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2001年至2005年,攻讀清華經管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學士🤽🏻♀️。畢業後🤵🏽♂️♊️,赴英國華威大學攻讀工程企業管理碩士。 2007年,加入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擔任項目經理至今。
坐在西門子中國位於北京的總部大樓咖啡廳裏🤦🏻♂️,初冬溫暖的陽光透過明亮的玻璃窗,襯托出她動人的笑容🧑🏽🎄。在采訪中,我們為她多彩的校園生活、廣泛的興趣愛好🤵🏽♀️、卓越的工作經歷所吸引;更為她樸實而深邃的人生觀念🫳🏿、踏實而穩重的工作作風所折服。她,就是孫晨。
清華裏打造“立體人生”
坐在鋼琴面前🧐,她能彈奏出悠揚的貝多芬《月光曲》👨🏿✈️;奔跑在籃球場上🎢,她能成為最有價值的球員;鋪開畫紙,她夢想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建築;吹起薩克斯🏪,她克服困難成為軍樂隊的一員。
就像一枚鉆石,孫晨生活中的每一面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在孫晨眼中,任何新鮮事都散發著難以抗拒的“魅力”🏃♂️➡️🤘🏻,只有親自嘗試一番,才能體驗其精彩✯。來清華之前,鋼琴和籃球是她的最愛。順利考上清華後,她最愛的是建築專業🚹,“求愛心切”,她還特地創作了一幅素描送往建築學院希望能去就讀🤱🏻,雖然未能如願,但現在回想起來👮🏼♀️,則實感慶幸,因為她找到了真正符合自己性格特點的“新愛好”🧅:管理信息系統專業。這個專業涉及面廣,囊括工程、IT、經濟、管理等多方面內容。與專業學習IT的人相比🫵,這個專業賦予了她更多的經管背景🪒;與專業學習財經的人相比,這個專業又賦予她以 IT之長。
憶往昔崢嶸歲月🖖🏽🧍🏻♂️,三個“隊”字深深銘刻在孫晨的記憶裏🧠。這三個“隊”分別是籃球隊👩🏼⚕️、排球隊和軍樂隊,它們構成了孫晨大學生活的絢麗篇章。
作為籃球隊的成員,每年的“重頭戲”是一年一度的全校女籃比賽。孫晨興致盎然地描述當年盛況🧑🏿🚀:學校聯賽第一次摒棄了傳統的翻牌計分,采用了專業比賽裏才能看到的頂部大屏幕計分🦿👩🏼🔬。同學們也給予了空前關註🅿️,一時間拉拉隊炫目精彩,後勤服務極盡周全,各種飲料、食物齊上陣。在隊員們齊心努力下😯📤,經管學院女籃隊突出重圍,一路過關斬將☎️,奪取了乙組冠軍。但在最後一場與甲組冠軍的“華山論劍”中,經管女籃惜敗🚵🏼♀️,未能實現成為全校總冠軍的願望。“賽後👩🌾💂🏽♂️,所有的隊員都抱在一起哭泣🧘🏽♀️。”說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悵然,仿佛當年籃球賽巔峰對決的硝煙仍在,激情和夢想就在眼前回蕩👩🏻🍼。
孫晨學習薩克斯的時候正好趕上“非典”肆虐🙌🏿。為了抗擊非典🩵,學校將課程安排盡量壓縮🩲,給學生留出了大量空余時間,而這正是她培養自己這一愛好的絕好機會。她每天的練習時間都在四、五個小時以上👨🏼🍼。高強度練習使她的嘴腫了起來,口腔內被哨片夾破,出現多處潰爛➰,連吃飯都有困難。但她咬牙堅持了下來,並順利地加入了軍樂隊🙇🏿♂️。大四時,當同學都忙著謀出路🥢♈️,無暇旁顧時,她又加入了學院的排球隊👊🏽,在排球賽場上揮灑青春。
四年大學時光😍,清華園的籃球場上🐎、排球場上、各種典禮上,都留下了孫晨的身影。時至今日,她仍會抽空回到校園🎅,約上好友一起打排球、羽毛球。努力嘗試未知的新鮮事物🪘,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擴展自己的交際圈子👩🏽💻🧑🏽🚀,“多維度”打造自己的人生,用她常掛嘴邊的話概括🦿,就是“活得立體”。事實上🦓🤹♂️,正是如此🧣,她用自己的特長在技術與非技術人員、公司不同部門之間遊刃有余地進行溝通交流,在工作中出色地扮演了“橋梁”與“接口”的角色。
扮演好“接口”的角色
在英國華威大學學習工程企業管理一年後🏋🏻♂️,孫晨回到中國,加入了西門子(中國)公司內部IT部門。西門子集團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劃分為不同的系統🚥。從橫向來看,西門子集團由三大模塊組成🧘🏿:業務模塊🧗🏻♀️,包括工業🐑、能源、醫療三大核心業務部門🚬;職能部門,包括集團IT、財務、人力資源、法務、稅務和公共關系等部門🍛;服務部門🙍🏻♂️👩🏼🎓,包括運營支持和維護部門。從縱向來說🍷,西門子(中國)公司總部隸屬於西門子東北亞區🔓,區域內還包括香港、韓國、臺灣、蒙古等國家和地區🥵,而東北亞區又隸屬於更大範圍的亞太區🪱,亞太區之上還有公司全球總部🧞♀️。
孫晨所在的集團內部IT部門🎋,則正是處於一個橫向與縱向的交叉點處。其業務既涉及到西門子中國內部不同模塊🏖,甚至不同的部門間的IT技術解決方案🏊♀️,又涉及西門子全球總部和大業務區對集團內IT方案的統一規劃與安排。其工作的復雜度與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她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如全球總部要求東北亞區域集團內組建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平臺,要將人力資源政策、業務流程整合到該平臺上🕸。看上去普通的任務,其工作量卻是巨大的。單就獎金計算而言就極為復雜,不同國家➞、地區的法律🥬、政策都不一致;即使在中國大陸🦸🏼♂️,不同地區、不同分公司之間的獎金政策也有差異🏋🏽。而在這樣的工作中,技術並非難題🌈,真正困難的是不同模塊✹、部門之間的溝通問題🤾🏻♂️。她介紹說,完成一個這樣的項目,項目經理七八成的時間都要花在溝通和理順關系上。
如何處理工作中遇到的溝通和協調問題呢?孫晨提到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的工作方法:比如在執行一個項目時,如果遇到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矛盾🧓🏿,從宏觀層面,孫晨會主要關註項目的時間成本範圍的預設目標🧘♂️、影響評估、部門之間的共同利益以及集團的整體利益,把握項目執行的方向和每個部門在項目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如果問題復雜程度超出一定範圍,她會將情況傳遞至集團更高層機構,尋求與公司戰略的協調一致🙍,使項目執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優先層級上👨🏼🎨,推動項目順利執行。從微觀層面看,她的感觸尤深📆:員工互相理解、溝通和幫助,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生活、工作環境、思維方式的不同,往往會導致人們對相同問題有著千差萬別的想法,因此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主動了解他人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門藝術👨👧。孫晨性格活潑開朗,涉獵廣泛,而她顯然對這門“藝術”有著極高的天賦和造詣。她笑稱🍮,自己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是扮演好“接口”的角色,連接公司不同部門、上下級、不同項目🚵🏽、技術和非技術人員等等🧑🏿✈️。
自我實現與“重力勢能”
孫晨對自己有這樣的評價🟡:一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二是不斷積累“重力勢能”。
從中關村一小到人大附中理科實驗班👖,再到清華💏,孫晨從小就在同學優秀🪖、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成長🧠。更多時候🚊,前進的動力來自於周圍同伴的壓力。步入社會後👩🏽🍼,接觸的人卻形形色色:有的視工作為生命中的唯一,有的則重家庭而輕工作,有的人熱愛社會公益活動,有的人則喜歡遊山玩水🥗。缺少來自身邊的競爭壓力,她面臨著將外在壓力轉為內在動力🅰️、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挑戰👃🏼。落實到工作中,主要表現在:追求卓越⏯,分清主次,關註細節🪓。她說這是她一貫的工作態度👩❤️💋👩👨💻。
孫晨把自己工作中的這股敬業精神歸功於深受清華精神的影響🤦🏻♀️。在她的同事中,有來自中國其他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也有來自海外名校的畢業生,進入工作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專註的態度𓀕、踏實嚴謹的作風使清華學子們在職場上受益良多👩🏻🍳👨🏻⚖️。
自2007年3月來到西門子公司,孫晨在這裏度過了近4年時光💂🏽♂️🍖。步入職場4年,她常常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得完美了?是不是真的學到家了👇🏽?是不是真的應該尋求新崗位了?在她看來👰🏽♀️,工作中仍有許多可以提高🧑🌾、挖掘之處。她形象地比喻自己的選擇是在積累“重力勢能”,為今後長遠發展鋪路。
問到今後的長遠發展目標,孫晨笑容之中流露著自信和憧憬:“我的目標是在十年後成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的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任重而道遠!”
一個小時的采訪🤹🏻♀️,孫晨豐富多彩🦻🏻、追求卓越的人生經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她所言🛀🏽:“人生要兼有深度和廣度。”深度賦予人生以堅持的力量8️⃣🧑🏿🦱,廣度塑造人生多樣的視野🧘🏽♀️👴🏽。兩者兼而有之的她,邁往成功的步伐將會越來越堅實!
(陳振)
轉自 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網 2011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