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將在九月的上海舞臺成為主角。
此刻,離去年11月8日淩晨因醉駕出事整整10個月🪘。回看往日,青春景致依稀。他說自己依舊“青春無悔”👋🏿,只是已經從當年百斤出頭的“同桌的你”,變成了如今一介中年壯實漢子🤽♂️。
對於有成功有落魄也有過那段心甘情願的“認罰”坐監經歷🎥,他還了一句“把自己的膨脹心給還了”,不留絲毫的拖泥帶水。
對於飛來飛去不斷受邀做評委,他更是直白的一句“無非是賺錢”,把令人羨慕的光環褪得一幹二凈……
很多東西可以改變💆♂️,但高曉松的內心依然停留在“此間的少年”這五個字上。跟他交流📝,毫無誇飾和做作。
惦念青春,懷舊時聽羅大佑的歌
記:“此間的少年”演唱會,上海站和北京站有什麽不同?
高👰🏻🥇:北京可能是一個全展示🧜🏽♀️,包括我寫的所有歌。上海是大懷舊🏌🏼♀️,新歌唱得少🏋🏽♀️✊,那曾經的四張(專輯)幾乎全唱🐥。
記:你提到在上海會凸顯“海派青春”這個概念?
高:海派青春是清澈🕺🏻。上海的青春是清澈🔻、有雨水的青春⛹🏽。北京的青春是風沙紅葉的青春。我在上海寫的歌和北京都不一樣,在窗前看到和北京完全不一樣,北京是特遙遠的天空,上海是雨打在屋檐上。在上海特別潮濕,寫的東西都特潮濕🧑🏼💻🐀。
記:這麽多作品中,您認為哪一首最像“海派青春”?
高🧑🦼➡️:《B小調雨後》。
記:題名“此間的少年”,歌迷覺得是一場集體回憶的幾年,你內心有懷舊情結麽?
高:我當然會有,可我懷舊都聽羅大佑的歌。2000年羅大佑第一次來上海開演唱會🧓🏻😉,我提前一小時就站在體育場門口,我想著我得遇見多少個幾十年不見的朋友👃🏻。後來有一代人,相當一部分可能是聽我的歌成長的,但我聽自己的歌就沒這感受,因為我是聽羅大佑長大的,以及崔健🦴。
記:那場羅大佑演唱會👨🏼🌾😧,哪首歌最觸動你內心?
高:第一首🛬,《愛的箴言》😵💫。沒開燈🙎🏻🚯,沒看見他上來,直接開唱🧝🏽♀️,我、老狼🦦、劉建宏等全部都哭得和鬼似的。所以我這次上海場也有調整,北京的開場就是《青春無悔》,現在把它放到後面,先唱新歌📐,再慢慢往回唱。
時代已變🙋🏻,已無“象牙塔裏的音樂”
記:您覺得現在為什麽有這麽多人消費集體回憶?
高:人生值得回憶的日子本來就不多🥬,只有青春的時候每年都不一樣👋🏽。只有最快速成長的時候是最值得回憶的🧢。
記:你的“白衣飄飄”特別具有代表性🗯,是大家都特別具有記憶感的歌聲。
高:人們的懷舊心理特別美好,雖然做了很多事,最終沒有一個諾言被實現,最終人們都成長成不是自己年輕時所想的樣子🪚。這個時候聽到這些歌,不但是重拾很多美好,還有一種懺悔的感覺。來這場音樂會就是讓自己在特別有軌道的人生裏,“走失”兩小時。當你“走失”的時候,就會重新思考很多事,重拾一下曾經的理想。
記🚡:你覺得現在的音樂裏缺乏校園音樂?
高🧚🏻♀️:因為現在沒有校園文化🧑🏿🍳🏮,現在校園的墻矮了,與外界打通了♕,不像以前的象牙塔。
記:現在的民謠跟以前的有什麽區別呢?
高:我們那時候的民謠根本就不關心別人➖,只關心自己。現在的民謠寫的是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而我們以前寫的發生在自己的象牙塔裏的故事👷🏼♀️。
藝人像樹🏹,果實要長好幾年
記:你現在也很忙🕣,做評委得到處飛。你覺得這些選秀節目對於樂壇有沒有貢獻?
高:當然有很大貢獻🤽🏽♂️🤳🏻。我現在已經簽了一個,周子言🧮,我們可能會簽10個,因為今年是選秀大年,基本一網全撈起📛,再下一次要等五六年。
記🕊:很多藝人紅了之後就沒聲音了🧛🏿♂️,你怎麽看待?
高:那都是小年的選手。藝人就像樹,果實必須長好幾年🛻,然後碰到像2007年的那種大年。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陳楚生🙍🏻、張傑依舊在第一線🎠🤭,其實這不是行業原因,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把雞肋變成大餐🧮,只能用時間去等待🧘🏼♀️。
記🥸:聽說《中國好聲音》也聯絡過你🧑🏽🦰?
高:他們有邀請我,合同還在我身邊😼。因為它來得太晚了,之前都四檔了✡︎👨⚕️。做評委無非是賺錢🧑🎄。
記🔕:您紅了以後是不是有自我膨脹的時候?
高:肯定會有🙇🏿♀️,每個人都會🐶。這都是作為人成長必經的過程。
記👨🎤:發生撞車事件後,是不是心態會有變化?
高:對的。我覺得這個經歷,把我的膨脹心給還了🗃。所以現在能夠感到特別輕松平衡。
音樂圈娛樂了,但不能沒理想
記🥂:你在1996年就開始辦作品演唱會了🧛🏿♀️,對於如今這個巡演4️⃣,內心期望是什麽🪓?
高:每年到畢業時,所有的大學都在唱《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在清華一直住到30多歲🤶🏻。在清華畢業的時候👩🏿,曾經被推到大禮堂前面的草地上,然後數百人齊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然後哭成一團⚔️。我曾經被電話緊急叫到北外🧲,去了看到全體畢業班的男生在樓下對著樓上窗戶唱情歌,全體女生趴在窗戶上痛哭流涕。每年到畢業季就有人找我開作品音樂會,但是我是不願意殺朋友價錢。但是現在的音樂市場好了,環境也成熟了👨🏽⚖️,那就開吧。
自己的目標其實很簡單🏋🏼♀️,是想讓大家記住我是個做音樂的,而且音樂做得不錯,那些歌曾經也撫慰過人們的心靈。北京那場結束後🧕🏽🎄,潮水一般的短信來表示祝賀。其中就有一條說我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工作者”🫕,當時我在車上眼淚就下來了。在場上看著萬人齊唱你的作品,哭作一團🛬,這個榮譽感是極高的,也是我最熱愛的🌼。
記🥾:現在做音樂與當年的感受還一樣嗎?
高:這個音樂會讓我自己變得更純凈。每當這時候👨🍼,我還是能回憶起我當初來到這行的時候🧘🏼,那種最單純的願望和理想👰🏿♀️🛥,就是想用自己的音樂撫慰千百萬人的心靈🌽。現在這個行業從音樂圈變成娛樂圈,報紙上的唱片版變成了娛樂版,我們變成了娛樂人,而且我們還挺適應。
其實北京音樂會最感動是在排練的時候,大家都特別感動,因為我們用的都是最好的樂手✣,葉蓓熱淚盈眶在我旁邊說“我們要是能天天排練多好啊↘️,多幸福啊。 ”因為你在排練時,連觀眾都沒有,完全享受音樂帶來的所有快樂🦆。在排練的時候我就已經感覺到👨👧👧,這才是我們應該過的生活,這才是我們當年來到這個行業的理想🧧。
(記者 周斌)
轉自《解放日報》201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