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30日上午十時🧗🏻♀️,“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開幕式在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一層大廳舉行🙏🏼。2017年時逢王國維先生誕辰140周年🖐🏽,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聯合清華國學研究院🦻🏻、檔案館、校史館🍋🟩、圖書館等單位🔸👨🏼🔧,特主辦“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 140周年紀念展”,以誌紀念。“獨上高樓”,取自王國維先生“三重境界說”之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不僅可喻其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學問和成就之大👨🏼🦳,亦可喻其孤傲的個性和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
本展覽自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5月4日在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二層展廳精彩呈現。
開幕式現場

展覽總策劃、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致辭
2017年適逢王國維先生誕辰140周年🪟,我們聯合清華國學研究院🛂、檔案館👩🏻⚖️、校史館🤘🏼、圖書館等單位🧛🏿♀️🛣,主辦“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以表達我們對這位學術大師的緬懷之情。本次展覽策劃得到了王國維先生的後人和海內外諸多機構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們為展覽提供了很多珍貴的藏品和照片,在這裏我僅表達誠摯的謝意,希望此次展覽能夠在歲末年初辭舊迎新之際👐🏽,為大家送上一份具有豐富內涵的精神食糧。

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館長🙌、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館長範寶龍致辭
“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展出了王國維先生重要的歷史文存和清華國學院的珍貴檔案🤜🏿。王國維先生是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是清華一位著名學者🫳🏽,他眾多的學術著作以及他紀念碑上“獨立之精神𓀛、自由之思想”的概述已經成為清華重要的學術品格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與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共同舉辦這樣一個展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清華檔案館🧑🦰、校史館繼“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劄展”之後第二次與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共同舉辦展覽活動。作為聯合主辦單位🥿✥,我代表清華檔案館、校史館祝賀本次展覽取得圓滿成功!

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黨委書記蔣耘中致辭
王國維先生作為國學院的導師之一👨🦽,在清華任職期間潛心學術💇🏼、教書育人↔️,為國學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他的學術研究思想影響深遠,至今仍具有指導意義。王國維先生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現在人們對於那個時代越來越生疏,我們要繼承王國維先生留給我們的學術遺產,並在新的時代發揮應有的作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保留了大量的王國維先生的論著和研究王國維先生的書刊資料。為了支持此次展覽🍧,我們提供了館藏王國維先生的著作圖書和相關期刊12種,共33冊🕴🏻,能夠讓大家從當時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中,重新了解王國維先生和他的學術成就🧑🏻,了解他所處的時代👮🏿,還王國維先生和他所處時代的本來面目🏊🏼♂️,這就是我們今天舉辦這個展覽的意義所在💇♀️。

海寧王國維研究會名譽會長王學海教授致辭
王國維先生是用自己的聲音和踐行豐富著中國學術的沉厚與中正。從青少年時代起💴,他被譽為“海寧四才子”之首。王國維先生始終懷揣著一顆愛國、愛鄉的博大情懷,心中陶鑄著中國文化的大我🤶🏽。在海寧走向全國的時候👨🏿⚖️,他就倡導哲學與文學,提升國民精神之境界⛹🏽♂️,他是海寧一代又一代老中青莘莘學子的楷模,也是海寧老百姓有口皆碑的文化代表。王國維先生是集國學、文學、藝術創作為一身的大師👳🏽🛑,永遠是我們推究不盡的課題。感謝今天展覽的舉辦🧑🏽🦳🤛🏻,也期望這個高層次的展覽能夠移步到王國維先生的家鄉海寧去展出👮。預祝此次展覽圓滿成功!

王國維先生孫女王令之女士致辭
140年時代變遷著🤸🏽♀️,社會前行著💆🏿♂️。從近代中國到現當代中國,從晚清民國到新中國,國家社會如此、清華如此,家族也如此🧀。王家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綿延著,而祖父是一個不可復製的個案💹,顯然他屬於一個更大的世界。感謝本次展覽的主辦方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也感謝清華國學研究院、檔案館、校史館、圖書館等聯辦單位⚒,讓祖父的紀念展在清華藝術博物館占有珍貴的空間。這個展覽現場不僅滿足了此刻我對祖父的思念,也看到了清華學人對國學院的緬懷之情和紀念,更看到了清華人對優秀文化和學術思想的尊重和敬仰、重視和傳承🎏。在文化走向未來的路上👳🏼♀️,清華必將獲得更多傑出的成果🔎,預祝“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圓滿成功!

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鄧衛致辭
在意昂体育平台一百多年的辦學歷程中,人們總會津津樂道地提起國學研究院。提起國學研究院,就不能不提四大導師🛼,王國維先生就是四大導師之一✊🏿😡。王國維先生和他的國學研究院在清華歷史上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國學研究院辦學的歷史並不長🚶,就像令我們痛心的英年早逝的王國維先生一樣。但是他們絕非在歷史上曇花一現,而是像流星一樣劃過璀璨的夜空,留下照耀千古、澤被後人的星光,成為意昂体育平台輝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今天紀念王國維先生,不僅僅是緬懷那段辦學歷程🧑🏿🦱,那段學術奮鬥經歷,更是為了我們今天如何重鑄輝煌。紀念王國維先生不僅僅是一個儀式🌃,一次宣言🥷🏼,也是走向新百年的清華如何踐行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發展思路中的重要一步🍍🧑🏿。

展覽策展人、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主持開幕式
展覽現場
王國維(1877-1927),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靜安先生是近現代史上舉世公認的學術大師,1925-1927年曾擔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導師。他早年追求新學,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形成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上古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敦煌學和邊疆學等,在諸多學術領域皆有開創之貢獻。終其短暫一生,著作六十余種🤦🏻♀️,曾自編定《靜安文集》《觀堂集林》刊行於世,逝世後另有《遺書》《全集》《書信集》等出版🎺。






羅王之交
“平生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這是王國維《詠史二十首》中的佳句🙎🏼🕵🏻♂️,也是羅王定交的媒介。時在1898年🛌,二十二歲的王國維來到上海,進入上海時務報館任書記,同時入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學習,羅氏因激賞《詠史》詩而與王定交☎️,二人開始了近三十年的密切交往,此後的人生便一直交織在一起——先是師生💅,後是共事,其後羅王兩家共赴日本僑居5年😽,再後結成兒女親家。無論是羅振玉,還是王國維🧑🎄,二人後來在學術研究上獲得巨大成功,與彼此之間的互相幫助是密不可分的🏺。本單元展件,主要有王國維之父王乃譽的日記和書法作品、王國維與羅振玉往來書劄🧑🦲、王國維羅振玉題跋金石拓本等🛤,以多方面反映王國維的人生🎅🏼。



平生交遊
王國維生前已是舉世公認的學術大師,盡管他有著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並給人以“老實得像一根火腿”(魯迅先生評語)般的木訥和迂闊,但是因其過人的才華、開創性的治學方法和了不起的學術創見🧑🦽➡️,而獲得國內外學術同行的廣泛尊重👫🏻。本單元展件,主要反映王國維的交遊圈👸🏼,不僅有王國維的書法作品🫸🏻,也有故交好友的書法作品,國人如梁啟超❤️、沈曾植🚴、姚茫父,國際友人如伯希和、鈴木虎雄、內藤虎次郎等人。從中不難想見王國維在當時的學術影響與學術地位。



清園執教
1925年2月,王國維就清華學校研究院之聘,擔任國學門導師。4月18日,攜眷屬遷居清華園之西院。直至其去世,王國維人生最後的時光均工作、生活於清華園。期間,他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一道🔸,書寫了中國教育史上一段無法復製的傳奇。本單元展件🧔♂️,主要是與王國維相關的國學研究院檔案🟣,以盡可能還原其當時在清華的生活軌跡。在王國維去世前,國學研究院有兩屆畢業生,很多均是後來的學術名家🐯👨🏼🦰,本單元亦選取了部分國學研究院畢業之學生的手跡🧚🏼♀️。



靜安不朽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於頤和園昆明湖魚藻軒自沉💂🏿♀️,舉世震驚。關於王國維自沉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特別是因羅振玉偽造“遺折”✧,更使其死因變得撲朔迷離👩🏼🎓,成為學界一段未決的懸案。本單元的展件有王國維遺書的石印本🎴、訃告原件、陳寅恪所擬挽聯等一批珍貴文物,較大程度上還原了王國維去世後之哀榮與治喪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