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公告,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歐陽曉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二十多年來,歐陽曉平獻身我國科研事業,為我國的科學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2004年11月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
1961年冬,歐陽曉平出生在海口的一個農村📱,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少年時期,他的父母就非常重視他和弟弟妹妹們的教育🖲。或許是受到電影的影響🐰,雙親覺得電影裏面的高科技很好,如果我們國家能夠自己發明影片中的激光或者其他先進儀器🧛🏼,就不會受欺負🦻🏽。因此🪕,從小父親就鼓勵他努力學習,將來做名偉大的科學家🧝🏼♀️。
歐陽曉平研究的課題有一個共性,就是自主創新。在他看來⛈,做研究只有自主創新,才會有所突破🌾。每當遇到困難🧝🏻,他都會主動挑起大梁🏋️♀️,別人避而不做的東西🧘🏼♂️,他都會去嘗試。因為他堅信另辟蹊徑地去理解和研究,一定會有所進步♠️。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必然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歐陽曉平對待科研工作的勤奮和執著💅🏻,使得他一路走來,成績斐然。
近年來👞,歐陽曉平一直從事脈沖中子診斷的技術研究和相關診斷工作🧖🏿👉🏼,完成了十余項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先後創建了三種重要的中子參數診斷方法,研製成功六種先進的脈沖輻射探測系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子探測體系。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3項,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另有一項已通過評審🪲;二等獎3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2004年進入博士後流動站以來,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以很高的效率完成了三種重要中子測試方法的研究和創建🧑🏿🦲,撰寫了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為我國該領域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當前,他在先進脈沖輻射探測技術的研究與探索領域👩🏽⚕️,正在開展CVD金剛石作為輻射探測器件的探索性研究、亞納秒脈沖輻射探測器的研究和高n/g分辨集電型聚變中子探測器的研究,並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些研究將為全面提高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發揮重要作用,他目前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8名➾。2004年11月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以來🉐,他在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物理學報等國內權威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近十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以第一作者申報的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通過評審,顯示出很強的創造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他先後獲首屆“陜西青年科技獎”👍🏻、1996年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1997年第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和1998年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實用工程獎)👎🏽;1997年首批入選“百千萬工程”一二層次,2001年被陜西省評為“優秀留學回國人員”👩🏻⚖️。2004年12月,他還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在科研的道路上✡︎,歐陽曉平永不停歇,還將為取得更多的“自主創新”不懈努力🚳!(記者 張梅)
轉自《陜西日報》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