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非凡
雷元義🚴🏽,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退休老教授🤮。1972-1974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學習
“在當今物欲橫流、道德滑坡的今天💂🏽♂️,雷老師除了他的工作敬業和無私奉獻精神外,還有他那慈父般的美好德行和對學生的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心中很是敬重、欣佩。使我們為我校能有這樣一個能教給學生知識,又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好教師而感到高興和自豪!以後我們一定要像雷老師一樣嚴謹工作♦︎,樂於助人。”
“您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亞於年輕教師🏂🏽,此謂‘老當益壯’👋🏿,此即‘老’;在關於電子儀器方面等各種學術,在我們學校裏🤏🏻,你是‘泰山北鬥’🎅🏿,即是‘泰’🍀;您十分熱情👩🏿✈️,精神飽滿👨👧👦,‘龍馬精神’,此即是 ‘龍’;在王勃的《滕王閣序》有‘鐘鳴鼎食之家’,‘鐘鳴鼎食’富貴人家盛宴圖境🪞。學生也祝老師富貴健康!過‘鐘鳴鼎食’的生活🧘🏿♀️,所以‘老、泰、龍🧑🏫、鐘’是您的寫照,‘鐘’是學生的祝福。”
“說實話🧲,您在我心中總是那麽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愛生如子🌳,無私奉獻,是我一生學習和做人的榜樣👩🏽🎤。自從你是我們的任課老師,我就十分崇拜您。您教我們知識👱♂️,做人🉑,做事……是我讀書以來最值得尊敬,崇拜,敬仰的老師🤌🏼。有時候🧏♀️,我總在想🪖:能在大學認識您🫶🏽,並且成為您的學生,真是緣分🏊🏽,是我榮幸之致🧎♂️➡️!真的很感激您幫助我,愚生涕淚感激➕!如果學生來日有所小作為🏋️♂️,我一定報答恩師的教誨和厚愛。一日之師百日恩。一直以來👩🏿🔧,我都用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善待他人🛍👰🏽,去感激幫助過我的人🤚🏿。”
這就是學生心目中的雷老師——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一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師。
一🦆、虛心學習,報效國家
“與書本戀愛🧑🏼🚒💗,與實踐結婚。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乃人生成功之本”。他歷經農民、軍人、工人等人生旅程,逐步由一名中學生成長為醫學工程學知名專家,這與他“人生有限,知識無窮。……只有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才不能被時代所淘汰🥈。”幾十年的勤奮學習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他工作後被保送上大學學習時👩🎤🕘,非常珍惜清華這段來自不易的👸🏽、聆聽像錢偉長👋🏿、金國芬這樣大師級科學家授課學習機會,刻苦專研🤾♂️。大學畢業後不恥下問向身邊同事請教,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初次接觸英文資料翻譯時💃,虛心向陳明銳高工請教。這些都成就了他在科研、著作、論文上的豐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和醫學工程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其個人業績已先後由中國畫報等多家出版社收入《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洈水流域誌😇、松滋市誌(教育篇)等多部大辭典和百度百科詞條內🧗♀️。
二、“一心為徒終不悔🤱🏽,將愛傾撒徒心間”
“做一名老師並不難,只要你有愛心,將心比心𓀊,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做事🤽🏻♀️,就是一名好老師。” 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
1.為學生編教材🧑🏼🔧,焚膏繼晷三年
1987年8月他外聘為荊州衛校“醫維班”的教師👩🏻✈️。當時全國這個專業基本上沒有教材🌟。他看在眼裏心想“學生來學校讀書👯,連書的一張紙都沒有🛀🏿,這叫什麽讀書👴🏽?而且這些學生的父母和我年齡差不多大👳🏼♂️🦃,將心比心,我要為學生寫書👩🏼🌾🛻。”就是懷著這種責任心,奮戰了15個夜晚,給學生趕寫出了一本《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及其它》。為了盡快解決教材問題🙆🏼♀️,他除了每天的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外,在只有一點簡單的中、英文使用說明書和電路圖的基礎上,廢寢忘食潛心編著👑⚅、一門心思伏案寫作,累的腰酸頸椎腰💻🧙。終於在1989年5月歷時二年多編著的《心電圖機原理與維修》和《A型超聲儀原理與維修》3書完稿🙇🏿♀️,自費於1990年1月出版🍾。此書後由協和醫院👩🏼🔬🥋、國家技術監督局武漢培訓中心等單位先後作為教材,在醫院內部和全國範圍內舉辦了培訓班。因很受讀者歡迎🧑🚀,隨後進行了大量修改和增補的《中外心電圖機實用技術》一書由中國計量出版社出版發行。同時還與南京大學等高中等院校的專家教授一起合作編著了《常用醫療診斷電子儀器》、《近代醫療電子設備與技術》2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回顧此段編纂教材的經歷,他平靜地說🖌🙎🏼♀️,“當時只是想解決學生的教材問題,根本沒有想到書會這麽暢銷,能受到同行專家給出這麽高的評價和讀者這麽的歡迎。”
2. 計劃經濟供給製年代免費給學生提供食宿
在計劃經濟供給製70年代至90年代期間🍌,每人一個月15公斤糧食🏃🏻➡️👲🏼、250克食油、500克豬肉🚴🏿♀️,一家三口只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的日常生活🚭👁。他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早在航天部部屬單位時就支助過一個父親早逝的青工長達7年,經常免費為荊州衛校在醫修站實習學生提供食宿,此舉延續多年;義務為1992級陳俊俊等學生舉薦就業單位,並於1996年4月親自到廣東茂名探望,多年交流思想和工作思路,指導陳俊俊從一個不懂事的中專生發展到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公司老板。
3. 赴恩施講學☃️,與40多名學生哭別
由於學生對老師的授課方式不滿意,這個班曾換過兩次老師。1997年4月18日他應恩施衛校之邀前去給1996級醫修班講課,深感肩上的責任和壓力巨大。在與學生相處一個多月的日子裏🦢,同吃同住同學習同體育活動,利用課余時間單獨找同學談心,交換意見,在較短時間內很快就與學生建立了較深的感情🧔🏻;並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學生周末返校後上課🙍🏻,因一路的辛苦有大部分同學困了聽不進去課時🧔🏻♀️,通過唱歌等勞逸結合的方式調節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得到學生認可!在他的努力下🩶,同學們的學習自覺強了,目標有了,積極性高了,並有了長足的進步。
5月17日學生們聽說他即將要離開學校回荊州,為他專門組織了歡送茶話晚會🕵🏽♂️📖。18日早7點周立華跑到他宿舍✋🏼,一屁股就坐在他大腿上,依偎在懷裏,並告訴茶話會後🕝,30多名學生舍不得他走跑到外面哭了🧙🏼♂️,還有3名學生想不通在大街上行走一夜。為了留下這段深厚的師生情,學生在吃飯都困難的情況下自湊份子買來膠卷,借來相機合影留念。
5月20日午後當他趕到舞陽壩長途汽車站時🧉,學生們早已在車站等候。當他與學生一一握手告別時,全班同學哭喊著“雷老師一路順風”、“歡迎雷老師下次再來恩施”、“雷老師🧲,再見☎😐!”⚠️,哭聲🏯、喊聲交匯在一起🧑🎄,彼此起伏🧝🏻。汽車開動了,學生們一直跟在汽車後面追趕🧚,直到看不見車為止。車上的乘客感慨道:“原來認為學生送老師離別的場面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今天我們親眼看見了🧑🏽🦱,真是感人啊🧔🏼♂️!”面對此情此景他也哭了☎,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因離別而哭。參軍、奔赴越南戰場,部隊復員,大學畢業時的多次離別他從未哭過。而面對山區裏孩子們的濃濃深情和淳樸,他情不自禁地哭了,而且哭的還是那麽的動情。
4.自費聯系實習點🧜♂️,送學生進京實習
2005年7月中旬,他帶著學生郭智鵬一行6人前往北京總後勤部藥品儀器檢驗所實習。從武漢坐到北京後,和學生們一起取行李🙍🏼,尋找出租屋,到實習單位辦理實習手續。處理完這些後還親自帶領學生到天安門、王府井🧓🏻、清華和北大等地參觀遊覽。到了第三天🐻,55歲高齡的他實在受不了炎熱的天氣而中暑躺下,學生們急忙給他買藥,精心照顧。
第一次中暑經歷並沒有令他就此止步🕺🏽。2006年7月中旬他照舊送第二批學生到了北京,取行李🧗🏻、找出租屋、天安門🧗🏿♂️⚛️、王府井、清華和北大照舊遊🧑🏻🦽。第三天終因氣溫過高,汗液侵蝕,他的勾股和會陰部位嚴重潰爛再次躺下時👨🏿,照顧他的依舊還是他的學生🏃🏻。
“學生的實習單位本來是學校實習科的工作,但實習單位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就業單位的好壞。能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給學生聯系實習點我不為什麽,只為學生畢業時好就業”🧔♀️。這就是他的理由,簡單得讓人感動🚷,更讓他的學生一生銘記🧑🏿🏫。
聽過老師幫忙介紹聯系實習單位的,沒聽過還親自送學生去實習的🏊🏽♂️。然而,這對於他來說已不是什麽稀奇事⏸。他不僅充分利用自己人脈資源,自費為學生聯系好的實習單位,還努力為貧困生爭取到實習費全免或半免單位🧝🏻♀️。在五屆“醫電”班共138名學生中,安排實習生53人,其中實習費全免的有2人,半免的有21人。除送到北京實習的學生外🕳,武漢🆒🕎、荊門和宜昌等地他都一一相送。
5.有求必應做學生的援手
2001年假期的一個夜晚11點多,1999級畢業生高華同學不慎騎自行車撞壞了別人的摩托車,對方叫了一幫小兄弟準備大戰一場。接到高華的求助電話🧑🦽,他二話沒說🥚,立馬從床上爬起來趕到事發地🕵🏻♀️。求助交警協調妥善的解決了沖突,避免了一場群毆一人的流血事件🪀。
醫電專業多年來學校沒有實驗儀器進行實驗🍝,純粹書本理論學不好等情況,他主動把自己家的電冰箱、空調作為教具進行現場教學。同時👵🏽,把自費購買了心電圖機🛀🏼、家用電腦、音響等全部給學生作為講課示教¬或實驗維修道具💵。此舉延續了多年。
2009年10月12日晚, 05級畢業生洪淩雲突然打來電話,焦急地告訴他在武漢某建築工地上高空作業的父親不慎摔下身亡🌃。他獲悉後首先是感到驚訝和悲痛🥱,並在電話中安慰他說:“你父親既然出了這個意外,你必須要勇敢的去面對它,接受這個現實。”“你是你家唯一的男孩子,也是唯一的男人,在這個時候必須要學會堅強,擦幹眼淚,撐起這個家,安慰好你的母親🧍🏻♀️👷🏻♀️。務實找建築公司老板協商妥善處理好賠償和後事等問題👨🏽🎨。”“你父親屍體放在那裏🏌️,一天不火花,親戚朋友在你家,所有的消耗都是你的,建築公司他耗的起,而你耗不起🧗🏻。所以必須就賠款事宜早日達成協議,盡快解決🦹🏽,安置好你父親🦕👩🏼🚒,讓他早日安息🙇🏿♂️,一路走好🚵🏻♂️。”給在手足無措🧑🏻🎄、亂了方陣的學生在最悲痛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並四處托朋友找律師咨詢賠償事宜,較圓滿地解決了問題🧛🏽,接受了事實,勇敢面對生活。
2006級王小政同學離鄉背井遠離父母從學校參軍。臨行那天,他5點多鐘就起了床,第一個趕到學校為送行,並給了紀念品和紅包,讓學生臨行時有家人送行的感覺和溫暖。王小政到部隊後來信說道🛂:……感謝您在醫電專業做出無私的奉獻……您是我所有的老師中年齡最大的一個,我們的感情深似父子之情🧚🏻♀️。經過您的教育與培養,我學會很多,今天我能走進軍營也是重溫您的老路。……我永遠記得2009年12月10日的早晨,您是最早一位送我的老師😒。……我出發很早,您年紀大了擔心您不方便✈️,那天看到您過來送我時真的很感動、很感動。……您的紅包不止是代表您的心意🙅🏿♂️,還表達著特殊的意義,我永遠牢記心中✨🏊🏽♀️。
2010年3月下旬學生要參加全國組織的計算機一級等級考前準備,常以電話或短信進行咨詢,躺在病床上的他多次給以曾強同學、臨床0904、臨床0906、臨床0907班的部分學生作了解答🪨,進行輔導。有的學生至今還不知道他當時連續兩次手術後正躺在病床上呢!
他不僅關心現實生活中的學生🙎🏽♂️,對網絡世界裏需要幫助的學生同樣熱心。他開導過山東一名有“性困惑”的15歲初中生,並聯系其家人幫助恢復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在自己月收入不到1300元期間🧖🏻♀️,還要供給自己孩子上大學的情況下,資助過恩施畢業在武漢工作以及在北京名校就讀貧困生;自費給滁州學院學生購買郵寄科技圖書。
對於教師責任的理解他認為📅:“學生離開學校並不意味著師生關系的解除,任何時候只要學生有事相求,老師都要義不容辭,責無旁貸🤍,鼎力相助”。因此畢業多年的學生🧑🏼⚕️,在碰到大小事時首先找的就是他。
三、癌症無情人有情,人間自有真情在
2010年4月6日下午市中心醫院確診他的病情為“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4月8日經省腫瘤醫院進一步確診為“多形性未分化軟組織肉瘤”🚥。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他,馬上寫道“樂觀面對癌症,勇敢接受事實,積極配合治療🫀,力爭早日康復”自勉,主動反過來安慰老伴和親友、學生“不要緊,一切都會過去,會好起來的”🍎。
2010年3月18日他因穿刺懷疑癌症並於26日第一手術,聞訊趕到醫院看望有蔡道文🚎、範啟雲🧏♀️、費西林🛃、洪淩雲、等50余人👨🏽🔬。手術住院期間他所講授的幾門課程一直沒有人講授🧝🏽♂️,他擔心耽誤學生的正常學習於4月6日在等待病檢結果、刀口沒有折線的情況下他一顛一簸走上深愛的三尺講臺,帶病給學生上完了他最後的四節課。4月10日第二次手術前1986級以費西林👂🏻、聶波、周俠、範啟雲、蔡道文🧑🏿🍳、袁強🖕🏽、李衛東等學生趕到病房給予關心,安慰和鼓勵😴。手術期間沈興璋等3人和十幾名等親友先後從松滋、遠安、沙市趕到醫院🚁,直到手術完後重返病房安頓好後不放心的離開。
陳偉🧑💻☕️、馮俊元、袁誌勇👩🏿🎨、馬倫茂🦺🙎🏻♀️、張誌軍🥗、郭軍、童其榮👨🦰、劉軍、亢端靜📀、皮誌勇、許林🫸🧌、蔡迎飛、王軍、宮波、盧崇星、彭萬軍、吳永東🈁🌪、劉波🛩、唐霖林、徐峰等150多名學生和100多名親友🪖、同事分別從荊州🤾🏼♀️、宜昌、荊門🧑🏻、武漢、鹹寧等14個市縣趕到荊州看望他們的老師🤵🏿。在省外工作的得知“老爺子”患病住院手術後🙅🏼♂️,也從全國各地趕來探望。唐金順、艾雲騰、劉洋利用周末於4月16日從北京日夜兼程趕到醫院🖐🏿🙍🏿♀️,端水餵藥進行護理。接著範錦、張建成🙅🏽♂️、蔡榮黎、閆金魁等利用“五一”假日從北京來了🤥🧘🏼,王歡林等從浙江寧波來了🥞。還有福建🪷、江蘇⚡️、山東、廣東等地的學生要組團前來看望,在他多次婉言謝絕下未成行。
5月9日臨床0906班李有為、顏克江等六位學生到他家中看望。讓他感動的是🌦,他僅在這個班上講過8個課時的計算機理論課,“八個課時短💅,師生情誼長”他在日誌裏這樣感慨道🧧。自從他確診為癌症以來共有20多個班級,近150多人次代表近300學生和近120名同事、親朋好友前來探望🤾🏼。還有近百人通過電話、短信或網上留言表示關心與支持。
四、保持良好的心態快樂生活著
患病後的他除了早晚散步看新聞聽音樂書寫日誌外,還時刻關心學校“醫電”專業的發展。為了加大對“醫電專業”的宣傳和在校學生能更好的學好該專業,他對畢業生進行廣泛調查,撰寫了《我校醫電器專業的發展史與就業狀況》✥、“學生簡介”等提供給系部;組織我校畢業多年參加省學會2010年“醫工”年會的學生代表和系部領導座談💘,為“醫電”專業的教學和發展獻計獻策;協助、指導畢業多年的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繼續為學生提供就業單位信息和修訂2012年醫電專業培養計劃方案等。
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為了增強師生情誼,在出院不久進行康復期間⚗️,應學生之邀,他不顧路途的辛勞、千裏迢迢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山東等地行,親自參加溫州、鹽城、龍巖💈、濟寧學生婚禮、聚會👨🦰🙌🏿,再次受到了黃傑𓀛、吳兆成、呂雄、彭祿瓊、覃正芳、戴思舟、宋強😊、陳少遊、鐘炯煜🙆🏻、吳雲鵬📥👨🏻🎤、範英健、黎宗颋🧕、鄭傳忠、王俊宇🌊、賴宇坤、陳俊俊🌩、林子傑、黎聯明🚵🏼、莊建釗、肖鑫慧、宋立峰、唐金順📣、徐誌強等30多人的熱情接待、歡迎與資助!
在身患癌症時急需關愛的他👩🏼💻🐍,給予精神🐈⬛🧑🦼➡️、物質和經濟上的大力支持的還是他的學生。他在日誌裏多次動情的寫道:“這次在我身患癌症需要鼓勵#️⃣、支持、信心的關鍵時刻,是你們給我鼓勵🧎🏻♀️、給我力量,這充分說明師生情誼是多麽的友好、真誠與偉大。”“……特別是畢業20年左右的學生能夠記住一個外聘的兼職教師,實屬罕見🧑🎨,令人震撼,使我感到非常慰籍🧕🏽,可以說是學生對一個老師的最高褒獎和愛戴。‘心系癌症,大愛無疆’🤲🏼,我將把學生的大愛化作強大的動力去戰勝癌症🤸🏼♂️,爭取早日康復🦥,否則對不起你們👫。即使有天我因病情惡化🧑🏻⚕️,閻王爺接我走時我也會含笑而去🕜。”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他以慈父般的愛溫暖著學生,學生也以感恩的心報以他尊敬和愛戴🎅。他和他的弟子們共同譜寫了一段“我給學生真愛,學生給我大愛”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這也許就是他能夠樂觀面對生死💇🏼,戰勝癌症最堅實的精神支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