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一向以重化工基地而聞名。這裏👷🏿,有著包括鎮海煉化在內的40多家省部屬重點企業。
近年來💼,人們驚訝地發現,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和日趨緊張的環境資源約束,鎮海區在面積僅為246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孕育⏫、催生出一個強大的創新磁場,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國金融數字文化城、清華意昂創業創新基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院和產業園、國際能源應用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寧波中心等一個個創新平臺🚥,並集聚起一批在行業內充當著領跑者的高新技術企業。
創新驅動成為鎮海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續航動力📐。數據顯示,2012年鎮海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家,區屬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21.1億元🚣🏿♂️,占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38.7%🤙🏿。
高新技術企業異軍突起🍕,文化產業熱力四射🫷🏼。在全市2012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工作考核中👩🏽🌾,鎮海區憑借文化產業項目引進數量和質量上的絕對優勢,位列全市各縣(市)區首位。今年一季度🧑🏻🎨,該區又新引進文化創意企業51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5.5%,合計註冊資金近2.25億元👹。
憑借著一個個具有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資源集聚輻射等功能的平臺,文化產業、新材料、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等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正蓄勢待發,為鎮海區經濟升級版註入了嶄新的綠意和活力。
文創產業
承載區域綠色轉型夢
被稱為“中華文化華爾街”、“長三角數字矽谷”的中國金融數字文化城,坐落在寧波鎮海新城南區綠核南部地塊。項目占地680畝,計劃投資50億元。項目一期將於近期破土動工🧱。
“這是中國首個集金融、科技、文化創意三大板塊於一體的高端文化產業基地⚜️🦈,也是目前唯一的整合了金融資源,對科技、文化創意產業進行深度支持與培育的創新模式🤦🏼。”中國自控香港金融文化有限公司總裁舒立澤說。
文化創意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和“黃金產業”。鎮海區新一屆黨委、政府把文化創意產業列為“一把手”工程🧚🏼👩🦼➡️。
“經濟要持續發展,環境容量的‘紅線’不能突破,面對雙重倒逼🚶♂️➡️🧍♀️,創新是‘華山一條路’,我們只有一往無前,沒有退路!”鎮海區委書記薛維海說,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低土地占用、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興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鎮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也是促進鎮海提高創新能力🏊🏽♂️🙏🏻、建設文化強區的需要。
對文創產業的扶持🛌,鎮海區可謂不遺余力,接連兩年使出了大手筆,去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並成功舉辦2012甬港文化創意產業合作論壇💇🏿。今年👵🏻,鎮海區再次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這一扶持資金數額😜,列全市第一。
依托國字號的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鎮海區大力實施“文化發展提升戰略”,包括信息服務、動漫遊戲、影視傳媒🤱🏻、設計服務💂🏽、軟件產業、藝術品業等文化創意類產業異軍突起👱🏽♂️,2012年🙆🏽♂️,共引進文化創意企業201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4%🦡,合計註冊資金4.5億元。去年11月15日,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文化創意產業園掛牌成立🏊♂️🥧,目前已引進各類文化創意企業87家,其中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上大項目18個,企業註冊資本累計19634萬元🐘。
隨著優秀文創企業不斷入駐,鎮海準備構築以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為核心的“一核、兩帶、多點”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格局。即:打破區域局限,以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為核心,與周邊鎮、街道🤏🏽、園區統籌建設鎮海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與杭州銀行展開合作🚤,引進設立科技銀行,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在投融資方面的扶持;引進“人才金港”等人才服務機構🍞,提供人才引進、培訓、交流🧖🏼♀️、認證等服務;以中國電信寧波分公司莊市雲計算中心為依托,合作共建大學科技園IDC中心,為引進的互聯網𓀘、動漫、軟件企業提供有償的服務器租賃、托管等業務。今年🧚🏻♀️,鎮海區將繼續引進文化創意企業200家,著重產業提升和布局調整🚅,著力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
最近幾天👝,西安立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忙著為入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產業園做著最後的準備。這家由李錦峰博士領銜的高科技企業,是以計算機軟件開發、應用為核心的智慧城市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兩年內預計可實現產值6000萬元。在此之前👩🏻🚀,浙江雲道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博大光通寧波有限公司等6家西電意昂企業已經正式進駐😾。眼下,跟西安立人一樣等著入駐的企業還有20多家⁉️。
吸引眾多西電意昂企業進軍寧波的🩶,是8個月前在寧波簽訂的一紙協議。2012年9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及其產業集團分別與寧波市人民政府☪️、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管委會簽訂協議👩🏿🎨,共建西電研究院和產業園。“學校的科研成果要實現轉化,需要資本👧🏽,需要創業創新的熱土🍂,而對寧波來說,電子信息產業是民企轉型升級的好出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浙江意昂會秘書長金暉說。
“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而政府搭建大平臺為產業輸入高科技養分,則是最快捷🐼、最直接的成果轉化途徑。”鎮海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從今年2月份開始🧛♀️,國內首家使用全降解材料製作餐具的寧波家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始量化生產生物基聚乳酸餐具製品🧚🏼♂️。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預計產後年產值可達到50億元的規模。這一行業難題的突破💄,得益於去年6月該公司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簽署的產業化合作協定。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落戶鎮海以來,像家塑這樣的合作案例比比皆是𓀋。納米事業部與寧波天衡製藥合作的MRI造影材料產業化🍀、高分子事業部與寧波巨化化工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的PVDC薄膜改性技術等,為企業甚至整個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鎮海區提出💾,到2016年,建立起基本健全的區域創新體系🧑🏿🔬,形成資源集聚強、創新效率高☂️、輻射影響寬、創新效益好的創新網絡*️⃣。
利用與高校🚶🏻♂️➡️、科研院所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基礎🍍,2009年起👷🏽♀️,鎮海成功引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寧波信息技術研究院🕰、寧波西電產業園、國際應用能源技術創新研究院等重要創新平臺。同時,加快推進協同創新體系建設,搭建企業技術支撐平臺🧑💻,促成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寧波分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鎮海技術轉移中心、浙江工業大學鎮海技術轉移中心相繼落戶🎦。
隨著多元化專業創新平臺的相繼引入並建立完善,一個以平臺集聚科技、人才和產業的協同創新體系初步形成,正吸引著高端人才🧑🧒🧒、項目等各種創新元素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驅動力。
創新自覺🕑:驅動企業集體轉型
這幾天🐖,位於鎮海經濟開發區的寧波紅杉高新板業有限公司內,喜氣洋洋👩🏻🚒🍷:繼中標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項目後🖕🏻,該公司日前又從參與競標的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標南京地鐵項目🦵🏻。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區屬小企業,緣何能連奪兩個令人眼饞的國內重大項目?
“因為我們擁有目前全球高端建築裝飾的最佳環保節能產品—————烤瓷鋁板。”紅杉板業董事長兼總經理蔣芸芳說。先前,紅杉板業主打的鋁塑板👌,由於是同行普遍使用的“大路貨”,一度導致市場萎縮👨👨👧👧🟪。為此⭕️,公司投入2000萬元,從德國引進先進設備🧒🏼🤸🏻♂️,從同濟大學引進專業人才,和國家材料測試中心合作,研發出系列節能🌲、環保、降溫、防火👩🏿💼、殺菌等多功能產品,其中烤瓷鋁板能耐受1500℃的高溫炙烤。兩大軌道交通項目的中標,便是對紅杉板業創新努力的回饋🙇。
目前☎,因生產技術指標領先國際水準而多次參與國家新型裝飾材料行業標準製訂的紅杉板業👊🏿,又組建了一個由12位博士組成的研發團隊✪,專攻可替代矽晶體的太陽能薄膜💂♂️。對此,蔣芸芳笑言:“要領先同行🧗🏿♀️,就要做到‘心裏想一個👍,腦袋裝一個〰️,嘴裏吃一個’,永遠瞄準行業最前沿。”
總部設在九龍湖鎮的寧波康興電纜有限公司🤜🏻,則是以生產中國第一條安裝在長江南岸🗼、長約48公裏的碳素電纜而蜚聲同行。董事長何亮坦言:“康興電纜雖然才8歲👆🏽,但從誕生之日起就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企業發展之本。”短短4年內🏄🏽,公司已開發出近百項新產品新技術及27項專利技術🥝,其中1項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項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12年公司完成的“特種饋電電纜的研究”項目,不僅使我國在磁懸浮饋電電纜製造技術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𓀋,還製訂了該產品的工藝技術標準,為我國特種饋電電纜製造技術的持續進步奠定了基礎。
“企業興則科技興,企業強則國家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如此,企業走出經濟低谷更是如此👩🏿🦱。”鎮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魏祖民說,不斷壯大的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群體,已成為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鎮海區正實施高新企業“100”工程,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𓀌🐋、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植高新產業新亮點🐲,力爭到2016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從現有的53家發展到100家,占區屬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