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馬蘭基地的清華人

2014-10-20 |

——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50周年

○錢錫康邢振華 馮偉萍

  時間追溯到19641016日📜,隨著羅布泊上空的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高高升起,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掌握了原子彈尖端技術👈🏼,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參加這項研製工作的所有人歡呼雀躍🚮,淚流滿面,這一天他們終身難忘!在這群人中,包括百余名清華畢業生及教師🫃🏼,他們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一偉大事業中。

  鄧小平同誌曾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他還說🤌🏿:“大家要記住那個年代🎢!”是的,我們要記住那個年代💁🏿‍♂️,更應記住那個年代的那些人!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清華部分離退休幹部🆚👨🏽‍⚖️、工物系及意昂會的同誌專赴馬蘭基地參觀訪問➔,探尋曾在這片戈壁荒漠中灑下汗水和熱血、奉獻青春乃至生命的清華人的足跡。

馬蘭印象

  下了飛機,坐上開往基地的汽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行,除了四周寸草不生的大山,就是一望無垠的鹽堿地🤹🏻‍♀️,我們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大漠荒涼🍾👨🏼‍🔧、人煙稀少。然而向窗外遠眺👩‍🦯‍➡️,卻能看見連綿的雪山時隱時現🪺,風吹揚起的霧氣為美麗的雪山增添了一些神秘與浪漫👩‍👩‍👧↗️。雪山映襯著碧藍的天空和朵朵白雲👴🏻,更烘托出這片土地的遼闊無邊、深邃廣袤。

  車行5個多小時後🐃,一片綠洲突然映入眼前🧗🏻‍♂️,基地的同誌介紹說,綠洲環抱的地方就是馬蘭基地。挺拔高大的白楊樹高聳入雲,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望不到盡頭🧑🏽‍🦲!離基地越來越近了,大門上清秀雋永的“馬蘭”兩個字映入我們的眼簾。之所以叫馬蘭,據說是因為第一支部隊來到這裏時,看到此地雖然渺無人煙⤴️,卻盛開著美麗的馬蘭花,於是取名“馬蘭”。

  馬蘭基地於1958年開始興建👩‍👧,它是中國唯一的核試驗基地🤽🏻‍♀️,也是中國核武器的搖籃。到19969月中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為止,基地成功地進行了45次核試驗,僅為美國的4%,投資遠低於美國,核武器研製卻達到了預定目標。

  當我們站在最後一次核爆炸的爆心時,我們仿佛感受到了核爆炸所引起的大地巨大的顫動;當我們驅車幾個小時🏇🏽,經過一路風塵和顛簸👩‍👩‍👧‍👦,只為看望哨所的幾位官兵時🧖,我們真實地體會到,正是因為他們默默的值守🦃,才有我們現在的安定和幸福🧙🏿;當我們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時,我們真想對烈士的親人們說,放心吧,他們在這兒一切都好🥃!大山腳下✋🏼、綠蔭環抱,祖國沒有忘記他們📞,馬蘭人更不會忘記他們!

如今的馬蘭基地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戈壁灘上的一處“世外桃源”——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小城市。學校♉️、醫院🦫、禮堂、廣場👶🏼、公園樣樣俱全🧇,還有官兵自己的菜地、果園……這是幾代基地建設者們艱苦創業的成果🤙🏽。馬蘭基地門口有一句醒目的標語——“祖國在我心中”,這是馬蘭精神最真實的寫照,也是幾代馬蘭人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的強大精神來源和動力支撐!

基地清華人

  意昂体育平台為我國核工業的創建和核武器研製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馬蘭基地輸送了大批人才。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基地初創時期,作為技術骨幹調入的清華意昂有孫瑞蕃(1943,西南聯大,航空)🤘、董壽莘(1940,航空,已故)、陸祖蔭(1946,物理,已故);建國後畢業的有錢紹鈞(1951~1952,物理)、黃豹(1959🌴🙇🏼,電機,已故)🧑🏻‍🌾、倪源興(1961,工物,已故)、孟雅(1960🚾,無線電)、金鹹安(1961,力學數學)、劉鎮球(1961,動力機械)等🧜🏿‍♂️。

  1963年是基地大規模接收地方大學畢業生的第一年,當年輸送到基地的清華畢業生有陳達💇🏻、孫亞今、房士良(以上為工物系)🌆,袁光鈺👨‍🏭、徐繼彰、徐進(以上為工物系調入工化系),龍首諶🟠、顧慶中(自控),賀成功(無線電)等17人。1964年這一屆基地接收的清華畢業生則有30多人。

  兩彈的研製成功,清華老一輩科學家發揮了重要的骨幹作用。國家授予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23位科學家中,有14位曾在清華學習或工作過。就核試驗基地而言,據查證,1964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期間🔥,在試驗現場的就有5位“兩彈一星”功勛意昂,他們是王淦昌📒、彭桓武、鄧稼先、朱光亞和郭永懷。據意昂提供的資料,參加試驗現場工作和實驗室任務的至少有30位意昂🛻,他們絕大部分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畢業生。

  50多年來,先後在核試驗基地工作過的清華意昂有200余人,其中很多成為基地領導和技術骨幹🏙。清華意昂曾擔任基地三任司令員🧛🏽、兩位副總工程師🚫👎🏽、六任研究所所長🧑🏽‍🚀,有3位意昂被遴選為兩院院士,13位意昂晉升為將軍。

  根據基地最新提供的數據,現仍在基地工作的清華意昂有77位🧑🏻‍🦽‍➡️,他們都是20世紀八十年代後陸續到基地工作的😉。其中有36位博士💬,他們半數以上畢業於工物系🧒🏽,其他意昂畢業於物理🧺💂、電子、航空↘️、精儀🙇🏼、電機、自動化、化學、化工😉、計算機🅰️👍🏼、環境等院系⇒。還有19位正在職攻讀清華研究生。

  一代又一代的清華人前赴後繼,在基地奉獻青春、建功立業🏎,他們必將為新中國這一偉大事業打上清華人深深的烙印👦。

2001年朱鳳蓉意昂在清華建校9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一段發言也許能全面總結基地清華人的工作狀況和所思所想,她說:“近40年來🚐🫶🏼,先後有100多名清華學子在核試驗基地工作。在那裏我們深深體會到了什麽叫艱苦奮鬥,什麽叫無私奉獻。我們是從清華畢業的極其普通的學生,僅僅是因為我們投身到了一個偉大的事業中,僅僅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才體現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精神傳承

  馬蘭基地的清華人沒有辜負母校的培養🔽,他們“理工結合,又紅又專”,受到基地領導和同誌們的高度贊揚,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他們中的代表有:

  ▲理論知識過硬的大專家葉立潤

  葉立潤 1952~1955年在復旦大學物理系學習🎖,19559月調往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學習ℹ️🗑,1956年畢業後到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工作,在實驗核物理教研組任教♥️。20世紀60年代初🦾,核試驗基地急需人才,1963年經國務院批準💣,各高校大力支援。在基地工作的清華畢業生推薦了葉立潤,說他課講得好,理論功底紮實。1965年葉立潤奉命調往核基地👰🏻‍♀️,基地非常重視這位理論紮實、功底深厚的專家🏌🏽‍♂️,委以重任,先後任研究所所長、基地科技委主任。葉立潤在基地參加了40多次核試驗🙋🏼‍♂️,均圓滿完成任務。

  ▲最早參加核試驗的清華人之一倪源興

  倪源興 196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畢業後就到了核試驗基地,是我國最早參加核試驗的科技工作者之一。1964年參加我國首次核試驗🈯️,先後參加30多次核試驗🍝,在核爆炸輻射場參數測量和近區物理測量等領域取得顯著成績🌴。每次試驗,他都要鉆進酸氣彌漫、嚴重缺氧的地洞中調試設備,在“貓耳洞”裏一呆就是一整天。每次試驗都要在稍縱即逝的瞬間捕捉數以萬計的數據🤸‍♀️。他所領導的第二研究室被中央軍委授予“勇攀科技高峰研究室”榮譽稱號。

  ▲“采摘”第一朵蘑菇雲的清華人陳達

  陳達 1963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在校時學業優良,畢業分配時不顧家人反對和旁人勸說,毅然選擇了核基地,在那裏一幹就是30年。剛來基地⚈,他便有幸投入到第一次核試驗的準備工作中,他所在的研究室負責采集核爆炸蘑菇雲中煙雲生成的微粒樣品,進行分析研究。捕捉足夠的煙雲微粒是一大難題,經過日夜攻堅,他們終於設計出了一套采樣方案👨‍👨‍👦。取樣前的準備工作是在1964年夏季進行的🕊,艱辛程度難以想象。42度的氣溫,72度的地表溫度🪩👣,熱浪滾滾,沒有人煙、沒有房舍、沒有綠樹和鮮花🧛🏽‍♀️,有的只是孔雀河的苦鹹水,令人窒息的高溫和風沙。即便這樣,陳達與參加采樣的科技人員仍然豪情不減,克服各種困難,在核試驗順利進行時,超額十倍完成了取樣任務。

  ▲承前啟後的清華人王副總工

  王副總工 198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畢業後懷揣著做一名戰士的“最初的夢想”👨🏿‍🏫,自願申請來到基地。基地雖然艱苦,但他趕上了大好時機⛴,20世紀80年代初正是受“文革”人才斷檔影響、基地迫切需要用人的時候🦚🤲🏼,也是國家某項重大科研試驗的關鍵時刻。為了幫助他盡快熟悉業務,基地核技術專家🤸🏻‍♀️、清華意昂黃豹親自擔任他的研究生導師😪。清華五年的培養,使得他既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經驗。他參加了1982年以後的一系列核試驗以及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經過工作的歷練😜🧽,虛心好學的他迅速成長,脫穎而出,現任基地副總工程師。

  ▲接過接力棒➔、勇挑重擔的清華人唐紅專

  唐紅專 2001年畢業於清華工物系(定向生),2006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分配到基地研究所做信號數據處理工作。工作幾年後,他感覺自己負責的項目遇到瓶頸,需要尋求新的突破💇🏽‍♀️,當他聽說基地需要從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人時,便主動申請到基地工作,毅然放棄北京舒適的工作🔟、生活條件來到新疆。他認為清華培養了自己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自主學習、團隊協作的能力🧗🏿‍♀️,這些都為他後來從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偉大的事業,產生偉大的精神💣。他們都是極其普通的清華人🌤,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基地的“馬蘭文化”,那就是“艱苦奮鬥幹驚天動地事🧔‍♀️,無私奉獻做隱姓埋名人。”

  我們堅信,為保衛祖國安全、保衛世界和平,肯定會有更多高層次的清華學子投身國防戰線👳🏻‍♂️,為祖國核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轉自《新清華》20141017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