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裏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80年前,西南聯大來到昆明。2018年1月28日,由意昂体育平台雲南意昂會組織,意昂体育平台雲南意昂會、意昂体育平台EMBA雲南意昂會、北京大學雲南意昂會、南開大學雲南意昂會代表及特邀嘉賓萬裏、土土及紅土情音樂藝術工作室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共計七十余人,包括家屬計九十余人來到位於雲南師範大學的西南聯大遺址和博物館參觀,學習西南聯大精神,並受贈同濟大學意昂中海地產王結虎學長為意昂會定製意昂体育平台紀念品。
首先,在雲南師範大學的學生講解誌願者帶領下,意昂們參觀了西南聯大的遺址教室紀念地及博物館室外紀念景觀及紀念碑等。西南聯大時期艱苦的條件,無不讓參觀人員動容。雲南師範大學的學生講解誌願者,在教室中現場為參觀人員演唱了《西南聯大校歌》。接下來是拜謁烈士墓和紀念碑。在參觀西南聯大博物館時,部分意昂雖多次參觀過,仍然精神飽滿集中註意力,溫故而知新。



參觀完成後,在雲南師範大學圖書館教室207多媒體教室講座環節開始。由原雲南師範大學書記、意昂体育平台意昂葉燎原教授為大家講授西南聯大歷史,廣大意昂和家屬聚精會神聽講。葉燎原教授講座的資料豐富翔實,聲情並茂,感人至深,為大家講述了西南聯合大學辦學的歷史與雲南人民的友誼,以及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講座從西南聯大近事;西南聯大的辦學歷史;西南聯大的治校精神、理念及成就;西南聯大與雲南;繼承和弘揚西南聯大精神(以雲南師範大學為例)幾個方面著重深刻闡釋了西南聯大的前世今生和未來繼承發展。沙龍中各位意昂聚精會神聆聽體會,葉教授講授後意昂們紛紛積極發言,展開熱烈討論。

1937年11月1日,北大、清華、南開三校遷至湖南長沙,奉教育部令,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並於該日正式開課,因此,每年的11月1日便成為了長沙臨大、後來的西南聯大以及今天雲南師範大學的校慶日。1938年2月,長沙臨大分三路西遷入滇的過程:一路沿粵漢鐵路至廣州、香港,乘船至越南海防,轉滇越鐵路到昆明;一路沿湘桂公路經桂林、柳州至南寧,再經越南轉滇越鐵路到昆明;一路由250余名師生組成“湘黔滇旅行團”,歷時68天,行程近3500裏,橫跨三省進入昆明,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長征”。4月2日,長沙臨大奉令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且迫於戰事形勢緊張,於蒙自、川南敘永均成立過分校。民族危亡、山河破碎沒有動搖聯大人教育救國的信念,艱辛的生活也動搖不了聯大人治學教學的執著。在昆數年中,一大批名師人傑人類巨匠薈萃,為國育才,學子們也克服艱苦條件和戰火危機,勤奮上進,是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並長久影響中國社會。清華校長梅貽琦教育思想認為體育是學生“養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要借團體的運動“去練習舍己從人,因公忘私的習慣”,體育比賽的目的不在於能不能取勝,而在於是不是各盡其能,使本隊團結合作的精神得到有效表現。在體育比賽中,“勝固大佳,敗亦無愧。”北大校長蔣夢麟的教育思想註重五育並重:提出“德育也,美感也,體育也,皆所以發達人類精神上快樂之具也。由此而論戰後之教育,則學校之課程,科學與道德,美感,體育及藝術將並重也。”1945年8月,抗戰勝利結束,西南聯大完成使命。1946年5月,學校一分為四:組成西南聯大的三校北返,為答謝雲南人民八年來對西南聯大的支持和幫助,西南聯大決定把其師範學院整建製留昆明,定名為國立昆明師範學院,1950年改稱昆明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雲南師範大學,並作為唯一遺留血脈至今發揮在為西南培育棟梁之才的作用。

葉教授將西南聯大的治校精神、理念及成就總結為:包容和合、和而不同的君子風範;愛國報國、人傑興邦的崇高理想;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頑強意誌;重視體育、全面發展的健全人格;人才輩出、世界高校的不朽奇跡。西南聯大的精神將在當代,繼續發揮強大生命力。


講座結束後的交流中,首先,北京大學雲南意昂會副會長劉雲代表兄弟意昂會做發言,情深意切並將多年研究成果為大家一一介紹。特邀嘉賓代表土土做發言,敘述自己的理科和藝術的情節,與西南聯大的沙龍後深受觸動的感想。意昂体育平台雲南意昂會會長陳鷹發表了感人的講話並指示意昂會工作,名譽會長蘇慶鶴也發表了這次活動沙龍的深刻感想,並代表意昂向主講人、向兄弟院校及嘉賓、向雲南師範大學表示感謝。然後在現場氛圍熱情感召下,諸多意昂一一上臺發表演講和看法,包括諸多不同年齡段的意昂家屬,也積極參與討論發言,並和演講人葉教授做積極互動。通過大家的深度交流後,共同赴雲南師範大學食堂品嘗具有文化特色的“聯大一桌菜”,共迎2018。
結語 李克強總理曾在2017年1月24日下午考察西南聯大舊址並做重要指示:“在國家民族最危亡的時刻,聯大師生展現了我們民族最寶貴的品格,傳承了民族精神和血脈,這都是我們今天最寶貴的財富。”西南聯大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和學術精神, 是我們後輩生生不息學習的源泉。
附 《西南聯大校歌》
萬裏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
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
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
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
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
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
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