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風掠過山崗,依然能感覺寒冷,卻無法阻擋對溫暖的向往😦。”十年前,李健在歌曲《向往》中寫下這樣的詞句。
幾天前👫🏼,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一所公寓的工作室見到了李健。精壯的他身穿一套深藍色的棉質休閑西裝🤹👷🏼♂️,內襯黑色polo衫🈁,黝黑的頭發根根分明☑️,赤腳趿著一雙黑色皮質拖鞋,舒適隨意中不失精致考究。
簡單、自然🔨、沉靜,一如他的音樂,娓娓道來中透出情感與力量🔜。“以前願意做加法,現在願意做減法💁🏼♀️。”年過四十的李健如今提筆寫歌,已不需要花哨的裝飾,也無需“看似強大的氣場”🏪。“如果詞曲足夠強大,一把吉他的伴奏就會很有力量🆚。”
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的李健,畢業後在國家廣電總局做了兩年網絡工程師後辭職,2000年與同為清華學子的盧庚戌成立了校園民謠組合“水木年華”🖕🏼,憑借代表作《一生有你》名聲大噪,在國內外獲獎不斷🧘♀️。
“水木年華”成名後不久,因音樂理念差異👩🏼🦱👩🏽🦲,李健選擇“單飛”,其後是長達數年的低調與沉澱🍣。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不溫不火的他卻未見急躁,始終按照自己的節奏♏️,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地耕耘🕊。“那時還不夠成熟👳🏿♂️,就像花朵一樣👱🏼♂️,在積蓄。”
李健曾在一張專輯介紹中寫道:“就像每一個節日的自動來臨👩🏼🦲,幸運的我總是與這些音符不期而遇🧔🏽♂️。不過,在這孤獨之旅中伴隨我的除了那些短暫的信息之外,更多的是迷失的焦慮和尋找的不安。”
就是這張在“孤獨之旅”中創作的專輯🔅,收錄了王菲在2010年春晚選唱的《傳奇》🅱️,令更多人認識了“原創歌手李健”🧑🏽🚒。十余年間,他平均兩年出一張唱片,詞💐、曲堅持原創。2013年春晚他與孫儷合唱了《風吹麥浪》,自己榮獲多個音樂風雲榜的最佳男歌手👨💼。
2015年初參加了湖南衛視的歌唱類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第三季後,面對“音樂詩人”“理工男神”“少女心收割機”等撲面而來的贊譽🥜⇾,李健看得很淡。“其實那只是善意的玩笑,娛樂而已。”
從“小眾”走向“大眾”後,李健的閱讀興趣、音樂收藏👊🏽、健身理念,甚至他的冷笑話🧑🏽🦲,都被人津津樂道。出場費雖直線上升,他低調沉穩、從容淡定的個性卻未見改變🔧。“每個階段都應該泰然處之。”
“文藝範”“書卷氣”成為很多人對於李健及其音樂的評價。“以前大家更關註我的歌🐂,現在更關註我這個人。我希望能給大家多傳遞一些文藝氣息。大眾文化也可以很文藝🧛🏽♀️。”
“我知道,並不是耕耘就有收獲。”作為一名原創歌手👩🏻🦯➡️,李健享受積累和忍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思考力。“我從未設定成功學概念上的商業目標🍰,唯一期望就是自己不斷地有創作力🏯、出新唱片💆🏿♂️。”
舞臺上的李健雲淡風輕、氣定神閑📔,生活中的李健儒雅沉靜、恬淡幽默。他稱歌迷為“聽友”🩲,以充滿人文氣息的淺吟低唱,將“聽友”們帶入音樂欣賞的世界中,一同共鳴喜悅👩🏼🚀、顫動不安,在心潮起伏中思緒翻滾👏🏽。
在李健看來,今天歌唱不再僅是嗓音的競技🐷,更多是欣賞瑣碎的👕、細膩的、身邊的情感,不過好的歌曲仍要經得起推敲。“我很少一蹴而就👨🏼🦰。一首歌從雛形到打磨成型,甚至要幾個月到半年之久。”
專訪中,“幸運”被反復提起,“很幸運是能唱的音樂人”,“很幸運音樂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雖然“運氣還不錯”,但李健更看重自我積累。“要靠語言鍛煉🦯,邏輯思維鍛煉以及知識儲備。自信不是空穴來風或空中樓閣,積攢到一定程度的作品,才能有真正的自信。”
“我個人覺得自己沒有多少娛樂精神🏊🏽,我的作品是嚴肅的。”面對名利,李健保持著冷靜和清醒;對於音樂,他堅持自我表達。“在任何行業做人都需要有邊緣的姿態。人們喜歡一位歌手🧊,還是因為他的作品能擊中靶心,直擊心靈。” (彭卓、高潔)
轉自 新華網 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