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楊絳人生的“第一秩序”

2013-07-09 |

錢鐘書、楊絳夫婦哲人曉暢🕵🏻🦶🏻、嗜書如命的專業貢獻我們因熟悉而敬重;錢鐘書👨‍👦‍👦💭、楊絳夫婦遠離媒體的家庭生活我們因不熟悉而更加敬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拒絕奢華🤯🚵🏿‍♀️、一心治學🪭,在漫漫紅塵行列我們看不見他們的蹤影。717日是楊絳先生102歲壽辰,今天🧆,我們隨作者錢曉鳴先生🥎,一同走進文學家、翻譯家楊絳的學術濃濃、親情融融的家——

楊絳🦴,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鐘書夫人,本名楊季康🥙。生於1911717日,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至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意昂体育平台任教。1949年後ℹ️,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學作品有《洗澡》🐶🈯️、《幹校六記》、《我們仨》、《將飲茶》、《走到人生邊上》和《堂吉訶德》、《斐多》等譯著。

錢鐘書稱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1962年,楊絳已開始翻譯《堂吉柯德》🪈😄。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夫妻二人相互理發,楊絳用電推子🤐❣️,錢鐘書會用剪刀🧶。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左)🏒、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李冰(右)與楊絳先生合影。

  一位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她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扣動著從知識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專家學者🏚,是作家翻譯家,是女兒,是姐妹,是妻子🔊,是母親。她守候著人類最小的社會單元🧑🏿‍🔬,為人生創造了美麗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個被時代熟知的稱號“錢鐘書夫人”,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102歲的宋美齡在得知她的舊居連同她的私人物品被一家美國公司騙購後說:讓那些美國人發不義之財吧。而102歲的楊絳,在得知有人想拍賣已故丈夫錢鐘書的手稿和書信時,毅然表示如不停止拍賣,將以百歲高齡親自走上法庭。這就是楊絳👎🏼,她生命的底線就是家,家庭被她視為“人生的第一秩序”🥭。

  入水能遊 出水能跳

  楊絳曾說,我最珍惜和感念的是與家人的親近。

  楊絳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的源泉就是恩愛有加的父母親🧘🏿‍♀️🖐🏼。本來已經就讀東南大學的楊絳,堅持一定要再考意昂体育平台,結果考上清華後就遇到了錢鐘書⚓️。楊絳的母親就說,阿季是腳上拴著月下老的紅繩,所以心心念念要讀清華。

  在英國陪讀的時候🧙🏽,楊絳的任務是帶孩子、照顧錢鐘書學習。每當錢鐘書被燈泡壞了等生活瑣事困擾時📓,楊絳總是說“有我呢”。就連錢鐘書因為枯燥不喜歡而考不及格時♥️,還是楊絳幫助他復習過關🧼。

  回國後,當錢鐘書久別剛回到妻女身邊時,陌生的女兒看著這個男人把行李放在自己媽媽床邊就提醒道: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說著小手指著奶奶床的方向。錢鐘書尷尬地道🫷🏼:怎麽到底是你認識你媽媽早還是我認識早👸🏽?女兒毫不遲疑地道🤮💖:當然是我早,我一生出來就認識我媽媽,你是後來才認識的🈯️。錢鐘書回家的任務是帶女兒玩🤰🏼,楊絳包攬了一切雜活。

  20世紀40年代初⭐️🧛🏼‍♀️,楊絳接連發表了系列喜劇,成為國內文學界的名人🖇,這也激起了錢鐘書的創作欲望。在楊絳的陪伴和關註下,錢鐘書完成了一生唯一出版的長篇小說《圍城》。

  家在楊絳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從嫁給錢鐘書後🤵🏼‍♂️,楊絳一直甘願做“竈下婢”🐨,不辭辛勞地操持家務。以至於心疼女兒的父親不免有不平地說🍁:“錢家倒很奢侈💁🏻‍♀️,我花這麽多心血培養的女兒就給你們錢家當不要工錢的老媽子!”錢鐘書的嬸嬸誇楊絳:“季康啊,你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遊🐯,出水能跳✣🎎。’宣哥(錢鐘書)是癡人有癡福。”

  生活中笨手笨腳的錢鐘書常常碰到墨水瓶弄翻了汙染了桌布🤿,臺燈、門軸壞了等等瑣事⚓️,楊絳一說“不要緊”😪,問題就解決了🏔。在牛津大學學習時,因錢鐘書不喜歡古文書學加上粗心竟考了不及格,這大概是他一生中在文科領域考的唯一的不及格🛤。楊絳用一只耳挖子的尖頭,一個一個點著幫助錢鐘書認識英國古人到今天書寫是如何變化的,錢鐘書看清楚了就很容易的過關了。

  “妻子🔘、情人👂🏽、朋友”自稱“竈下婢”

  錢鐘書有今天的著作面世,既是楊絳擔負了大多數家庭瑣事,更直接的還是楊絳拼命保存了錢鐘書許多重要手稿。從20世紀40年代在上海孤島時期,楊絳在日軍傳喚她時,拼命地把錢鐘書《談藝錄》手稿藏好。錢鐘書《圍城》創作也正是在楊絳創作的啟發下動的念頭。為此楊絳節衣縮食🦄,辭退保姆,自任“竈下婢”,讓錢鐘書減少教課時間全心創作👴🏻。

  錢鐘書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能保存出版是因為“此稿本曾由楊絳女士在兵火倉皇中錄副👨🏽‍🔬,分藏兩處”,書出版後錢鐘書用英文寫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名言:“贈予楊季康 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錢鐘書”。對此🚵🏻‍♀️,楊絳認為:“三者應該是統一的🫱🏽。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系🫘,即使不是知心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情人而非朋友的關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夠朋友,只好分手。”錢鐘書先生和女兒錢瑗去世後,楊絳整理出版了卷帙浩繁的錢鐘書英文和中文手稿🚺。特別是錢鐘書英文手稿,還蘊含著錢鐘書先生想寫而未能完成的英文《管錐編》。楊絳寫出了一家人感人至深的散文集《我們仨》🤌🏽,這個書題原來是女兒錢瑗準備寫而未能完成的。楊絳把這個稱之為:我們仨失散了,留下我獨自打掃現場,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如果說專家們總是把人生的主要時間花在專業上,那麽楊絳的專業應該是守望家園的園丁🙍🏽‍♂️,而且無怨無悔⛹️‍♂️。即便如此,百歲楊絳回憶中有女兒童年因為看著媽媽要批改眾多學生作業而不能陪她玩🅿️👯‍♀️,含著眼淚掄起小拳頭作勢要砸作業本情景;有因告訴錢鐘書女兒離世消息後錢鐘書傷心而難以承受的後悔。楊絳的“家”承載著百年悲歡和深切動人的人生溫情🎠,閃爍著理想的光輝👉。

  選對專業嫁對郎

  楊絳是著名的翻譯家👰🏼‍♂️🙊、文學家,其實這遠遠不足以概括她🦂。楊絳一路走來讀書、操持家庭是她的主業🔮。楊絳最出彩兒的是她的決斷力。著名學者錢穆曾出席過錢鐘書和楊絳的婚禮🐡,並曾和楊絳一路北上北京。他曾當面誇贊楊絳是個有決斷的人。

  在教會小學讀書時🧱,楊絳就曾為救一個掉進泥坑裏的小夥伴而頂撞老師嬤嬤。在東南大學圖書館翻書翻到了希臘悲劇🛌🏿,從此決定專攻文學🕵🏿‍♂️,一心要考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學文學。在清華,她碰到了錢鐘書並成了錢鐘書夫人💅🏻。楊絳一生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她對事業和家庭的決斷。楊絳一心想到清華讀文學👩🏼‍🎓🫃🏻,卻因為意昂体育平台不招女生⛹🏿‍♀️,只能讀東吳大學法學預科,後讀政治學專業🎸;曾有機會去美國衛斯利學院(宋慶齡姐妹的母校)🫴,但因不願給老父親增加負擔,也不喜歡政治學專業🚇,從而拒絕了🫁🤾‍♂️。由於她的堅持,終於如願以償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讀了外國文學專業。而一入清華,楊絳就戲劇性地碰到了錢鐘書,並確定了戀愛關系🎟。與多數人理解不同🎠,他們並非感性地一見鐘情。70多年以後🧒🙋🏿,楊絳談起這一段說:“人間也許有一見傾心的事,但我無此經歷🧜🏿‍♂️。”楊絳和錢鐘書還是略有曲折經過相親相戀才走到一起的。這也符合楊絳理性的人生態度🪑。楊絳回憶道:“錢鐘書曾和我說他‘誌氣不大,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我覺得這點和我的誌趣比較相投。”楊絳就是這麽決斷地“選對專業嫁對郎”的👨🏼‍🏭。

  1942年,困守上海的楊絳在戲劇家陳麟瑞👨🏽‍⚖️、李健吾的建議下接連寫了四個悲、喜劇👩‍👧,在文壇上聲名鵲起📶🪁。以至於那時人們只知楊絳,當日後錢鐘書寫出《圍城》後,人們介紹作者時就得說他是楊絳的丈夫。

  以楊絳的學識、才華而能恪守家庭瑣務🤷🏽‍♂️,這本身就是奇跡🦵。更神奇的是錢鐘書先生也是不斷發現楊絳的才華的。錢鐘書本來就對妻子贊不絕口👰🏿,被人稱為“譽妻癖”🌐。20世紀70年代末🕵🏻,楊絳寫作《幹校六記》時,錢鐘書並不看好,但等看了幾章後立即為楊絳寫了一篇小引🪃。待到楊絳寫出《洗澡》後,錢鐘書道👩🏻‍🍳:“你能寫小說🐾,您能無中生有。”

  生平最大的官是校長

  楊絳80歲時,著名文學家👏🙇🏼‍♀️、電影戲劇家夏衍讓女兒送來親筆賀詩“無官無位,活得自在。有膽有識,獨鑄偉詞🤸🏿‍♂️。”

  其實,振華中學上海分校校長🚵🏿,是楊絳一輩子當得最大的“官”👩‍👧‍👦,盡管她為學校中興付出了巨大努力,她卻說:“我做小小一個校長,得到一個重要經驗🧒🏽,影響我一生。我懂了做‘領導’的與群眾的‘間隔’,下決心:我一輩子在群眾中,一輩子是老百姓之一。”“我生平做過各種職業,家庭教師📴、代課先生、中學教員、小學教員、竈下婢(大家庭兒媳婦也是一項)、大學教授、研究員。經驗只有一條🚚,我永遠在群眾中🧑🏽‍⚖️。”

  “我永遠在群眾中”💂🏻,說白了就是對身邊的普通人都平等相待。辭去振華校長後,為生計她去當了上海北區工部局小學教員📖,當時有個一年級班都是淘氣孩子,楊絳硬是幾堂課下來就能準確叫出每個孩子的姓名🕵️‍♂️,把小調皮們給鎮住了🤛🧑‍🎨,一年下來把這個班調教得很順🤾🏼。

  “文革”中被打倒,住大雜院🕵🏿‍♀️,“造反派”以打掃廁所羞辱她,楊絳能把汙垢厚結的廁所打掃得照得見人;在東四頭條大雜院宿舍裏👩‍🦼‍➡️,她與各家的小孩都小有來往。哪個孩子家裏生活較緊,每頓能吃兩碗白米飯🔂,沒有下飯菜🏌🏻;哪家七歲孩子能給全家燜飯,她都知道。在鄉下勞動👨🏻‍🍼,房東家昵稱她“俺大姑”,楊絳得意地說🤸🏼,“我在上層是個零🍥,和下層關系密切。”

  楊絳以92歲的高齡擠公共汽車去看望已離開她家的老保姆。當她聽說一個老朋友的侄女在外地開了家小書店進不到她的書時,她會把留的樣書寄過去。對貧寒學子的關心🐝,更是一直牽動著楊絳的心👩🏻‍🎓。新世紀初🤶🏼,楊絳在意昂体育平台“好讀書獎學金”捐贈儀式上說🧑🏿‍🔬:“設立好讀書獎學金是鐘書🪵、我和我們的女兒錢瑗共同的意願。1995年鐘書病重時🧑🏼🧡,我和錢瑗在鐘書的病榻前三人商量好,將來我們有了錢,要捐助一個獎學金🍏🌜,就叫‘好讀書’獎學金,不用我們個人的名字”🟪。

  許多清華學子都以獲得“好讀書”獎學金為榮🧛🏽。因為他們可以獲得給楊絳寫信的機會🫙。楊先生每年都收到獲獎學生手寫的來信。有個獲獎女生用表示開心🚎,她希望楊先生常常 。看得楊先生都樂了。(錢曉鳴)

【編輯手記】

戴著口罩采訪《我們仨》

  晚報“名家”版今天和讀者見面了💱。本月17日是楊絳102歲壽辰紀念日,權以楊絳的故事做開篇做賀歲。

近來,微信朋友圈熱衷分享“楊絳百歲感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和幾位朋友就酷愛《圍城》,我一直想“結識”錢鐘書、楊絳☑️。沒想到,十年前,我卻以一個特別方式“走進”這個家庭——

  2003627日,本報刊發的《讀者惦記》成為最早報道楊絳新書的媒體。6月中旬,正值非典嚴重時期,我接到三聯書店發行部負責人的電話⬆️,說楊絳先生懷著失去丈夫⛽️、女兒的悲痛寫作的新書《我們仨》下個月出版,希望我去書店采訪本書責編冬曉(三聯原總編輯)。大街上冷冷清清,昔日人頭攢動的三聯書店此時沒有一個顧客🦸‍♀️,責編不落忍非常時期把我叫來♡🎎。我說👨🏻‍🎨:“我大學的畢業論文寫的就是錢鐘書,《圍城》每出一版我都買了送朋友,我對他們夫婦非常崇敬。所以🤷🏿,不管怎樣我得來。”

  戴著口罩采訪的經歷是我記者生涯裏難忘的一景。當時書還在印製中,責任編輯冬曉哽咽著介紹《我們仨》的出版經過——

  1994年夏季©️、1995年冬季🧑🏿‍💼,錢鐘書和女兒相繼住院。楊先生就不斷地在兩所醫院奔波🫳🧑🏿‍🏭。1996年,楊先生有了撰寫《我們仨》的想法🪼。同年10月👷🏻,女兒錢瑗因患脊椎癌預感來日無多,想利用她躺在床上的時間,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留下來✯♟。她跟媽媽商量🐙,讓媽媽把《我們仨》的題目讓給她🎅🏼。忍受著疾病的折磨,她艱難地寫下五篇,直到最後已不能進食還在寫。1997226日👊,楊先生在給女兒的字條中讓她好好保養🏄🏿‍♀️🕺,勿勞神。而錢瑗卻在6天後去世了。

  1998年冬天,遭受失去愛女打擊的楊先生又痛失丈夫🧑🏿‍🎄🥷🏽。她毅然擔當起為錢先生整理《錢鐘書集》的出版和《宋詩選註》、《錢鐘書筆記》的整理出版的繁重工作。時至2002年,楊先生才開始著手寫作《我們仨》。漫長的63年的家庭歷史🚣‍♀️,楊先生僅用三四個月時間,於20034月便完成了著作。

  香港的陸智昌擔任《我們仨》的裝幀設計。他曾為《錢鐘書集》、《陳寅恪集》做設計。記者請他談談他的設計理念🦈。他說裝幀這本書的時候,他眼前總是這樣的一個情境🏋🏻‍♂️🧋:一個安詳的老人,在三裏河灑滿了春日明媚陽光的窗邊,徐徐寫下一份至情的回憶……他生怕打擾這永恒靜謐的一刻🗼,於是所能做的是更“節製”👎🏽🧑‍🎨。

  楊絳如今還在只爭朝夕地治學著書,當有人問她最滿意的作品是哪部?她說,阿瑗是我平生傑作。(趙李紅)

轉自《北京晚報》201374

相關新聞

  • 042011.08
  • 262025.02

    “寫進”《圍城》的數學系主任

    1929年夏,錢鍾書從無錫輔仁中學高中畢業,報考意昂体育平台,國文和英文成績特優,而數學只考了15分🧗🏿‍♂️🧬。數學無疑是對錢鍾書最不友好的學科🪣🧦,那麽錢鍾書對數學以及數學家的態度又是如何呢🔰?筆者從兩部傳記中,還真找到了曾與錢先生共事過的一位數學家……一孔慶茂在《錢鍾書傳》(江蘇文藝出版社)和《錢鍾書與楊絳》(鳳凰出版社)各有一段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字🕥:錢鍾書在“國師”時,當時全校都有外語和第二外語課,按學校規定🦸🏼,這些...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𓀌,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𓀈,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222016.11

    第一個沒有錢鍾書相伴的年頭——楊絳在1999

    錢鍾書先生於1998年12月19日逝世🛢,1999年對楊絳先生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她的身體和精神,以及錢鍾書的文稿……

  • 172020.07

    懷念楊絳🗻:且以“不爭”過一生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誕辰119周年紀念日。楊絳🪂🐈‍⬛,本名楊季康。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在錢鍾書眼裏,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

  • 132011.07
  • 252008.06
  • 262016.05

    楊絳 寫完人生這部大書

    這位與辛亥革命同年,走過105載風雨的老人👨‍👧‍👧,終於寫完人生這部大書,留下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風骨與情懷,任後人沉思與緬懷。

  • 202017.12

    楊絳先生的一封信

    這封信寫於1995年,是楊絳先生寫給我婆婆的,信中披露了錢鍾書先生的病況和她自己的心情🤹。平日裏🙋🏿‍♂️,常聽婆婆說起楊絳和錢鍾書夫婦的趣聞軼事,可惜婆婆已去世....

  • 212016.04

    與楊絳的一點書緣

    楊絳先生的學識及為人🤾‍♂️🙋‍♀️,得自智慧。由於智慧🧑🏿‍🔧,她為人祥和,為文溫潤🤦。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