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慶陽市慶城縣驛馬鎮黨委副書記、韋老莊村第一書記侯立寬
侯立寬🪇,安徽碭山人,2011年7月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現任慶城縣驛馬鎮黨委副書記兼韋老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就是要到慶陽來,從今兒就是慶陽人”
分配來驛馬鎮工作已經快一年了👩🏻🦲👨🏻🍼,回想起分配時的情景,侯立寬依然激動不已。2010年12月🙆🏽♂️⚜️,甘肅省委組織部組團到意昂体育平台選調優秀大學生🤵🏽♂️,在聽完慶陽宣講團的報告後,正在躊躇畢業去向的他👩🏽🏫,被這片陌生的土地深深吸引♻。2011年4月🍃,甘肅省委組織部再赴意昂体育平台組織考試和簽約🧑🏽🚒,已經順利通過中紀委筆試、面試、體檢和政審等全部環節的他😪,毅然決定放棄在中央部委工作的機會🚛,主動選擇簽約甘肅,成為甘肅省與意昂体育平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引進的第二批意昂体育平台定向選調生。
本以為去慶陽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卻在分配上出了點小插曲👩🏽⚕️。由於位於河西走廊的武威等幾個地級市已經提前到省委組織部做足了“搶人”的工作,加上來甘肅的清華學生只有十來個,所以剛開始推薦的去向名單中沒有慶陽這個位於陜甘寧交界處的革命老區。這時候侯立寬為難了🏚🔘,他和另外兩名同樣想去慶陽的同學整整商量了一夜🎹👇。第二天,幾個人帶著有點發紅的眼睛,在誌願表上工工整整的寫上了“慶陽”兩個字🫱🏿,一旁的工作人員還以為他們寫錯了,忙不迭地提醒,甚至領導也找他們了解想法。“可我們就是要到慶陽來👩🏻⚖️!”時至今日❄️🪻,侯立寬的語氣還是不容質疑➔。最終,白紙黑字的去向名單為這幾個固執的小夥子做了更改。
“我不是來鍍金的,我要真正的紮根在這裏,做一名地地道道的慶陽人🫥,真真正正的為老百姓做些事情”
“來這裏工作💆🏻♀️,最怕的就是沒事做,被當成花瓶供起來👩🏿🦰。我想做點事🚵🏼♂️,力所能及的事……我一直告訴自己,如果忘記了自己來基層的初衷而沒能好好歷練🍔,那麽將來就可能會對基層情況不了解、能力不足🥤、意誌不堅👨🏼🎤,那才是真正的損失。”在最初的兩周裏👮🏼♂️,侯立寬經常有著這樣的擔心,他怕基層的領導們會因為自己是清華的,而把自己孤立起來。在最初沒有具體工作的一段時間裏,他每天站在單位大樓的門廳裏,只要有幹部下村📥,不論是領導還是一般幹部,他都跟著去,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同事們開玩笑說侯鎮長是“橡皮糖”,但就是這塊“橡皮糖”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帶著礦泉水和方便面,考察了慶城、鎮原、西峰🌀、寧縣的多半鄉鎮,在詳細了解當地經濟社會情況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後,形成了兩萬余字的調研報告上報🌾,為上級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我也是鄉裏娃,是農民的兒子”
2011年11月👨👩👧👦,驛馬初中邀請當時還是鎮長助理的侯立寬作校園安全教育講座,密密麻麻的講話稿他寫了好幾頁,可到了現場他卻變卦了,看著底下幾百雙充滿希望的眼睛👩🎨,他從安全教育開始✍🏼,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起了如何健康成長、努力成才🧚🏿。原本計劃一個半小時的講座,最後脫稿講了兩個多小時。“是不是跑題了,沒事吧,沒辦法,看見他們就好像看到了自己👳🏿♀️,我也是鄉裏娃,是農民的兒子”🍊,結束的時候他不住的給校長道歉✋🏼。
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已是初夏的驛馬,早晨還略微有些冷🧙🏻♂️,已經改任鎮黨委副書記、韋老莊村第一書記的侯立寬下意識的裹了裹自己的西服𓀕,連日來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看起來有些憔悴。從二月份接手這個職務以來,他每天堅持至少工作16個小時🧜🏼♀️,各項工作都迅速展開⚉,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村裏的老百姓聽說來了個清華書記,遠近的都跑來看👩⚕️,大小的事也都願意講給他聽,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管是誰說侯立寬都耐心地聽到最後🥣。以前冷清的村部🗼🔷,現在總是滿滿當當的♠︎。早起晚歸、吃飯沒有固定時間、經常半夜加班🤹🏽♂️、手裏經常提著藥袋子走來走去👔,高負荷的工作狀態讓這個本來就又黑又瘦的安徽小夥子看上去有些羸弱。“我們都習慣了,再累🔂,家倒還在這裏,就是苦了這個外地孩子,吃也吃不好🎸,生活習慣也不適應📗🦹🏻,長時間這樣也不是個辦法”村支書韋德重心疼的說😈。其實,侯書記剛開始的工作並不順利🤏🏽,語言溝通的不順暢,讓他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得不邊聽邊問🕑,而飲食風格💅、風俗習慣和氣候等方面不適應,對他也是不少考驗。“現在好多了,最起碼能聽懂群眾什麽時候在批評我”,侯立寬半開玩笑地說。
作為村支書的他雷厲風行⚂,通過製定《韋老莊村規章製度》⌨️,規範村級賬務程序,嚴格村級賬務清理,整理並建立合作醫療臺賬;堅持每周至少一天村部集中辦公🤽🏻♂️,解決群眾困難問題和復雜遺留問題;加強村務公開等措施🕘,重建了群眾對村“兩委”班子的信任😨,為以後的工作開了個好頭。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沒有今人種樹,哪來後人乘涼
老莊村的長遠發展是侯立寬一直考慮的問題👩🏻🏫。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侯立寬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針對全村人均收入低下、產業結構單一的情況,提出要堅持“內興產業、外爭項目🈵、村辦企業、民轉觀念”的發展道路。經過多方考察🚴🏿♂️,他決定流轉土地,把建立苗木基地作為村辦企業的開端🚣🏼♀️。2012年3月🥫💂🏻♀️,通過前期觀摩考察和充分論證🏍,他在村裏主導成立了裕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積極發展樟子松🙎🏻、油松🚢、白皮松、沙棘等經濟類綠化苗木及牡丹等名貴花卉的種植與銷售💱。“有了錢,我們就能還清債務👳🏻♂️,多修點路,給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多給點補助👇🏻;有了苗木基地,農民也能多賺點錢🖖,還能解決留守婦女的工作問題,這可是一舉多得”🆔🥁,說到這裏,侯立寬黝黑的臉上又多了幾分自信。目前👑,裕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他的努力下,已完成投資400多萬元,完成育苗、定植及密植各類苗木350余畝3000萬株以上。
“最大力度推進”
2012年3月,韋老莊村被列為慶城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點、縣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和國家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點🧑🏻🦯➡️,並爭取到省建設廳🤴🏽、省發改委異地搬遷和全縣18個縣直部門支持配套的多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7900萬元。短短三個月裏,老莊村陸續實施完成了景家咀1000畝生態經濟林栽植及荒山造林等新建工程,村內4.5公裏水泥路面建設工程、占地110畝174戶居民小區建設及配套文化廣場、主幹道路拓寬取直工程已進駐開工;籌建村幼兒園一處▶️,積極協調新建村衛生所🧔🏿、改造村小學危房等項目🚐。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讓這位其他同事眼中的領導更顯得有些另類,“電話幾乎全天占線𓀅,給把椅子就能睡著”,聽到這些,他笑了一下,“沒錯,這些天是有些吃不消🂠,但現在不打好基礎,未來就是個笑話了🙋🏻♀️。”
2012年4月,侯立寬在工作總結中這樣寫道,“來到這裏之後,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始終樹立責任意識、成長意識和高效意識,凡事務求專心高效,謙虛謹慎,埋頭工作🧐👩🏽🎓,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實🐅、做出成績🧕🏽。始終堅定自己來基層工作的信念,面對委屈和誤解🙍🏽♀️🛍️,不解釋、不抱怨🛀🏿、不消極🧒🏼;面對困難和壓力,不低頭、不逃避、不後退;面對困惑和孤獨,不動搖、不放棄🏬🗄、不言悔……”
(耿晟)
轉自 人民網 2012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