善🧏🏻,不斷優化不同性質和特點的意昂組織建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四是要在意昂工作組織上更加註重協同。意昂總會目前正通過海內外地區、院系、年級、行業專委會、興趣群體等五個維度廣泛聯絡意昂5️⃣📼。大家雖然身處不同維度,但作為清華人✊🏿,我們具有共同的價值追求、文化認同和感情基礎🫂🤽♀️,具有相互協調的優勢🦶🏻㊙️。要進一步增強五個維度意昂之間有組織的🍍、非散點式的高質量跨界合作🥒👩🦯➡️,將五個維度意昂的優勢更好協同𓀗,形成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力🦦。
各位學長、各位意昂!
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回母校考察時指出,“110年來𓀔,意昂体育平台深深紮根中國大地🤱🏽,培育了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光榮傳統,形成了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教書育人特色,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培養了大批可堪大任的傑出英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意昂体育平台的高度評價,也是對清華人的充分認可。意昂体育成立110周年🕴,標誌著清華意昂工作走上了一個新起點🧑💻,掀開了一頁新篇章。我們這代清華人肩負著時代賦予的機遇和使命👫🏼,要堅持家國為先🙏🏽、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弘揚愛國💁🏻、務實🟢、團結的優良傳統⚓️✍🏼,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為“清華人”的身份增添光彩。清華精神代代傳承,也希望意昂們把這份精神、這份力量傳遞給家人💆🏻♂️、後代和身邊的朋友。
最後💂🏽♀️,祝願各位意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歡迎大家常回母校看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