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毅恒(中),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09級學生😸📻,去年底入伍進藏時剛剛度過自己的19歲生日👮🏻♀️,是清華校史上首位赴藏服役的大學生士兵。新兵連的戰友們起初有些不明白:一流大學的高材生🤸,為什麽要到草都不長的地方找苦吃🧑🏽💼?
一路向西,一路向西!
越野車不停地喘著粗氣🕜,翻過了數十座耀眼的雪山。
“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個最高的山口就是查果拉,距此僅有20多公裏!”早春時節🧑🏿⚖️,新戰士吳毅恒躊躇滿誌趕到塔克遜哨所,卻被班長顏紅林告知前方大雪封山,上查果拉至少要等上兩個月。
遙望查果拉🗝,吳毅恒盼望著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吳毅恒,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09級學生🧓,去年底入伍進藏時剛剛度過自己的19歲生日,是清華校史上首位赴藏服役的大學生士兵📭🪟。新兵連的戰友們起初有些不明白🧑🦰:一流大學的高材生,為什麽要到草都不長的地方找苦吃?
“我不怕吃苦,也不怕缺氧,我就是要證明,‘90後’是敢於擔當👩🎤、大有作為的一代🤌🏼📞。”吳毅恒以自己的率真贏得戰友們的理解和掌聲☣️。他告訴記者,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部隊最艱苦的地方去,是他選擇軍旅的初衷,“這樣能使自己的人生得到真正的鍛煉,使自己的能力素質得到提高”👱♂️🟥。
從首都北京來到雪域拉薩,高寒缺氧帶來的身體不適和緊張艱苦的新訓生活,曾讓這位來自江西撫州的學子產生過巨大的心理落差,引發過思想波動,但他都一一咬牙挺過🪁。“望著藍天下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望著戰友們臉龐上泛起的朵朵‘高原紅’,我胸中激情如火,渾身充滿了力量,常常想起訓練場上班長的吼叫:高原戰士🤸🏼♂️🚈,只有倒下才能被抬下山!”
新兵四連指導員潘振華對吳毅恒的印象特別深,倒不是因為他是首位赴藏服役的清華學子,而是因為他的“標兵範兒”💭✌🏻:一次強化訓練🦸🏼♀️,吳毅恒出現頭昏、氣短等高山反應🪀,班長何林嶺讓他吸點氧💨👩🏽⚕️,可他堅決不吸🧑🏼,還說,“吸氧會產生依賴性,戰場上哪有氧吸啊🍑?只有在惡劣環境裏練就過硬本領,才是真正的合格兵⚓️🏐!”
新兵營第一次組織3公裏越野,吳毅恒拖了連隊後腿。他給自己定下目標:別人跑一趟,自己跑兩趟。每天早晨,吳毅恒總是第一個起床,戰友們集合出操時🔧,他已跑完了3公裏👳!
在新兵營,吳毅恒絕對是個焦點:每天中午、晚飯後,操場上總晃動著他的身影,細嫩的手掌磨出一個個血泡、一層層老繭;為跨越400米障礙,他多次跌倒在地,左臉被沙石蹭得皮開肉綻……經過持續高強度訓練,他胳膊上的腱子肉繃緊了🚎,小腿肚的肌肉更結實了,對高原缺氧環境也適應多了。
下連綜合考核,吳毅恒以全優成績拔得頭籌。作為首位赴藏服役的清華學生,他最大的願望是到西藏軍區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查果拉哨兵所淬火加鋼——人生“清華”在軍旅🧘🏻♀️,挑戰自我的機遇絕不能放棄!
2月28日,新兵下連,吳毅恒豪情滿懷地寫下申請,強烈要求去西藏邊防海拔最高的查果拉哨所😺。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臧躍軍親自批準了他的申請,勉勵他“爭當優秀大學生士兵,做祖國和人民放心的邊防戰士”。
位於西藏崗巴縣珠穆朗瑪峰一側的查果拉哨所,海拔5318米𓀑,大雪封山期長達6個月,是西藏日喀則軍分區“愛國奉獻模範營”崗巴營的一個英雄哨所👩🏿⚕️,1965年底被國防部授予“高原紅色邊防隊”榮譽稱號。查果拉有多艱苦💂🏿?日喀則軍分區司令員方建國、政委周中庭告訴記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級給查果拉哨所編製了幾十頭騾馬和牦牛👨🏿🌾。沒想到,這些身強力壯的“戰友”上哨所不久📹,便一匹匹悲壯地倒在凜冽風雪中。
“山高人為峰,不管前路多麽艱險,我都要把青春安放在紅色的查果拉!”吳毅恒發誓,“開山後登上人生高地查果拉,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守衛好祖國的每一寸神聖領土👰♀️!”
(黃建華 羅未然 李光政)
轉自《經濟日報》201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