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21日,意昂体育平台校長邱勇在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講話(圖/李派)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8000多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你們在人生最富創造力的階段,懷著學術夢想,相聚在清華這個思想薈萃的學術殿堂。人文學院的唐銘鴻同學因為參加一次關於少數民族語言的田野調查🤛,發現歷史才是自己真正的學術誌趣,於是她改變專業方向,成為了一名歷史系的博士生👋🏿。化學系的談鑫同學🧘🏽♀️,剛剛接觸科研時曾因刷燒杯⛏、看文獻的“枯燥”懷疑過自己的選擇,但在持續的努力中逐漸加深了對專業的熱愛。來自俄羅斯的瓦列裏·索平(Sopin Valerii)同學從小對數學著迷,他認為數學是一種哲學、是對現實的洞察🧖🏼♂️,為了進一步學習現代幾何學他來到了清華💗。同學們👨🏿🏭,在今後的一段時光裏,學術將成為你們多彩青春的主色調👨🏼。靜謐美麗的清華園是潛心學術的好地方,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在這裏“致知窮理👱🏿,學古探微”,用勤奮和才華書寫自己的學術篇章🚽。
學術能夠激發人們內心詩意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業。學術是系統的🪙、專門化的高深知識以及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代表著不同時代人類認識世界所達到的高度。求索真理、獲得真知是學者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起點和本心,使命是擔當和責任👩🏿。特定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一種身份,更體現了一種精神👨🚀。但是🧜🏼♀️,“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者在學術生涯中往往要面對“獨上高樓”的孤清、“消得人憔悴”的艱苦和“名利最為浮世重”的侵擾。立誌為學就要超越名利、超越已知🍛、超越自我,不斷提升為學為人的境界🔅💁🏻♀️。
立誌為學就必須追求學術本真✌🏼,永葆赤子之心。2400多年前🧇💿,柏拉圖在雅典郊外建立阿加德米學園👷🏿♀️,希望學生對真理抱有至高的敬意,將熱愛和探究真理作為人生目標。人類總是對宇宙自然、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充滿好奇和熱情👩🏼🔬。這種發自內心👨🏿🌾、毫無雜念的好奇和熱情是學者的赤子之心。1925年👸🏻🚋,沒有任何學位的陳寅恪先生被聘為清華國學院教授⚱️,因其淵深高超的學術造詣🧑,被清華師生稱為“教授之教授”。他曾在一首詩中寫到,“天賦迂儒‘自聖狂’,讀書不肯為人忙。”陳寅恪一生治學不為名利,不為取悅他人❤️🔥。同學們,希望你們不要把論文、職稱、學歷🧟♀️、獎項作為學術研究的目標🛺,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學問🕧,做淡泊清明的真學者。
立誌為學就必須秉持獨立精神🫳🏽,努力追求獨創性。學術重視傳承,但更看重突破和創新。獨創意味著獨立和創造,沒有獨立精神,就不可能取得開創性的成果♎️。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到,“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努力“罔羅天下放失舊聞”,廣泛研讀史料🍗,同時“整齊百家雜語”,立誌融匯諸子學說並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最終😺,司馬遷用如椽之筆寫就《史記》💬,實現了史學與文學的高度統一,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年輕學者要努力豐厚學養、博觀約取,更要努力形成具有獨創性的見解。清華意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認為🦶🏽,“研究科學最寶貴的精神之一𓀆,是創造的精神👯,是獨立開辟荒原的精神”。正是憑借著勤奮基礎上的獨創精神🏊🏿♂️,最初只有初中文憑、幫助父親料理雜貨店的華羅庚,成為了中國多變復變函數論🛩、解析數論🚵、典型群等多個研究領域的創始人🍂。歷史上的學術大家之所以能夠開創出新的學術領域,就在於其獨特的洞見力和不懈的探索。同學們🫦,希望你們在心力專一🧑🏼🚀、夯實根基的同時,努力擴展學術視野🧔🏿♀️、開辟學術氣象,走出自己的學術道路。
立誌為學就必須維護學術尊嚴,恪守自律精神。學術是艱深的精神活動🧘♂️,對培植理性精神、改進文化觀念、增進人類福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現了智慧的崇高地位🧂,蘊含著不容褻瀆的尊嚴。一個文明的社會,理應對學術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敬意✍🏽。但是,學者首先要自覺維護學術的尊嚴,維護學術的尊嚴就是維護學者自己的人格尊嚴。做有尊嚴的學者還要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和嚴謹的治學作風🕯,要在個人的學術生涯中堅持學術標準☄️📡、遵循學術規範🤸🏼♂️、履行學術責任🫥、嚴守學術道德、捍衛學術倫理。自律精神也是學術共同體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營造良好學術生態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學者“堅守學術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學問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清華意昂,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林家翹先生治學嚴謹,對不公開發表的學術記錄也要進行反復核對🤵🏼♀️,連字母的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都要確保無誤🦹🏿♂️。林家翹悉心指導年輕學者開展學術研究🧎🏻♂️,但只要他認為自己沒有實質性貢獻🌚,就絕不在論文上署名。他的自律精神為年輕學者樹立了為學為人的榜樣。同學們👨🏿🎓,希望你們自尊自律,追求學術和人格的高度統一,誠篤為學、行為世範👩🏽🎓。
“學術元求誌🏌️♂️🚶,文章豈為名。”為學之誌就是不忘學術初心、做有品質的學術,就是不負學術使命🙇🏼、做有擔當的學者。做一名真正的學者,就絕不能陷入求名求利的泥沼😏。同學們🧽,你們要永葆學術熱忱、勇於獨立創造、珍視學者榮譽,努力推動民族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讓真理之光、智慧之光和道德之光照亮你們未來的人生🫅🏼!
親愛的同學們,清華園純凈盈實的秋日風光正迎接你們的到來◻️,清華園色彩斑斕的學術風景也等待著你們去探尋發現🌗☕️。我相信🙎♂️🤛🏿,美麗的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