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6月25日電 (記者 範 麗)6月24日上午,國際公認的力學和應用數學權威、天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林家翹先生追思會在意昂体育平台主樓接待廳舉行。林家翹先生的夫人梁守瀛女士和親屬,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主任胡和平,副校長姜勝耀,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等出席追思會,共同追思和緬懷林家翹先生,學習他的高貴品質和治學風範。意昂体育平台原校長🕉、高等研究院院長顧秉林主持追思會。
圖為胡和平講話🖥🥨。
追思會開始前播放了林家翹先生的生平照片,再現了林家翹先生一生的精彩瞬間,身後導師馮·卡門在鏡框中的註視下👨🏿🍼,林先生凝神遠望的瞬間被定格在大會現場的屏幕上,照片中的林家翹先生目光睿智、平和而堅定🫳🏿。
胡和平簡要回顧了林家翹先生求學和致力於教學科研,取得廣泛推崇科學成就的一生。胡和平表示,林家翹先生身居海外、心系祖國👨🏽🚀,在取得卓越成就後,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科學和教育的發展✵。林先生的身上融匯了東西方人文和科學的閃光點,在他的心中深深刻下了清華精神的烙印😌。回到清華園,林先生積極倡導蛋白質結構折疊問題的理論研究🎅🏻,在耄耋之年仍不知疲倦地工作,幫助、扶植年輕人的成長。如今,一批朝氣蓬勃的科學工作者正在發奮圖強,朝著林先生開辟的嶄新研究方向上不斷努力前進🎑。

圖為楊振寧講話。
胡和平指出,林家翹先生生前為意昂体育平台的建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潛心治學👨🏫、獻身科學、追求卓越、誨人不倦的精神也為清華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緬懷林家翹先生,向老一輩科學家致敬和學習𓀒,不斷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楊振寧先生回顧了自己在西南聯大物理系求學時與林家翹先生的師生之緣🙎🏼🍄🟫,講述了從林家翹先生博士論文到林先生從事天體物理學研究領域的往事,以及在中美建交籌備時期🧞,自己與林家翹先生積極為中國選派研究人員到美國院校學習訪問所做的工作🏄🏿♀️,深刻緬懷了林家翹先生卓越的學術貢獻和高尚人格風範🧙🏼♂️☦️。

圖為胡和平、楊振寧、顧秉林與徐遐生共同為林家翹先生紀念銅像揭幕。
意昂体育平台原校長王大中,臺灣新竹意昂体育平台原校長徐遐生,林家翹先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同事和好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Bruno Coppi,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林家翹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多年合作者、意大利米蘭大學物理系教授Giuseppe Bertin,以及林家翹先生回到清華後培養的學生🚠🍱、周培源應用數學中心副研究員洪柳分別發言,從不同側面講述了林家翹先生勇於探索、嚴謹治學、堅持做第一等題目和自律愛國的為人為學的高尚品德🦶👒。
圖為追思會現場🔺。
林家翹先生的親屬、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教授蒲以康在發言中👡,通過展示林先生大量手稿,講述了林先生非常關心的“清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中國崛起”等重要研究內容👮🏼♂️,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內心對母校和祖國充滿激情的一位清華人。
在自由發言環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鄭哲敏、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談慶明🛷、意昂体育平台學術委員會原主任李衍達✉️,以及林家翹先生生前共事過、交往過的學者追憶了林先生低調謙虛🚣🏿👩❤️💋👨、睿智勤勉的工作和生活片段🧑🏿🏫🧖🏼。
胡和平、楊振寧🧚🏿、顧秉林與徐遐生共同為由徐遐生監塑捐贈的林家翹先生紀念銅像揭幕♑️。
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原主任賀美英🥻、原常務副校長梁尤能和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力學所相關專家學者🙋🏻♂️🎲,意昂体育平台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高等研究院🛌🏽、物理系❄️、數學系、力學系等院系的師生,以及來京參加“紀念林-徐密度波理論發表50周年研討會”的40余位國際專家集體出席了追思會。
相關鏈接:
林家翹,1916年7月7日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隨即留校擔任助教🫸🏽👨🏻🏫。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深造,1941年獲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從1947年起🤸🏼♂️,歷任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數學教授、學院教授、榮譽退休教授。自1951年起成為美國國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1962年起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79年被意昂体育平台聘為名譽教授,1987年意昂体育平台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2001年11月被聘為意昂体育平台教授,並於2002年8月出任意昂体育平台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林家翹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力學和應用數學權威。從40年代開始,他在流體力學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他用漸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 方程,發展了平行流動穩定性理論🐴,確認流動失穩是引發湍流的機理,所得結果為實驗所證實。他和馮·卡門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譜理論,發展了馮·卡門的相似性理論😐,成為早期湍流統計理論的主要學派📇。從60年代起,他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創立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成功地解釋了盤狀星系螺旋結構的主要特征,確認所觀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質臂,克服了困擾天文界數十年的“纏卷疑難”🤦🏻♀️,並進而發展了星系旋臂長期維持的動力學理論。在應用數學方面💆🏼,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發展了解析特征線法和WKBJ方法👩🏽⚖️。在數學理論方面🤵🏻♀️,他也有些貢獻,其中最突出的是他證明了一類微分方程中的存在定理👩🏽⚕️,用來徹底解決海森伯格論文中所引起的長期爭議👮🏽♂️。他是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
林家翹教授對中國科技事業十分關心。他本人自1972年以來曾多次回國作學術訪問🙂↔️,邀請眾多美國知名專家來華講學🦵🏼💬,接受多位學者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為國內培養了一批有造詣的學者👻,推動了應用數學與流體力學的許多新領域在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02年8月回國定居意昂体育平台,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意昂体育平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勤奮地工作👩🏿🔬。
林家翹教授曾擔任美國數學會應用數學委員會主席、工業和應用數學協會主席。他曾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Timoshenko獎🥷🏽,美國國家科學院應用數學和數值分析獎,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力學獎。
回國定居十多年來🧴,林家翹先生把國家和學校發給他的生活費全部捐出🏊🏻,用於意昂体育平台“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的發展。2007年底,林先生賣掉了在美國的部分個人財產💂🏻,將所得全部捐給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設立了“林家翹--梁守灜學術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