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三度創業
小馬雲:做麥樂購不是為了上市
互聯網圈有兩個馬雲,除了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之外,業界鮮有人知道麥樂購CEO馬雲,人稱“小馬雲”,與老馬相比,小馬雲非常低調,他是清華“學霸”,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並拿到一筆100萬美元的風投。之後他又創立了交友平臺“億友”,不到30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隨後創立了媽媽交流平臺“媽媽說”和母嬰領域的垂直電商麥樂購,目前已完成B輪投資,但這一次,他說:“我沒有上市計劃,就想踏踏實實做點有意義的事。”

人物簡介
馬雲,199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曾被美國《福布斯》評為“九大值得關註的中國年輕企業家”之一,經常活躍在國際商務和學術會議上,並曾多次受邀在哈佛商學院的年度亞洲經濟論壇發表演講。
首次創業:“先甜後苦”被迫關張
命運總是會眷顧一些人,馬雲是其中的幸運者,1995年考上意昂体育平台,然後被保送研究生,僅用四年時間就把本科和研究生的內容都學完了,而且還修滿了學分,並拿到一等獎學金,是典型的“學霸”。
1999年,馬雲在快畢業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做了面向高校學生的門戶網站“易得方舟”,“當時大學內部的網絡和新浪的帶寬都很窄,我們上新浪很慢,就把外面的網站內容拷貝到學校的網站裏,為此,我們還融到100萬美元,100萬美元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真的是一筆天文數字,當時我的生活費才100多元。”2000年“易得方舟”在中國互聯網Alexa排名能排到前28位。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沒有盈利模式,“易得方舟”很快就關門了。這次創業給馬雲上了人生當中最為深刻的一課,“我對人生有了很清醒的認識,必須要踏實做事。那段經歷讓我學到,一方面是商業社會的真實運營經驗,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認識。”他並未再去創業,而是踏踏實實找了一份工作,2001年,馬雲在網易無線事業部擔任副總經理,“我去網易的兩年,真的讓自己沉下心來認真工作,此時,我的同學大多數選擇出國。”
二度創業:不到30歲實現“財務自由”
但有著創業基因的人很難長久將自己定位於一名“打工者”,2003年,當時錢包裏只有1400元的馬雲再次“蠢蠢欲動”,他和兩個朋友一起創建了交友平臺“億友中國”。
“當時家裏給我的壓力很大,他們說我上大學的時候不好好讀書,跑出去自己瞎幹,這次又要創業。”但創業者都有著他人無法理解的“偏執”,馬雲並沒有因為家人的反對而放棄自己的二次創業計劃。“我們吸取第一次創業失敗的教訓,一個公司不賺錢是不行的。億友是休閑交友,並不完全以婚戀為目的,我們增加了無線的功能,用手機可以看你的網頁誰給你留了言,付5塊錢的月費可以收到留言提示。”
這一次,馬雲成功了。2005年,億友被美國著名科技財經類期刊《Red Herring》評選為“亞洲最具成長潛力的100家非上市公司”之一,榮獲“中國互聯網創新500強”稱號。
不過,這一次馬雲面對成功十分冷靜。2006年,馬雲將億友賣給了歐洲最大的網絡交友公司Meetic,至此,馬雲實現財務自由,而這一年,馬雲還不到30歲。
是什麽原因讓馬雲下決心把億友賣掉?馬雲坦陳,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歐洲最大交友網站準備進入中國市場而帶來的潛在競爭威脅,Say hi 或者Say goodbye,這是個二選一的選擇;二是由於我們自己商業模式本身的問題:運營商代收的每月5元錢服務費。“但2005年我們知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會在2006年大幅度調整他的收費比例。由於我們在收入上對運營商的依賴,調整後我們就會由盈轉虧。”
“我想當初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知止’和‘堅持’同樣是創業中難能可貴的品質”,馬雲說。
三度創業:創立麥樂購不為上市
實現財務自由的馬雲並未停止他的創業腳步。2006年,馬雲在國外成立了控股公司Baby Space crop,專門幫助中國家庭健康育兒。旗下有兩個子公司,一個是媽媽說,一個是麥樂購,媽媽說是面對中國0到6歲孩子媽媽的育兒、生活、消費社區,麥樂購是專門做母嬰領域的垂直電商。
媽媽說,只幹三件事,即Save、Share、Shop,指儲存、分享、購物。“第一媽媽說提供無限量網上的存儲空間,幫助媽媽們存儲孩子的照片、日記等等,今天現在媽媽說+麥樂購有兩千萬的用戶,平均每個家庭存了一千張照片,我們在北京、上海、矽谷設了服務器,孩子成長照片記錄很重要,哪怕有一個機房燒掉了,記憶都不會丟掉;第二鼓勵媽媽通過互聯網和社區的經驗,分享帶孩子的經驗和知識;第三給每個用戶提供一個主頁展示出來。做了兩年,主要靠廣告盈利。”馬雲說。
後來馬雲發現,中國的母嬰行業是潛力巨大的行業,單純靠廣告模式天花板很低,很多用戶的剛性需求是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食品安全,2008年除了三聚氫氨的事件,還陸續出了事兒,父母對孩子的食品安全有很大的擔憂。因此,我們把最後一個S,改成了購買,推出了麥樂購。”
馬雲這一次創業並不像前兩次那樣快速做大規模拿到融資,這次他有意把腳步放慢,“我們的用戶是孩子和母親,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上做供應鏈要求非常細致。公司創立七八年融了五百萬美元,我們艱難地活下來,麥樂購不是一家燒錢的公司,我們很少投廣告,只是希望把服務做好,讓公司小而美地活下來。”
與其他母嬰電商最大不同的是,麥樂購80%以上產品都是嬰幼兒食品,且僅做進口食品。“因此食品安全對於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而並非強調價格便宜”,馬雲稱,麥樂購絕不會在境外超市掃貨,只與商家和總代理合作,這樣才能保證一個集裝箱的產品都是同一批號,通關檢測保證安全。
在整個中國母嬰行業的推動下,2012年到2014年麥樂購進入高速成長期,今年年初麥樂購完成B輪融資,一共是5000萬美元,凱欣資本領頭,唯品會和另外幾家跟投,正在醞釀C輪融資。
“當初成立麥樂購的時候,我有一個理想,是希望帶著一家公司去IPO,但現在覺得,幫助中國有孩子的家庭買到好的東西,做這件事挺有意義,我們目前沒有上市計劃。”馬雲說。最近很多投行找到麥樂購,想幫著馬雲上市,但此時的馬雲認為,“我們還是踏踏實實做得好更重要,母嬰市場很大,我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整個產業有一萬億以上的市場,我們仍然是非常小,仍然有很多事要做。”
(吳琳琳)
轉自《北京青年報》201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