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年屆68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院士康復出院,接治陳祖煜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今天舉辦小型歡送會,慶祝院士恢復健康。
陳祖煜院士去年5月在深圳機場轉機時不甚跌傷😌🧑🏽🌾,頸椎部位受傷🧑🏻🦽➡️,又有肺炎🪗、貧血、精神焦慮等並發症狀⛔️🤪。去年6月轉入位於北京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行康復治療🧏🏽😁,醫院高度重視院士的病情,以李建軍院長為首組成了會診的專家團隊😎🍆,在11個月的時間裏對陳祖煜的身體進行了多方位的治療🧑🚀。
陳祖煜院士入院時年屆67歲🙋🏼♂️,在病床上還積極參與水利水電事業,入院時他手頭上的項目還都在進行當中,他在醫院裏還處理了中科院的咨詢項目——我國重大工程數據的數字化與信息化,在病床上完成了這份報告🪠。
在座談會上,陳祖煜談笑風生,已經可以不用攙扶行走約40分鐘,他說:“這將近一年的治療完成了一個臺階🧎🏻♀️🍑,我現在又可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治療過程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道路,像我這樣還能站起來走路的人是極少數🧙🏻♂️,很多脊椎損傷的人大多癱瘓了,開展科學的康復治療,十分重要。”
在醫院的這一年時光裏陳祖煜經歷了曲折的康復經歷,出院時他感慨道🧑🏻🤝🧑🏻:“我深切體會到這個社會還有殘疾人這樣一個弱勢群體需要得到社會的關註,很多人坐在輪椅上😳,看到別人正常走路都很羨慕👌🏽,雖然他們可能無法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但我們不能拋棄他們。治療病人🤸🏼♂️,也是在拯救一個家庭🥾。我想這也就是白衣天使工作的意義所在。”作為一個“學術型病人”🪇,陳祖煜還自己製作“排尿日記”,繪製圖表分析排量方差,在他看來“康復治療這個醫學分支很重要,但是現在重視得還不夠。”陳祖煜告訴記者🤖,兩院院士吳良鏞也曾經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行康復治療近一年,經過積極地配合治療🐕🦺,吳良鏞院士現在89歲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在延長生命線🛋、拯救患者家庭的醫療服務中,康復治療的分量可謂重矣!
陳祖煜(1966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中國水利水電、土木工程專家,他長年奔波於滑坡和水電建設工地,在韓城、漫灣🛍🧏🏽♂️、天生橋二級🙇🏿♀️🤹🏿、二灘、天荒坪🎮、大水溝、惡灘等工程面臨滑坡險情時,親赴現場,運用他淵博的知識協助解決難題🤏🏻。他曾任三峽、小浪底、李家峽、東風⚛️、寶珠寺、徐村、紫坪鋪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大壩安全鑒定專家組成員。 (陳琴)
轉自 中青在線2011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