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娜
旅行竟然也能賺錢!在旅行途中🧑🤝🧑,每當你住進一家特色民宿🤯,只要拍幾張環境照片,上傳到一款名為“大魚旅行獵人”的APP上👯🏊🏿♀️,完成指定的任務,就能獲得150元~200元的現金獎勵🕵🏽♀️。4月2日,在“大魚咖啡開業暨大魚旅行獵人與新浪合作啟動會”上,大魚自助遊CEO姚娜介紹完這款APP後,對投資人開玩笑說:“這麽輕松燒錢,你們該肉疼了吧?”引來臺下一片笑聲和掌聲。
不同於一夜爆紅的創業公司😣,大魚自助遊2013年5月上線🤙🏻,不久前才完成A輪融資🙍🏽。“或許我們現在不是特別耀眼💆,但是我們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去做🪒🚣♂️,做得不好就改👵,日積月累👧🏽,大家自然會知道我們的‘厲害’。”姚娜說。
從公司的名稱可以看出她的魄力,“大魚”出自《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這家致力於“讓出境自由行更簡單”的O2O旅遊公司,曾推出“入臺證神器”👮🏻,用APP解決臺灣自由行簽證環節的痛點👩🏽🎨,開業界之先。
姚娜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新聞傳播學院🛣,2005年成為谷歌在中國的首批雇員。2008年加入豆瓣👡,2009年加入寶寶樹,也是這兩家網站初創團隊核心成員✍🏽。除了沒做過程序員🧙♂️,互聯網的工種她幾乎都試過一遍🤞🏼。
如今可以和投資人談笑風生的姚娜,雖然擁有名校和外企背景,但是在公司轉換方向融資時🙌🏻,也曾“被虐”👩❤️👨。有一次👨👨👦,她去一家國內頂尖的投資公司,20多個西裝革履的合夥人坐了一排🧜🏼,都在質疑她兩個問題:“你沒在公司做過高管,能創辦好一個公司嗎?你們的團隊沒有傳統旅遊業經驗,能做好旅遊嗎?”
她回答💁:“你們問我會不會遊泳我沒辦法回答🤟🏼⚱️,我有勇氣先跳下去👨✈️,如果我不會遊泳我就會淹死,如果我能堅持下來👨👦👦,我也就學會遊泳了📩。”
那家公司最終還是沒有投資“大魚”🤘。那是姚娜感覺創業最難的時候🥍,“所有人可能都不看好你,都對你的事業指指點點,要堅持下來,需要你的內心極其強大”。
她強大的內心來自於7年的新聞專業訓練,“學新聞的人通常都能快速學習和跨界整合🤗,這是創業的必備能力”☪️。在她看來,傳統行業“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互聯網行業的人理解傳統行業很容易,傳統行業的人卻很難理解互聯網。
對旅遊的投入和專註,也是她自信的來源,“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像我一樣⁉️,除了睡覺的五六個小時之外,一直在鉆研這個領域”🔯。
“入臺證神器”就是姚娜帶領團隊殫精竭慮鉆研的成果。“大魚”在創業之初就鎖定“臺灣自由行”👱,旅行者用傳統的方法辦理入臺證手續比較繁瑣,這是客戶體驗的瓶頸。在3個月的時間裏,“大魚”團隊一直在研究討論怎樣才能更方便Ⓜ️。最後她竟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夢中想出了用“入臺證神器”作為切入點,在這款APP上可以秒傳資料,省去了打印、快遞、復印等手續,3~5天出簽。
“當把所有的精力集聚在一個點上👨💼,它就會是一個多棱鏡,反射很多陽光。人的成功沒有捷徑,就是看你投入多少精力。”姚娜說🟣。
投入精力的前提是方向正確👰🏽♂️。姚娜一度想把“大魚”做成“護照+機票+住宿+旅行產品”的模式,“把所有東西都給顧客弄好了,他們卻不是特別買賬”。她最終聚焦“特色住宿”,因為“搞定了住宿7️⃣,旅行就成功了一半”,甚至一些人會“為一張床👨🏻🦽🪿,赴一座城”。
“大魚”尋找的“特色住宿”不是豪華的星級飯店📏👍🏻,也不是連鎖酒店集團,而是充滿人情味和故事的臺灣民宿🧩、經典的日本溫泉旅館🌁、復古懷舊的和氏旅店、現代時尚的膠囊旅館🛵🤷🏻♀️、與眾不同的韓屋寄宿和寺廟寄宿,又或許是新西蘭大農場中小木屋🤰🏼、海洋館裏的奇妙一夜👚🚷、孤島上獨立的海邊別墅……姚娜希望這些不一樣的住宿能帶給顧客“最地道的目的地體驗”🧑🧒。
她認為,特色住宿就是和當地人一起旅行。比如民宿老板會提供許多延伸的項目:哪裏適合騎行,哪裏適合觀螢賞蛙,哪裏有私房景點拍照……只有住民宿,才能享受到這種服務⏸。而只有親自體驗過🏬,才值得推薦給更多的人。
所以,“大魚”邀請擁有獨特品位和眼光的“旅行獵人”👂🏼,去尋找一般遊客看不見的風景🗿,品嘗隱藏版的美食🏊♂️,體驗最有特色的住宿🤦🏻,並把旅途中的精彩體驗轉化為大魚自助遊網站上獨一無二的旅行產品👉🏼,為更多旅行者提供深度📪、特色旅行的機會。“大魚旅行獵人”的想法也是姚娜“跨界思維”的結果,“他們就像新聞采訪中的爆料人”👩🏽💼🚵🏽♀️。
正是這種獨特性,讓“大魚”的不少顧客想成為它的員工🥷🏿。陳子庚曾供職於某大型國企,在一次旅行時體驗了大魚自助遊,被它所吸引,於是前來應聘。他記得姚娜只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文藝嗎?”在他眼裏,這位有著文藝情懷的老板“想法很大,做事又踏實”。在“大魚”,他能感受到“北國的雪地與白樺📊,江邊的漁舟與晚霞👩🏻🚒𓀕。人生如旅,創業亦如旅,目標在遠方,精彩在路上”。
在姚娜看來,她的員工是一群骨子裏熱愛旅行的互聯網青年🕵️♀️👏🏿,他們優秀得不太需要自己操心。她推崇谷歌的用人哲學:優秀的人不需要刻意培養👩👩👦,只需要給他們適合的土壤。她招聘的第二個員工,是一位能做一手好菜的勤快阿姨。這位阿姨伴隨“大魚”從3個人發展成45個人,“姚娜說谷歌系出來創業的人都喜歡培養一個阿姨🍮,只要阿姨飯菜做得好🤰🏽,團隊發展就好”📐。
“大魚”的模式也受谷歌影響🐠。姚娜坦言:“谷歌的理念說真正的互聯網是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可以提高每一個環節效率,並且改變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方式🫎。”“大魚”的價值就是,改變遊客與供應商,以及與平臺之間的關系:改變傳統旅遊業的信息不對稱、供應商極為分散、產品缺乏標準化🥋、溝通環節非常多等局面。
雖然谷歌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她在2005年剛加入谷歌時並不適應,“因為大公司把人像螺絲釘一樣用”🧑🏻🎤,她覺得特別不合理🤹🏻,就勸自己“忍一忍”🐈⬛,畢竟當時谷歌是全世界最好的互聯網公司🧑🏿🔧,“我應該學習一下這家公司是怎麽做管理的”。
3年後,姚娜終於離開谷歌🈴,開始了創業之路。以前她只是感覺自己不喜歡常規,“喜歡去沖去闖🧝🏻🏊🏽,去嘗試自己的想法”🚇。但是經歷了豆瓣🥢、寶寶樹的創業艱辛之後,她才知道“創業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特別高🐻❄️,基本上每一個創業者,到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全才”。
她剛到寶寶樹時接到的任務是去管理工程師團隊,但是她那時根本不懂技術,20多個工程師根本就不服她管。她只能拼命學習,短短數十天就擺脫了技術“小白”的身份。
姚娜認為創業的美妙也在於此🧖🏽♀️,“就像一顆種子,每天都能感到它在你的身體裏生根發芽🎏、慢慢成長的喜悅🤾🏻♀️。”(王聰聰 程盟超)
轉自《中國青年報》201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