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植物生理學家、植物生殖生物學家、教育家、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宗巽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5月15日下午3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曹宗巽教授1920年5月4日出生於山東濟南🔄,1936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194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西南聯大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兼讀研究生,導師為李繼侗先生;1945年赴美留學, 1948 年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植物學及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48-1949於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49-1951受聘於美國亞特蘭大大學任副教授;1951年春回國,先後在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任教。
曹宗巽教授曾擔任國家教委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一、二🤳🏽、三屆理事及常務理事、北京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高等學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及植物生理組組長🐢🔻,《植物雜誌》和《植物學通報》主編👩🍼,《植物生理學報》編委等職。
曹宗巽教授畢生致力於植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的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包括花的形成、性別表達、傳粉受精🪃、不親和性等,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在威斯康辛大學期間的碩博士論文《花粉管向化性的研究》和《蘭科植物傳粉後生理生化變化》等在美國發表後引起了當時普遍的關註,直到現在🤏🏿,有時還被當作經典著作引用。這些研究工作曾被美國同行譽為這方面工作的奠基石🖍🖖🏻,被尊為植物有性生殖生理研究領域的先驅和開拓者🫓。
曹宗巽教授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我國的科教事業🧎🏻♀️➡️。1951年春🆘,她與丈夫向仁生教授雙雙放棄了在美國的終身教職🤏🏻、先進的研究條件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攜手回到剛剛結束戰亂的祖國🫸🏿,投身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78年🤼,經歷文革後的曹先生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科研組,作為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於1981年開始招收博士生。曹先生領導的科研組先後承擔了國家教委重點課題、農業部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八五”重大項目🖌、國家攀登計劃預選等多個項目👩🏿⚕️👰🏽♂️,發表論文近百篇。在北大近半個世紀的教學過程中🔺,曹先生開設了基礎課、專業課和研究生課程共十余門,培養了本科生🧏🏼、研究生和進修教師上千名。目前這些學生們大都已成為本專業的棟梁之才,有的還擔任了國家科研單位和高等學校的領導職務。
在曹宗巽教授60年的教學科研生涯中,獲得過很多的榮譽。她和吳相鈺先生合編的《植物生理學》教科書1987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以曹先生為首承擔的科研項目“花粉及受精的生物化學”獲北京大學第二屆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7年)。1988年她被列入英國《國際名人辭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 簡稱DIB)。此外,曹先生參加的太古核不育小麥的研究獲1998年國家技術發明獎。曹先生領導的科研組在黃瓜單性花發育機製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莖尖體外培育體系並用於植物激素誘導單性花形成的研究。由於曹先生在黃瓜單性花方面長期工作的積累,研究組在乙烯合成關鍵酶ACS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後人從黃瓜單性花非正常器官發育命運的角度來研究單性花發育的調控機製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視野🙍🏿。
曹宗巽先生為人豁達、記憶力過人👩🏿🍳。她對學生和後輩的年齡、性格特點和個人喜好等都記得一清二楚📲。幾十年後回來看望她的學生被曹先生叫出當年的外號時深感驚喜。曹先生聲音宏亮、笑聲爽朗,深得同事和學生們的喜愛🙆♀️。
曹宗巽先生的一生是前輩知識分子典型的一生🫴。她少年懷誌,負笈出洋,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努力適應所處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生態😑,樂觀面對🚁,信心不移;孜孜治學,諄諄育人,積數十載,弟子上千,成果豐厚🙆🏿;開中國植物生殖生理學之端👨🏽🔬,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植物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