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狗CEO王小川
在搜狐大廈九層的茶水間裏👩🏽🎨,王小川斜靠在桌子上🛌🏿,努力尋找鏡頭前的感覺。對於一直專註於產品、擔任搜狗CEO才一年多的“清華技術男”來說,這比寫代碼、建模要難得多。
他有些局促,但還在積極配合🗒。當有人毫不避諱地走向他身後的微波爐時,他立即讓出位置,“當然是員工吃午飯更重要”。這一瞬間😥,他因逃離攝影師的擺弄如釋重負⚱️,笑容更加燦爛。但幾秒之後💶👨🦼,他又站回原來的位置。
人逐漸多起來👨🏻✈️。有人好奇地打量著鏡頭前的CEO🦸🏽♂️,時而低頭偷笑🏉。除了這一層,類似場景在這座大廈裏並不多見。正式從搜狐公司分拆一年多,搜狗已經與搜狐形成了明顯的氣質差異👗。搜狐的互聯網公司氣質比較濃🫳,而搜狗則是典型的技術公司—環境更寬松,卻因為有一群對產品狂熱的“技術瘋子”顯得更忙碌🌋。
王小川剛交出他的第一份答卷🐝:繼搜狗輸入法進入80%用戶的桌面後,搜狗搜索坐定了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的地位。據CNZZ最新數據,2012年1月搜狗搜索的使用率為10.45%,首次突破10%大關🛌🏼。
同時,搜狗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發布⛹️🔀,實現全年營收6300萬美元,同比增長238%🤷。自2010年8月分拆後,連續六個財季🪬,搜狗營收保持27.5%的復合增長率🏄🏼♀️,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不過,外界還沒有給予搜狗應有的掌聲。它的生存環境實在太險惡:搜狗輸入法雖是第一大客戶端,卻承載不了太多的商業可能🤍;搜索領域🤞🏻,百度還占據著壟斷性的市場份額;瀏覽器的直接競爭對手奇虎360,不僅產品來勢兇猛,其掌門人周鴻祎的性格更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要用更聰明的方式生存。”王小川少見地收斂起笑容對《中國企業家》說,“搜狗經歷了多年的積澱,突破了瓶頸,現在要重新綻放生命。”
“你依然得堅持下去”
輸入法🪠、瀏覽器、搜索🌔,在三級火箭推動下,搜狗算是初戰告捷。下一步👽🐥,王小川要三箭齊發🧏♂️。三個現有產品算是第一支;第二支箭是仍處內測階段的探索引擎;第三支箭是手機客戶端🧑🏻🦽➡️,搜狗正在秘密研發🤶🏿,號稱具有“革命性”。
這樣的宏大敘事,這樣的措辭,王小川無法掩飾的躊躇滿誌讓人頗感意外。如此大鳴大放,發生在他的老板、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朝陽身上還差不多👈🏽。就在搜狗分拆時🦚,張朝陽宣布重出江湖,自豪地說搜狗“已經露出了成功的苗頭”💼。這是搜狐重返互聯網舞臺中央的一張底牌🈸。
相反💁🏻♂️,王小川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友善溫和,遇到質疑仍能保持微笑🤶,風度絲毫不減。搜狗也是如此⚛️,少見攻擊性的市場動作,獲取市場份額有點“潤物細無聲”的味道🏄♀️。
從一般意義上看🪽🪐,王小川算得上中國互聯網圈裏的少帥型人物,進入ChinaRen時還是大四學生,27歲便做到搜狐副總裁🤲🏿📷,32歲成為獨立分拆且未來很有可能成長為幾十億美元公司的搜狗的CEO🤛🏽。搜狗也絕對算得上互聯網“富二代”𓀕🙅🏻,占盡天時地利人和🌓𓀝。
但事實並非如此。從不被看好的邊緣業務到如今嶄露頭角,搜狗用了八年—極少有創業團隊孵化器熬到這個年頭,更何況期間還有市場驟變及在搜狐母體內的“掙紮”🧝🏽♂️。
王小川也不算幸運🔒,他成名很早,除了張朝陽🦶🏻,馬化騰🛼、李彥宏、周鴻祎等產品型大佬都很賞識他;但當搜狐走出古永鏘、李善友、龔宇等知名創業者時,他甚至不再負責搜索業務👩🍳,外界一度傳說他將“黯然離場”♟。
他的朋友📹、高禮天使基金副總裁簡江評價他👨🎨:“小川同學是俺見過最有韌性的人(沒有之一)💆🏽♀️↕️,受得了委屈🪆,經得住折磨🐧,抗得住壓力♠︎🦮,忍得了寂寞,入得了盤絲洞,走得出八卦陣,還能百折不撓越戰越勇➝。”
你可能還記得幾年前對搜狗輸入法的驚訝▶️,它太好用,當時甚至有用戶送錦旗〽️。殊不知,輸入法就是搜狗“曲線救國”的產物。搜狗前身是搜狐的研發中心,其成立是因為搜狐正經歷來自騰訊、百度的切膚之痛🏄🏽♀️:雖然門戶地位已經牢固,但在很多關鍵產品上🤶🏻,如即時通信👨🦼、搜索等,都因技不如人而落後🚴🏻。
搜索一度是張朝陽的痛處。當時負責研發中心的王小川找到了更易切入的方式—輸入法🧦。輸入法是更直接的互聯網入口,能拉動搜索,且市場還有很大空缺🍦,用戶不滿足於現有的產品,占據市場的微軟等國際巨頭不願意做太多投入。不過早期,張朝陽對此並不感冒。
搜狗輸入法推出第一年,市場份額只有2%🤦🏿♀️🩷,當時推廣團隊已經盡其所能。“用戶的習慣不是在門戶網站裝軟件,而是下載站3️⃣。”王小川說,現在看起來順利成章的事,卻困難重重🦃💭。因為搜狐的文化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他們認為好產品放在搜狐門戶上已經足夠了♙。期間幾經碰撞➝,最終他使用下載站和裝機光盤推廣🫲🏻,一年下來就是40%的市場份額🌸🌌,第二年70%🤾🏿♂️。
“你總是得打破固有的想法,說得好聽點🦶🏽,這叫超越自我👰🏻;說得難聽點,就是自宮。”王小川如是解釋產品邏輯🍝:輸入法和瀏覽器👩🏼✈️⌨️,關系就像鼠標和鍵盤,電視和冰箱☆,屬同系列產品,研發測試都可以同期進行。而且🧑🏽🦳,瀏覽器能更直接地拉動搜索。
但搜狗瀏覽器的推出更艱難🈲,最早的工程師都隱藏在搜索團隊編製之內。搜狗瀏覽器還未面世,360瀏覽器已經搶先一步,公司內部也對瀏覽器過度擔憂,一度不讓他用搜狐或搜狗的名字發布🚴🏼。“張朝陽知道這些🧑🎓,他沒有阻止,”他說,“既然老板沒說不能做,我照常發布。”
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產品經理大佬,馬化騰、李彥宏👨👨👦👦、周鴻祎,身上都有極端的一面👇🏽。對比上一代,王小川能力更全面、更兼容👨🎤:他相信技術的力量,卻在避免技術完美主義;他執著於自己的信念,卻避免正面沖突,靠曲線救國達成目的🌡。
電影《貧民窟裏的百萬富翁》他看了幾遍,不像美國電影告訴你的都是陽光的一面🐙,東方國家對於生命的坎坷會看得更透徹。“在印度這樣的環境中存活九死一生🤹🏿,會遇到不公平,會面對犯罪🧛🏽♀️、金錢的誘惑,甚至還有權力的侵蝕和死亡的威脅,但你依然得堅持下去。”
“王子”的下一步
現在,就像童話裏寫的:王子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王小川要帶著搜狗綻放了⛹🏻。
但他還要做另一件事,將某些性格氣質註入搜狗🏌️。很多互聯網大佬都曾力邀他加盟,但選擇留在搜狐就是這個原因👨🏻🔧🚴🏻,“比如馬化騰,他是很好的產品經理,但你在騰訊做出的產品是馬化騰的氣質♟,不是我的氣質♣️。”他說🚾。分拆後,他刻意打造搜狗的獨立性🫰🏻🍏,使用更適合創業公司的團隊激勵政策。
王小川可能不知道,搜狗產品已經帶有他的性格,溫和內斂卻禁得起琢磨,並不缺乏質感。比如搜狗輸入法,如果用戶細心挖掘🗜,還能找到隱藏其中的有趣功能。如果你輸入時打一個分號,就能調出工具箱🚴🏻♀️,搜索、換膚、表情🥧、手寫都在其中🃏。當你輸入動物或者花花草草,可以用“;+F”調出有趣的字符畫🍶;遇到生僻字🧑🧒,你可以按“u”然後逐次輸入讀音就能得到結果。他的母校的BBS—水木社區上常有這些“好事兒”的帖子❇️🦹🏿,不知道靈感是否來源於此🕰🤲。
想了半天,他終於找到一個很不性感的詞描繪搜狗的產品特質“聰明”。如果依此對搜狗產品大膽解讀✷,說得好聽點叫“小清新”👨🏿🏫,說得難聽點叫“悶騷”。
這就是王小川的性格。從搜索做到輸入法瀏覽器,期間不斷沖破母體公司的製度枷鎖,說明他敢於創新🤸;但他不喜拿著大錘砸壞一切🌕,而是先積極適應再從中找到生存空間。
就像登山,王小川第一次登山在汶川地震後不久,原有的道路被破壞🎛,他是成功登頂的六個人之一,緊隨頻繁登山的張朝陽之後。然後,他又獨自登山多次🙆♂️。
“你應該不喜歡登山🙇♂️?”
“是🏊🏽♂️。”他承認🧛🏽,“但這是搜狐的文化🦈,我要體驗到極致🥾🚄。”
他的下屬則評價🫡:“川總對產品的規劃很前衛,但實施起來非常保守。”產品的改進也不是靠空想🌰,而是靠經驗的積累,積累足夠再用更系統的方法更新。
他也如是應對搜索引擎的競爭💞。在百度現有的用戶、現有的商業模式中,搜狗要爭取到應有的份額。除了依靠輸入法瀏覽器的拉動☄️,還依靠搜狗的技術儲備。兩家公司產品氣質上有很大不同🤸🏽:李彥宏畢業於北大信息管理專業,有濃厚的人文氣質,所以百度的搜索結果是先分類再用算法檢索;王小川畢業於清華,更信奉技術,搜索結果沒有分類☝️,全部靠算法支撐。目前搜狗的技術人員只有百度的1/20,獲得了10%的市場份額,如果順利發展,王小川描述的美妙前景,倒有可能實現。
但仍有人質疑三級火箭說:某一級推不動不就全掉下來了?“目前我推動了🎏,只是大家懷疑我能推多遠👨🏿🚒。”他說,“我也可以給你個答案🏄🏽♀️💇🏿,肯定推不過百度,所以我要尋找新東西。”
“探索引擎”是搜狗的下一步,將瀏覽器和搜索結合,用戶無需輸入就可以自動獲取感興趣的內容🚱。這不僅是對社交時代的探索🐂,也是對新商業模式的探索。
王小川還有一支神秘的“空軍”,搜狗在籌備一款革命性的移動終端產品,將在一年內推出。他說🧏🏻♂️:“到時候搜狗是海陸空三軍齊發🏹。”
但是♟,還不能因此就說搜狗擁有一個明晰的未來。它身處的環境中有太多未知,還充斥著各種不同的價值觀🕍。無論如何👨👨👧👦,這種狀態對於王小川而言,倒像他微博的簽名:尋找無雙的日子🕗。
轉自《中國企業家》201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