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的青春最美麗
——意昂体育平台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的發言
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2005級本科畢業生 閻偉隆

閻偉隆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和親友們:
大家好!
十分榮幸能有機會回到母校,與同學們分享一些感悟和思考,見證師弟師妹們人生征程中的重要時刻。對於一位還在路上的2005級本科意昂而言,我受寵若驚,必將傾我所有,為你們今後的選擇和人生路提供一些參考。
9年前,我懷著對未來人生的憧憬和忐忑,離別清華園,踏進了雪域邊陲——西藏山南。山南是中印邊境地市,平均海拔3700米,具有600多公裏的邊境線。去年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給玉麥鄉放牧守邊的牧民卓嘎和央宗姐妹倆就是西藏山南市隆子縣人。我是山東人,畢業前從未到過西藏,緣於清華的就業引導,我下定了決心要踏上這片神秘的土地。“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每每畢業前夕,在清華園的主幹道上,在醒目的道路兩側,都會看到這樣的宣傳標語,這是清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所體現出的責任和擔當,這也影響了太多清華人以實際行動去響應和踐行。我只是他們中的一名罷了。不同的是,我選擇了到西藏山南基層工作。
記得剛進藏時,我在西藏一個人都不認識,宿舍是一座土坯平房,單位特殊照顧給了我一張辦公桌,縣委組織部部長送給了我一張舊的鐵架床,我的西藏工作生涯從此開始。從跑腿打雜到鄉鎮主力,我從一個不知所措的青澀學生轉型到一個獨立面對,解決問題的基層幹部;從“啞巴聾子”變雅礱漢子,我從一個聽不懂藏語的白面書生轉型到一個敢打敢拼,跨越語言的鄉鎮代言人。或許基層工作始終處在一個量變的過程,單憑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很難短時間達到質變,但這個過程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更多的誌同道合的人一起堅持不懈地努力。離任桑日鎮鎮長時,鎮機關幹部職工以及附近的村幹部、農牧民群眾自發手持哈達,排隊為我送別的場景至今還記憶猶新。一雙雙誠摯的眼睛,一行行滾燙的熱淚,徹底融化了我在鄉鎮工作7年的酸甜苦辣、挫折委屈。那份感動是不能用市場經濟學來衡量和評價的。2009年畢業前夕,我參加了溫家寶總理與同學們的座談,更堅定了我要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連在一起的信念。同時,我也深刻感受到要做到成才報國,前進的路並不是平坦的,如果沒有深刻的覺悟,拿不出剛毅的意誌力,下不了艱苦卓絕的功夫,做不好腳踏實地的準備,就不可能實現自己所期待的目標。總結起來就是——忠於選擇,重於堅守,才能行勝於言。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的第三極,圍繞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如何將中央的工作要求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抓手,實質上就是一個理論成果轉化的問題。作為分管大農口的政府副縣長,我通過廣泛的實地調研,充分征求幹部群眾意見,把握高原生態發展規律,最終理出生態建設與增收致富同步發展的生態經濟發展思路。在沒有任何高原栽種經驗的情況下,牽頭組織各方面力量和專家培育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千畝葡萄園。目前坐落在西藏山南市桑日縣的葡萄園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為高原現代木本經濟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為了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我們還釀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酒,試點改革全縣第一家股份合作企業,幫助村居實現經濟收入百萬余元。隨後,市委、市政府信任,抽調我參與江北新區籌建工作,集中打造西藏山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桑耶文化旅遊創意園區和山南工業園區。雅魯藏布江以北2399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宛如一張白紙,從總體規劃到專項規劃,從新區引領到關鍵引爆,每一次調研,每一次規劃,每一個企業,每一個項目都在傾訴著發展要求。我也深知,自己的專業素質很難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就利用工作閑暇惡補常識,從經濟學到政治學,從歷史文化到民族宗教,從國家政策到社情民意,倒逼自己廣泛涉獵,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提高駕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同學們,你們走出校園後,不一定是全才,但一定是那位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不行就苦練的那位。我相信,只要始終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時刻保持“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畢業後的你們一定會有所成就。總結起來就是——把握關鍵,敢為人先,才能有所作為。
當然,過程也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因黃海之濱與雪域高原的高差,我一直高原反應纏身,也曾因為身體問題,猶豫和徘徊過,因為工作原因,想放棄和重來過。但進藏初心最終還是讓我堅持下來了,而且並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反而更加明確堅定。9年下來的經驗告訴我,在基層工作必須通過一舉一動、夜以繼日地帶著感情去工作,才能爭取到農牧民群眾的信任。“拐棍鎮長”的稱號就是我獨自協調處理農牧區群體性矛盾糾紛時,不慎骨折還依舊拄著拐繼續工作,幹部群眾對我的一種肯定。記得2011年藏歷新年值班期間,長期困擾我的高原性鼻腔出血突然加重,血流不止,那一刹那我甚至都有些絕望……我在西藏轉了5家醫院,依然沒有好轉,最後在母校的精心安排和幫助下,我回到北京實施了手術。經歷過才知道,西藏打拼團的戰友情,母校“扶上馬,送一程,關心一生”的家長情,在那段時間急劇升華且滲透到了我的內心深處,有家真好!我記得當時愛人央求我回內地工作。說實話,那時我確實猶豫了,經過反復的思想鬥爭,不斷叩問今生所求,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重返崗位。不同的是,愛人辭去北京的工作,與我攜手進藏。總結起來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成就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說:“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錘煉人。”每一次經歷和考驗,都充實著我的人生,豐富著我的信念,堅定了我的選擇。組織也給予我自治區、市和縣三級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市級十佳基層青年幹部等榮譽稱號。但我想說的是我們還有一批優秀的在藏幹部確因患高原疾病不得不離開西藏,縱有一腔熱血卻不能付諸行動,其中也有咱們清華的意昂。經歷痛苦後才更懂珍惜。家庭生活、父母孩子,這是專心幹事創業的基礎和後盾,不要一味把自己交給繁忙,雖然心裏會踏實,卻不真實。希望你們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健康的體魄、樂觀的心態,爭取健康地為祖國工作50年。
最後,與大家共勉。關鍵時刻的抉擇,改變人生方向;軌跡路徑的堅守,彰顯人生品格。同學們,難忘且有意義的青春一定是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夢想,我們只有一次青春,有夢想、有擔當、有作為的青春最美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