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翔👨👩👧👦,1997年至2001年🤸🏼♀️,清華經管學院金融學士。畢業後加入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後加入賽富亞洲投資基金(SAIF Partners)。2005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MBA學位,2007年回到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現任副總裁🌄。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位於北京中環世貿大廈的辦公室👸🏽,現代化的布局🫴、古香古色的裝飾折射出在這裏工作之人的氣質:睿智、沉穩、擁有獨特而卓越的眼光。當我們坐下來與蔡翔學長開始面對面的交談👨🏫,他所流露出來的魅力,就像磁石一般深深吸引了我們👮🏿🎆。
校園生活
談及自己在清華的求學經歷,蔡翔認為大學四年不僅僅是一個在學校流水線上接受知識“灌註”的過程👩🏻🚀,還應通過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社團工作、實習工作,培養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形成自己的最初的人生積澱以及看待社會與世界的寬闊視角♓️。
回首往事,一段抹不去的回憶就是“冬情”晚會中的話劇表演🏋🏿♀️。作為進了清華的“文藝青年”,劇本創作與導演之職被他熱情地接了下來👰🏼♂️,可就在幾番熬夜與逃課後完成了劇本創作正準備投入排演時,“選角”的問題卻又犯了難💯:臨近期末考試,願意騰出時間來排練話劇的同學委實不多。於是,他自告奮勇擔任劇中男一號🧒🏼,來了個自編、自導、自演♟。“話說戰國時期,天下紛爭🚵🏻♀️,秦國獨大,而風雨飄搖的諸國唯有燕國勵精圖治,積累了外匯儲備1440億🔪,這個唯一能挑戰強秦的國家走出了壯士荊軻……”在這個“穿越版”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裏,寓意是98年的金融危機中中國履行了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並通過國際機構和雙邊援助來幫助東南亞國家早日走出經濟危機的泥淖,雖然面對美國當時國際政治上的霸權,中國依然依靠自己1440以外匯儲備的實力展示了自己負責任的大國風範。就這樣,巧妙地通過話劇的形式將經濟時局與所學的宏觀經濟知識展現了出來🌾。
2000年大三暑假,蔡翔在中銀國際並購部實習。面對老板出差前交代的任務,他並未敷衍而是盡可能多地利用清華傳授的公司財務和會計知識分析整理出了一份詳盡的客戶商業分析報告👨🏽⚖️。沒想到,這個無心的舉動卻“無心插柳柳成蔭”:老板看後大喜過望,並帶著他去見客戶,客戶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總裁🚴🏿♂️,老板讓他在客戶面前進行展示講解分析成果,之後更如正式員工般委任更多高要求的工作👤。這個經歷使蔡翔獲得了超越實習的寶貴經歷和展示機會。
在交談中♜,蔡翔提到了“靈性”一詞。他對“靈性”的定義是聰明、靈活、有創意、敢想象❤️🔥。不要因為思維上的限製畏手畏腳。大學四年是應是人生中最沒有負擔、“試錯成本”最低而潛在收益最大的四年。活學活用,敢闖敢幹,開創性地把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大學四年也是一個逐漸差異化的時期🧓🏽⛹🏽♂️,每個人都因為人生觀念和個人經歷的不同而塑造出獨特的人生道路👤。在清華的青蔥歲月裏🤳🏿,他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開闊了視野、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為以後的工作和留學深造創造了條件。
哈佛求學
畢業後♕,蔡翔加入了科爾尼咨詢公司。走出象牙塔,開始進入商業化環境,經過了四年時間👨🏻🏭🚙,他對人生🤙🏽、事業和社會有了許多新的認識。這時✹,大學時曾萌生的出國攻讀MBA學位的念頭又回到了他的人生規劃之中🤒。
這一次,他的目標是鼎鼎大名的哈佛商學院。順利拿到錄取通知後,他奔赴大洋彼岸,開始了另一段受益匪淺的成長之旅。
回憶起自己在哈佛的求學經歷,一幅幅畫面在他腦海中閃過🌦;那裏的老師、課堂和同學構成了那些畫面中最為亮麗的風景線。
說起老師🦻,蔡翔最深的印象是哈佛教授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有一次🦺,他坐在教室裏等待一位知名教授來上課👩🏽💼。教授進入教室,看到了坐在角落裏的他👆,朝他微微一笑🧑🏽🔬,親切地問到:“是不是清華經管學院有新任院長了?”他愣住了,自己和這位教授並沒有太多交往,但在上百人的班級裏,教授不僅記得他來自清華🤵♂️👩👩👦👦,還如此了解清華經管學院的近況👎。
說起課堂🗣,哈佛大學最著名的教學方式莫過於案例教學法。在案例教學課堂上⚠️,有來自北美、南美、亞洲、歐洲🤗、非洲的同學👦🏽,有來自咨詢行業🤞🏽、加工企業、投資銀行工作背景的同學,不同文化和行業背景給予了每個人不同的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在課堂討論中,經常是你方唱罷,我方登臺,各抒己見🌍,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有時也會不失時機地 “推波助瀾”,使課堂討論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說到這兒,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哈佛老師最慣常用的開場白:“A公司的CEO坐在飛往舊金山的飛機上,舷窗外的舊金山灣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閃耀。可是🦸🏿♀️,他卻一點有沒有心情來欣賞如此美景🧚🏽。此時🤹🏻,競爭對手B公司所研發的新產品即將推出,這時他該怎麽辦呢?”通過這樣的案例教學🎻,學生們設身處地投入商業環境之中,深層次地思考問題。課堂上的“百家爭鳴”👨👩👦👦,擴展了視野🥜,開闊了思路,讓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在交流中互相融合,在爭鳴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哈佛商學院崇尚精英文化🔵,致力於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和廣闊的視野。回想哈佛給自己帶來的改變🔹,他說☀️,見識過了世界頂級人物✊🏼,有什麽理由對自己不自信呢?
從清華到科爾尼,從科爾尼到哈佛,蔡翔一路走來,成功🧑🏽🎓、順利。但他對自己卻保持著冷靜而睿智的想法🤙🏽。在他看來,成功和順利並不一定是好事,人生只有經歷風雨,才能鍛煉毅力,堅持目標;只有經歷坎坷,才能養成處事不驚的氣魄🗾☝🏼。在時代浪潮中,有勇氣毅力🖖🏼、眼光魄力、一往無前的人才能脫穎而出,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選擇風險投資行業
哈佛深造之前🦼,蔡翔離開了為他職業發展奠定紮實基礎的管理咨詢行業📔,進入了當時還很神秘的風險投資公司。學成歸來🏌🏿♂️,蔡翔選擇回到軟銀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繼續追尋風險投資事業🧑🏻🎤。
軟銀賽富成立於2001年,在10年時間投資了百余個項目🎅🏻,管理著近40億美元資本。許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企業背後,都有著賽富的身影,如盛大網絡、完美時空⚁、神州數碼🎰、凡客誠品、匯源果汁等。
風險投資對象往往是新興企業,因此♻,對於投資家來說,如何在眾多的行業、眾多的新興企業中尋找到最有成長潛力和市場前景的“千裏馬”🙋🏽♀️,是每一個“投資伯樂”所要思考的問題👨🏻🔬。
蔡翔學識廣泛、視野開闊,對他的工作很有助益👩❤️💋👨。他舉例說,在哈佛時,他選修了農業經濟學這門課程。當時本是想選一門這輩子永遠用不上的課,純粹去開闊視野,沒想到回國後在賽富的投資工作中卻成了最有用的一門課之一🙆🏻♀️。農業投資在中國方興未艾🧛🏻♂️,當時課堂上討論的有機農業、轉基因作物🤦♂️、生物質燃料等都對現在的投資項目有著現實指導意義👨👩👦。
蔡翔認為🧙🏿♀️,中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很多行業成長迅猛,甚至能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長率;中國的電子商務高速發展,湧現出了各種全新的盈利模式,足以比肩美國和日本🙃;中國的高鐵、汽車行業也正處於大幅增長期,對宏觀經濟的拉動效應凸顯🫸🧙🏿♀️;新能源行業與世界發展水平差距不大🏋🏽,可以說有著齊頭並進的趨勢🧞♂️;總體來說🙍🏻♂️,中國經濟的騰飛😕,給很多領域留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如獨立創新能力不強;原始積累期後🧔♂️,宏觀經濟和企業面臨的發展轉型問題等等🏌🏼。
談話之中🏃🏻➡️,他表現出了對中國經濟騰飛的信心和對所投資領域的期待👨🏿🦳。
采訪快結束的時候,蔡翔提到了自己對未來的暢想。他笑著說,在高中的時候,自己唯一的目標是清華,到經管學院後的目標是去當時最光鮮的咨詢公司,此後的目標是讀國際頂尖商學院。之後自己想要做什麽呢👩🏽✈️?運用自己所學幫助中國民營企業發展🤵🏼♂️,讓這些中國最有活力的經濟單位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是他目前所考慮的方向。我們也祝願他,在未來收獲更多的精彩、更大的成績!
(陳振)
轉自 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網 201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