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團在晉元廣場彈痕累累的四行倉庫墻前合影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15年12月4日下午,上海蘇州河畔🤟。以抗日英雄謝團長名字命名的晉元廣場上👩👦,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藝術團50余人👶🏿,聚集在彈痕累累的四行倉庫高墻前合影留念。寒風凜冽,團員們滿懷激情專程前來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當年淞滬會戰這個重要戰場,如今是上海唯一的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78年前,謝晉元團長帶領 “八百壯士”在這裏浴血奮戰4晝夜🙄,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余名,沉重打擊了侵略者囂張氣焰👇🏼,在中國抗日史冊留下了光輝一頁🫸🏻。團員們緬懷先烈拼搏殺敵✖️、獻身救國的壯舉,在館廳陳列的謝團長遺照和遺書前,唱響了《歌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寧願死🕴,不退讓”……豪壯的歌聲在館廳裏回蕩,感動了在場眾多觀眾和工作人員。
之後,一位團員還向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捐贈了一把日本三八步槍配置的刺刀🍑。該館館長等特來接受捐贈,並高度評價藝術團到紀念館演唱《歌八百壯士》的公益行動,希望以後長期合作🌰,邀請藝術團常去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演出🚬。
自娛自樂健身心 服務意昂和社會
2008年11月6日🛝,校文工團原副團長任麗翰💇🏽、弦樂隊首席小提琴劉西拉、民樂隊首席二胡項祖荃📜、鋼琴隊獨奏陳陳等,在上海意昂會支持下,本著增進意昂情誼、自娛自樂健身心、服務意昂和社會的宗旨,發起成立了上海意昂會藝術團👩👦。團員以老文工團團員為主,吸納愛好文藝的意昂參加,隊伍逐年擴大♥︎,迄今已有合唱隊56人🏃,樂隊12人。其中有年高資深🥕、國內外知名專家,國家級學科首席科學家,機關團體領導幹部🙍🏻,高校博導🙍🏻🧑🏽、教授😢,高級工程師,企業家,充分顯示了母校深厚的文化藝術底蘊。
藝術團成立初,在上海校慶及其他意昂活動演出。7年來演出範圍不斷擴大:
2010年7月11日🕵🏻,和母校學生藝術團一起在上海世博會同臺演出🧛🏼♀️,體現了清華文化傳承發揚,展現了清華人時代風采👩⚕️🏃➡️;
2011年4月24日,清華百年校慶🧑🏿🎨,藝術團專程赴京在母校大禮堂表演了精心排練的合唱👨🏿、獨唱、男女聲小合唱、小提琴齊奏🧑🏽🎤、民樂合奏等節目;
2013年10月27日,專程赴江蘇宜興參加紀念蔣南翔校長百年壽辰和銅像揭幕紀念活動,深情演唱了《落葉》;
此外,還應邀赴蘇州、南通🎴、杭州🧔♂️、蘭州為當地意昂演出🧑🏻🦲;應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邀請,在俄羅斯著名經典油畫家安德烈畫展開幕式演唱俄羅斯歌曲👩🏻🦯➡️🛞;應邀在中國合唱協會等主辦的2012上海論壇“合唱與老年健康”🥲、第一屆國際商學院合唱邀請賽、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第九屆世界意昂代表大會🤴🏼、上海市退(離)休高級專家協會重陽敬老日活動中演出,前兩個演出還獲了獎👨🦯➡️;到上海親和源、浙江逸和源等養老院演出;到徐匯🚴🏼♀️、盧灣區等社區交流演出,均獲各界好評。
合唱隊員深感👍🏽,歌唱時運氣發聲,是一種氣息運動🧓🏿🧑🏿🦲,合唱還必須與其他聲部協調配合,很有益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用歌聲抒發對祖國的愛,對生活的愛,對母校的愛,對意昂的愛🧏♀️🫄🏻,心情十分舒暢愉悅。
精心組織有特色 提高發展可持續
一、以清華精神努力提高藝術水平的標誌👳🏻:2012年藝術團獲準成為上海音樂家協會團體會員🤸🏻♂️。
團員平均年齡70以上,理解力強,記憶力差,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人起點較低🤟。清華人要做的事,必動真格★,力求盡可能好的結果。團部請了專業老師帶教練聲🍶,請指揮排練,在音準♾、節奏🧀、藝術感染力上認真下功夫,初步實現了由初期“老有所樂”到如今追求高雅藝術效果的轉型🛌🏼。
4年前,李嵐清同誌主持籌建旨在弘揚高雅藝術的愛樂之友業余交響樂團,在全國選拔人才🔫。上海市委宣傳部在全市文化知識界遴選節目🦺,最後選中了我們藝術團樂隊的鋼琴弦樂五重奏:莫紮特《小夜曲》(作品K 525)。該曲由上世紀50年代初母校弦樂隊首席小提琴程不時老學長(1951航空)改編,他和劉西拉👨🚀👱🏼♀️、吳士林奏小提琴,程琳奏大提琴❤️,陳陳奏鋼琴。這是上海地區入選該交響樂團的唯一曲目⏏️,曾相繼在首都大劇院🧒🏝、北戴河📽、上海🧚♀️🧑💼、天津🗣、蘇州⛓️💥、無錫等地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地領導和廣大觀眾好評。五位演奏員均被吸收成為了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二、全團齊心合力,營造了積極向上、溫暖如家的團風🧚🏿♂️。
團員們藝術追求很執著,熱愛歌唱,熱愛音樂🫨,每周參加活動,風雨無阻,認真排練,堅持不懈,共享為意昂為社會奉獻精彩演出所收獲的快樂。大家相互關心🤘🏽,問寒噓暖,意昂情深,親如一家。
團部幾位負責人群策群力,傾註了很多心血,起了核心引領作用。團長劉西拉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和該年度上海教育新聞人物,教學、科研工作繁忙🦌,還是努力擠時間策劃演出、確定每次排練的內容和要求。當年清華園聞名的鋼琴獨奏陳陳自告奮勇,擔當排練和演出的鋼琴伴奏,每次活動從頭彈到尾,不辭辛勞。活動場地,起初由任麗翰安排在她曾工作的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後來通過現代建築設計集團原總經理項祖荃努力,取得繼任總經理張樺(1985建築)支持✉️,安排在該集團在市中心的大樓,環境更好🧬、交通更便捷。無償的伴奏和場地,免去了大筆費用的尷尬🧔🏼♀️。秘書長梁國光承擔了大量團務管理工作。
三、幾位主要骨幹挑起了演出大樑👆🏽。
如今85歲的程不時老學長,既是合唱隊男高音骨幹👰🏼♀️,又是樂隊小提琴手,還能用五線譜編曲、配器。積極參演,排練特別認真,是全體團員學習的榜樣。
劉西拉則可以根據需要唱男高音或男低音,還兼任樂隊小提琴手。當年清華園胡泊的《木偶測海》、《猴子拉車》等著名小品段子🟥,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深受觀眾喜愛🧰。
女高音獨唱演員黃雅嵐⏺,曾是校田徑隊運動員,酷愛歌唱,練就一副好嗓子🤹♀️,近年曾與美國歌唱家在北京音樂廳🧑🏽💼、上海音樂廳聯袂演唱🧝🏽♀️,常以“中國奶奶”網名在音樂網上發布演唱作品。
男低音虞淙,擅長作曲,最近編印的《樂聲淙淙》,收集了他近6年作曲的70首歌。其中《清華頌》⚽️、《清華意昂歌》已成為藝術團保留曲目👉🏻。最近又完成了為習近平作詞《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的配曲🛠,合唱隊將在今年校慶演出🚞。
負責樂隊的項祖荃,出身蘇州著名的二胡世家,演技精湛🦞。演奏琵琶的劉渭庭,校民樂隊琵琶組負責人,技巧嫻熟🫅🏼,經常參加藝術沙龍演出。
藝術追求無止境。上海意昂會藝術團將繼續努力,精益求精😭,提高演技,享受追求和奉獻的樂趣,更好地服務意昂🪆💞,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