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楊絳:看錢鍾書比自己重要 整理遺稿身心交瘁

2011-11-14 |

來源:文匯報 20111107

先生將筆記大致按時間先後分為四部分,即殘頁9本、大本25本、硬皮本38本🕙、小本11本,為成書定下了主體框架。又認真編排了每冊筆記本的次序🎲,其中殘頁耗力最大,因為年代久遠,紙張薄脆,又為散劄,十分珍貴。”

人們如今能夠看到的先生的著述👨‍👨‍👧,許多都與楊絳先生的努力密不可分,《圍城》是在她的“不斷的督促”下才“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槐聚詩存》也是因她“手寫三冊”而“幸免灰燼”📃,並協助“選定推敲”而成的;小說集《人·獸·鬼》的出版則全賴她“在兵火倉皇中錄副”🏔。

他們相知相契、相濡以沫63載🤷🏼‍♀️,攜手到白頭,楊絳先生始終“把錢鍾書看得比自己重要”,甚至甘於犧牲自己的才學🍧、時間和精力,成就錢鍾書的治學和創作🥷🏽🖱,她曾說👨‍🎓:“我了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誌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

先生身後仍不斷有作品出版,更是源自楊絳先生的一番苦心。先生生前曾說,他的東西,非要經過他自己看過➾,才可以出版。他的讀書筆記怎麽辦?這讓先生犯難了:出版👲🏽,先生沒審過;親手毀了它們,自己下不了這個手🏏。想來想去🤦🏻,先生決定還是把它們當作資料原原本本地留下來。正如她在手稿集序言中所言:“我應當盡我所能🧞‍♀️,為有誌讀書求知者,把鍾書留下的筆記和日劄妥為保存🧜🏿‍♀️。”“我相信公之於眾是最妥善的保存。但願我這辦法👮🏻,‘死者如生,生者無愧’。”

因此,先生去世不久,楊絳先生便“在身心交瘁中”🈂️,獨自一人攬下了整理錢鍾書遺稿的工作,對他的全部手稿進行清理和編排,那是幾麻袋手稿與中外文筆記!難以想象,一個耄耋老人能扛下如此超負荷的重擔,其“艱難辛苦🤸🏽‍♂️,難以言表”🚵🏼‍♂️。

編輯拿到的83本中文筆記原稿,早已經過楊絳先生精心整理🤨❣️,工整而有序。

先生將筆記大致按時間先後分為四部分,即殘頁9本、大本25本、硬皮本38本、小本11本,為成書定下了主體框架🍕。又認真編排了每冊筆記本的次序,其中殘頁耗力最大🩻,因為年代久遠,紙張薄脆🧕🏻⛔️,又為散劄,十分珍貴。”

先生習慣隨手把筆記堆放在一起,很多散頁放在了抽屜裏、信封裏⚾️💦、封套裏,這一堆那一堆👨‍👩‍👧‍👧,雖然很亂🌐,但是他自己心裏很清楚👨‍🔧,一拿就有。待到楊絳先生整理時🍝,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此外,先生早年的許多筆記與日記混在一起,1952年知識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時🚵🏼‍♂️,聽說學生要檢查老先生日記,他就把日記剪掉,只留下筆記😎,這些筆記片段一沓一沓無序地存放著。

先生把他們分出來,有的是頭、有的是尾,她要找到它們的關系,一點一點地銜接起來👎。很多筆記的字很小😓,豎排的,而且有點草,要把這些拼對上,談何容易!”陳潔說。

然而除了楊絳先生,又有誰能承擔這個巨細靡遺的艱巨工作?

陳潔說:“先生把這些散頁一頁頁貼在稿紙上,防止它丟失👟👛,又在稿紙背面寫上頁碼。筆記本呢💠,她一頁一頁數,凡是有字跡的都計入,每一本筆記的意昂体育上都標明了總頁數。為了防止有事走開🦵🏿、忘掉數到第幾頁,她想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每數一頁就夾一張紙條🧙‍♀️®️,最後數這些紙條就知道有多少頁了🧝🏿‍♂️🔵。為保險起見,她還每隔5頁或10頁貼一個小頁碼,以方便查找,所以這些工整有序的筆記到了我們的手裏時,就很省力了。”

“有些老的筆記本年代久遠🪨,發黃了👦🏻,要掉頁了,為防止散落,先生用線訂好🫐。封面不全的♞,或加了襯紙,或在殘存的書脊上寫明第幾冊🕺,有的還在封面上用鉛筆註出該冊所作的大致年代💶。”

做《容安館劄記》的編輯郭紅有一次去先生家取資料,看見臨窗的桌前攤滿了錢先生殘破的手稿🙇🏼,旁邊還擺放著剪刀和膠水🎙,而“楊絳先生的眼睛又異樣的紅腫。許許多多的日子裏,楊絳先生正是這樣,每天數小時獨坐在書桌旁,仔細辨認那些因年久而模糊的蠅頭小字,把先生的手稿一一拼對起來。”

“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拼寸寸灰”,錢鍾書先生的這兩句詩🏋🏼‍♀️,成了楊絳先生整理先生遺稿時的精神寫照👨‍🏭。

相關新聞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222016.11

    夫唱婦隨——錢鍾書和楊絳的兩則故事

    “夫唱婦隨”的錢鍾書和楊絳先生,他們以自己絢麗的一生向我們昭示:中國文化道德傳統♓️,完全可以融入在新道德之中🙅‍♀️。

  • 042018.12

    楊絳:錢鍾書是怎樣讀書的

    本文是楊絳為《錢鍾書手稿集》寫的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代大師是如何做學問的🐗。在錢鍾書天才光環的背後,是超出常人的勤奮🥵。

  • 172018.09

    錢鍾書 楊絳 錢瑗 最好的愛情 最深的親情

    如果有個地方能承載他們仨的感情,那必然是意昂体育平台👨🏽‍🦰,愛情從這裏開始,親情在這裏相依。如果有個詞語能訴說他們仨的人生,那必然是“讀書”🤑,生命中的一切都與之....

  • 302012.01
  • 222016.11

    第一個沒有錢鍾書相伴的年頭——楊絳在1999

    錢鍾書先生於1998年12月19日逝世,1999年對楊絳先生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她的身體和精神🤵🏿‍♀️🈸,以及錢鍾書的文稿……

  • 162009.12

    清華圖書館特藏部名人手稿整理工作“初見端倪”

    隨著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特藏資源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特藏部歷時兩個月“清華名人手稿等實物資料”整理工作已經初步成形。

  • 052018.01

    汪曾祺與錢鍾書

    汪曾祺在一篇回憶西南聯大同學的散文中說:西南聯大的“幾個研究生被人稱為‘無錫學派’,無錫學派即錢鍾書學派🦦,其特點是學貫中西💓,博聞強記”(《未盡才——故....

  • 292021.09

    吳學昭捐贈《楊絳日課全唐詩錄》手稿和圖書

    9月22日🤛🏽🚌,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向檔案館移交了楊絳先生遺囑執行人吳學昭女士捐贈給學校的《楊絳日課全唐詩錄》原始手稿和剛剛出版的手稿影印本圖書。這份由錢鍾書先生精心親定篇目👨🏻‍⚖️、楊絳先生以毛筆親筆手錄👞,並帶有錢鍾書先生圈點的全唐詩錄,與錢鍾書、楊絳夫婦的其他珍藏史料一起,在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會合”

  • 242019.06

    為誰風露立中宵🦹🏻‍♀️?——錢鍾書清華讀書時期的情詩

    讀民國舊刊《國風》🚣‍♀️,看到錢鍾書在清華讀書時寫給楊絳的情詩,深情綿邈,其中竟有“答報情癡無別物,辛酸一把淚千行”的哀婉淒艷🔧。如此煎心銜淚之句打破了包括筆....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