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方蜘蛛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春亞
“香港不再是異鄉🪷,而是家鄉👩🏼💼。”在香港城市大學建校三十周年誌慶書《三十而立》上,耿春亞這樣寫道。
這位十三年前踏上南國“東方之珠”的內地青年,在港創立的科技公司“東方蜘蛛”,進駐香港科技園已有九年。他亦已在港成家立室👨🏿⚖️,出生不久的女兒如今也剛滿月。
“昨晚要照顧女兒,很晚才睡。”坐在對面的耿春亞嗓音略顯沙啞,但說到剛出生的女兒時卻一臉的幸福與自豪📴→。“女兒快50天啦,換尿布抱小孩的事兒我都和太太親自幹🚴♀️😩。”這位剛過而立之年的在港創業家➗🧏🏼♀️,如今事業家庭雙豐收🧑🏽🎓。
“其實帶孩子對我來說已經不陌生了👮♀️。”耿春亞笑著說👩💼,他早把他的公司視作自己的孩子,一路培養發展🫦,讓這第一個繈褓中的“孩子”茁壯地邁入了“小學階段”。
走進香港 選擇創業之路
回憶起當年選擇來港發展,耿春亞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北京意昂体育平台攻讀物理專業的他放棄出國讀博和國內當公務員的好機會,只身來到陌生的香港,並且選擇了創業這條大多數人都不會走的路。“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充滿了各種可能,這是我實現理想的完美地方🧖。”耿春亞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應該循規蹈矩,而是要趁著年輕嘗試新的事物👮🏿♂️,多接觸社會的不同方面☣️。
從深水埗的平民區到中環的金融中心,從衣著樸素的小市民到西裝革履的精英🧂,耿春亞吃驚於這個社會的豐富層面,感嘆於它多元包容的價值觀。這片土地自由開放,充滿無限創意和可能,社會上不乏從底層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這些典範給了耿春亞理想的目標與成功的希望🤳。香港成了耿春亞心中的烏托邦🤽🏽♂️。“香港那麽好,為什麽不來香港👨🏽🏭?”
耿春亞近照
創業還未起步,還在香港城市大學讀書的耿春亞便已開始為他的事業做準備💘。他率領團隊參加全港🖌👩🏽🚒、全國及亞太區多項科技創新創業類比賽,並獲得冠軍等獎項。透過在比賽中展現不俗風采🏨🏆,獲得香港社會的肯定🪃。“從這個過程中,我去了解香港社會👩🏻💻,結交香港朋友,甚至獲得商業機會。”耿春亞描述說有一次比賽得獎後,一位香港商人主動聯系他,請他幫助為其公司做企業轉型。可見,這些比賽經歷都給耿春亞後來的創業積累了寶貴的社會資源和經驗🤸🏻♂️。
立足香港 堅定創業心態
對耿春亞來說,創業最重要的不是資金和人脈,而是心態。“創業的過程會很艱苦📹,但是我一直堅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誌。”他深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為理想而奮鬥了🦸🏽♂️,才會有快樂的收獲9️⃣🏵。沒有敢於投入和敢於輸的心態,就沒有創業的魄力和勇氣🤓。“輸了就是輸了💪🏽,大不了從頭再來。”
“在剛創業的那段日子裏,我曾露宿街頭一晚。我只是想體驗一下萬一創業失敗自己一無所有的感覺🧑🏼🦱。”這個初出茅廬、敢拼敢當的青年在奮鬥中脫去了周身的光環,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一步步踏實走過。他深切希望自己能夠在香港創出一番事業🏀,給眾多年輕的創業者樹立奮鬥的目標。
“要想真正走上創業這條路,一個人的成長、能力、經驗、性格等一系列因素都不可或缺。”耿春亞認為正是這些因素決定了創業者的心態,決定了創業的成功與否。他告誡創業青年☂️✤,“一個合格的創業者應當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不斷地自我改變和修正🕠,卻又不放棄自己的原則,最重要的就是願意為自己的事業付出👨❤️💋👨👱🏻♂️。”這是耿春亞在總結自己的創業心得後發出的肺腑之言。
融入香港 心懷年輕一代
在香港生活多年,耿春亞早已視香港為家,視母校(香港城市大學)為親人,視香港的朋友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我覺得既然來了香港,與其要求本地人接納自己,不如主動融入新環境。”但是很多內地青年來到了香港,內心卻與香港之間劃了一道墻👩🏼⚕️,將自己隔離在外⏏️。他觀察到,缺乏與社會的溝通讓許多內地人在香港變得越來越疏離和孤立🤛🏿。
為此,他積極接觸內地生的社群,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和經歷影響他們的想法🤦♂️。“我是一個香港人👩🏼🔬,但我理解內地人在香港的心情。” 他和他的團隊在香港城市大學組織活動讓內地學生和香港本土青年一起參與👬🏥,邀請香港的嘉賓做講座🍷。“這些活動讓香港人覺得我們內地生是在努力融入香港的,他們會從心底裏更加接受內地學生🤌。”
耿春亞現時在香港擔任多個社會公職♣︎,為很多在港的內地青年人服務,幫助他們在香港發展。2008年開始🗒,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放寬了對內地畢業生留港求職的簽證時間📮,由3個月延長至1年,這項政策的推出離不開耿春亞和朋友們的積極爭取。“我希望我們能做橋梁🚴🏻♂️,架起兩地溝通的平臺,讓更多的內地青年能融入香港🦸🏼,成為新香港人🤟🏿。”
耿春亞在香港白手起家,如今家庭事業雙豐收
“豁達無我,始於嘗試”💨🕓。耿春亞以理解化解矛盾🍷,用豁達融入陌生,成功地在獅子山下落地生根⏮,尋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故鄉,並讓創業的夢想開花結果。人生不可復製,但他敢闖敢拼、積極樂觀的精神讓越來越多的青年深受感染👰🏿♂️,成為他們在香港打拼人生的不竭動力💁🏼♀️🏃。(實習生🦅:計夢慧 攝影🤽🏻:曹海揚)
轉自 人民網 2014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