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團市委書記常宇在意昂体育平台社科學院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2015年7月8日)
尊敬的李強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我是社科學院社會學系2008級的博士生常宇,今天很榮幸能代表社科學院畢業學生在這裏發言。能考上意昂体育平台社會學系,師從李強老師學習,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跟各位今天即將畢業的同學們一樣,我也曾經在六教上過很多課,在熊樓參加過很多課題組研究討論,在學校的各個地方聆聽學術講座,在新齋辦理各種各樣的、無窮無盡的、有時候有點莫名其妙的手續,想必,你們都剛辦完。社科學院的各位老師給了我很好的教誨和指導,各位同學和同門師兄弟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今天又回到這個我多年前入學時面試、寫論文前開題、畢業時答辯的熊知行樓,十分親切,感受頗多。今天面對眾多師弟師妹,看到你們帶著成功的喜悅,當然或許還有一絲離去的憂傷,信心滿滿,即將開啟新的人生,我向你們表示祝賀,祝你們新的人生旅程,更加豐富多彩,一往無前。
我想學院請我來參加畢業典禮,一定不是讓我個人在這裏抒發自己的感情的。從前幾天接到社科學院張成崗老師的電話起,我就一直在思考,應該在這個場合,和我的師弟師妹們說點什麽?你們都曾經在求學的道路上是佼佼者,是過關斬將的勝利者,當然也是學習道路上艱苦的付出者,今天你們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你們將開始新的生活,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參加工作。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作為一名老畢業生,我有三句話想囑托大家:
第一,作為一名社科學院的畢業生,從今天開始,你們要抓緊每一個機會,“睜大眼睛、認識國家和社會”。你可能會很奇怪,覺得我們社科學院的學生,不就學的是這經世濟民的學問嗎?我想說,無論你是學社會學的學生,還是學政治、經濟、心理、國際關系的專業學生,無論你是本科還是博士後,我敢斷言,你對我們正身處其中的、當下的中國社會的認識,是不夠的。很多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樣,覺得我在清華學得滿腹經綸,對國家和社會洞徹千裏,躊躇滿誌的想把我的所學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中。但當我走進社會、進上工作崗位以後,我才逐漸懂得,我所能理解的世界的規律,可能連所有規律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還有無數的東西,我要繼續學習,向工作學習,向實踐學習。我們正身處其中的中國,在迅速變化著,我們趕上了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逐漸站起來,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變革過程。這個變化,是歷史性的,在人類進步的道路上都將留有重重的痕跡。我是1993年來意昂体育平台上本科的,那時候,今天你們熟悉的紫荊公寓、東門科技園、主樓前面所有的樓、新清華學堂區、醫學院、納米樓等等等等都沒有,那時候東門就在主樓前,離主樓很近,是一個很小的鐵柵欄做的門,外面是一條安靜的小路,兩行粗大的楊樹,還有很多田地,偶爾會有人摔著鞭子趕著馬車來清運垃圾。那時候沒有今天的五道口,也沒有華清嘉園和唐寧one,鐵路兩側除了低矮的小房子,就是莊稼。大家想想今天的清華,發生了多麽翻天覆地的變化。清華的發展變化,就是整個中國的縮影。這種巨大的變遷,快速的城市化,幾億人的流動,是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其中有很多現象、很多規律,是需要我們學社會科學的畢業生去認識,去解讀,去影響和掌握的。無論你未來在什麽崗位工作,是公務員、是企業、是高校,還是任何別的崗位,你都無疑需要對社會變遷大勢有了解和把握。這是為了你能更好的工作、生活,也是,這個時代給一個社會科學專業畢業生的歷史責任。今天你畢業了,要離開清華的老師們了,你要在新生活中迅速找到實踐中的老師,向所有的同事、所有身邊的人學習你所不懂的東西,哪怕他沒有光鮮的學歷和耀眼的光環,他都有可能比你對這個社會更有認識,更有體味。用傳統一點的話來說,他們就是群眾,要去跟群眾學習,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第二,作為一名清華社科學院的畢業生,從今天開始,你要盡你的努力,努力別給“清華”兩個字抹黑。從今天起,清華,不再是你引以為豪的驕傲,不再是你可以向他人炫耀的資本,而是你要用辛勤的工作、良好的表現去維護他的光榮、詮釋他的精神的母校。記得在上碩士的時候,我的一個從其他的重點大學考來的同班同學曾經跟我說,我覺得清華跟我原來的學校不一樣,清華像一個家,有一種很強的向心力,每一個曾經在這裏學習的學生,畢生都會牽掛這個家,有一種為這個家而努力的沖動。而我的學校不一樣,盡管它也比較有名,但我們不覺得他是家,它更像一輛公共汽車,在我的人生中,我上去了,坐了幾站,下來了,公共汽車開走了。這段人生對我也很重要,但是,公共汽車不是家。希望今後,不管多少年,你們人在哪裏,取得了什麽樣的成就,都能覺得這裏是你們精神的家,希望回家來看看,希望來看看老師,來看看曾經在這裏的親戚朋友。其實,清華實在太厚重了,真正能為“清華”這個家“增光添彩”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我說,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畢業生,只要我們能努力做到別“抹黑”,就很不錯了。其實我說的抹黑,不需要犯很大的錯誤,也許就是你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該努力的沒有去努力,該認真的沒有去認真,該你擔當起的責任沒能擔當起來,該去通過艱苦的努力去推動社會哪怕只有微小的一點變化,而因為我們堅持不夠、能力不夠,或是心態不夠平和,而沒有能推動成,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都是“抹黑”。因為,別人看你是清華人,會對你有更高的期許。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從今天起,不止代表你個人,它還會代表“清華”,因為在別人眼裏,你應當是努力的、認真的、務實的、謙遜的。所以,我說的“別給清華抹黑”,其實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
最後,從今天起,你要做一個自信、陽光而有責任感的自己。你已經很有理由自信和陽光了,你受到過良好的訓練,有很多知識,學會了很多能力,也應當學會了清華教給大家的人生態度。清華教給我們要保有一個寬廣的胸懷,要能正確看待人生中的得與失。我覺得,清華並不推崇那些只為自己活著的人,不推崇那些只為自己或自己的小家庭,為小我而努力的人,而推崇那些有家國情懷,願意為社會、為他人而努力的人。我們上學的時候,學校的流行語是“祖國終將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只要你為他人、為社會變得更好而努力過,不管你今天掙錢多與少,不管你今天晉升的快與慢,不管你現在的舞臺有多大,你都有理由做一個自信、陽光的人,因為你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一種公共的情懷。這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曾經得到了這個國家幾乎最好的公共教育資源,雖然我們是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但是不管怎麽說,我們畢竟比同齡人占有了更多,所以,我們理應回饋更多。這種回饋可以是回饋父母,回饋家鄉,當然也可以是回饋社會、回饋國家。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做一個自信、陽光、有責任感的、頂天立地的人。
以上這三句話,關於怎麽理解國家、清華和自己,跟大家分享。祝你們每個人,在新的人生旅程中,一路走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