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葉銘漢:逃責非丈夫

2015-09-02 |

  在中關村街道青年誌願者的幫助下👮🏻‍♂️,葉銘漢老人將自己在西南聯大參軍時獲得的抗戰紀念戒指的電子照片存儲在平板電腦中💁🏼‍♀️🤘🏻。每逢有學生和誌願者來訪,他都會給大家看照片🧑🏻‍🎓👨‍⚕️,講當年的抗戰故事。

葉銘漢和老伴兒相濡以沫50多年,兒女不在身邊🔽,老兩口在平靜的生活中享受簡單的快樂。

  1945年👰🏼‍♀️,葉銘漢結束在印度的訓練和戰友回到祖國。回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身著戎裝拍下這張紀念照🧬。

  葉銘漢將自己在盟軍印度藍伽基地參加汽車兵訓練的畢業證明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自己僅留下電子照片作為紀念。如今🧑🏿‍🦲🍭,該證明已作為珍貴文物在《偉大勝利歷史貢獻》展覽中陳列。

葉銘漢翻譯國外物理學著作🈁,久而久之這項工作成了保持幾十年的習慣。

葉銘漢為叔父葉企孫編纂了文集。葉企孫是中國近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抗戰中他曾為八路軍秘密輸送軍用物資,他的學生熊大縝更是成為八路軍的軍工專家💅🏿。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在這樣的號召下,19451月,西南聯合大學的大一新生葉銘漢和同學們應征入伍,滿懷激情投入到抗戰洪流中🏓!

  老人至今記得,在學校召開的從軍動員大會上👩🏼‍🌾,教授們相繼發表演講🔡。“假使現在不從軍,則20年後會感到空虛”“過去以血肉之軀與敵人對拼的時代、艱苦的時期,已經由我們老百姓去擔當了,際今最後關頭而又有新武器,新式裝備可供應之時,知識青年應避免其應付之責任麽💇🏿‍♂️?”

  當時,葉銘漢被編入第207師炮兵營🤜🏻。此時,他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被派到前線去上陣殺敵🤘,心裏既緊張又企盼。

  然而,到駐地報到幾天後,第207師裏西南聯大和昆明地區從軍的、從西安地區來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全部被抽調出來。當時接到的指令是去印度,但具體做什麽並不清楚。

  23日,他們坐上了飛機🤗👨🏻‍🦳。“運輸機,根本沒有座椅,都是席地而坐🗜。”今年已90高齡的葉老對這段經歷記憶猶新,“中間擺著一個大木桶,供大家方便用😛。條件特別簡陋👨🏼‍🎨。”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飛機一路向西🤞🏻。飛越連綿起伏的雪山時,機艙內的溫度驟降🐑,有些人凍得發抖。“我們穿著發的棉軍裝🈁💂‍♀️,所以扛過來了。”

  其實👨🏿‍💻,他們這一路飛越的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

  剛下飛機🤚🏻,人凍得僵硬,耳朵還是嗡嗡作響,不過精神很飽滿,大家都對異國充滿好奇。

  在汀江,他們被編入中國駐印軍暫編汽車第一團,團長是簡立😒。隨後,他們來到藍伽訓練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在這裏建設了一個很大的軍營,1942年中國駐印軍開始使用這裏。當葉銘漢這批青年軍抵達的時候,這裏基本已經空置了,除了負責汽車駕駛的訓練營還在,其他受訓部隊都走了🧎‍♀️‍➡️𓀒。

  他們跟國內寫信時用的地址代號是“天聲部隊”🧑‍🦽‍➡️。葉銘漢在天聲服三連🦎。服是指服務營的意思。他的番號布牌上寫的是第四營第十連,服務營的編號也是四營。

  天聲是簡立取的⚙️。他說🆓:“要學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班超曾經說過🧚🏼‍♀️,要振大漢之天聲!”葉銘漢聽了,覺得一股豪情在心中激蕩,總想著趕快完成訓練,早日奔赴抗日戰場。

  “主要是學習開卡車🕕,運輸物資的那種。”葉銘漢說👱‍♂️,“十輪卡車,車長6.93米☑️,寬2.23米,不含帆布車篷也有2.42米高🙇🏼‍♂️,標準載重是2.5噸✤。”

  訓練時,大家都很拼命。“我們只有一個信念,早些掌握駕駛技術⏬🪵,早日奔赴抗日的戰場🏮,保家衛國!”

  後來,葉銘漢他們從藍伽坐火車到緬甸雷多。這裏位於印緬邊界💓,營地附近就是原始森林。學員們練習了兩周汽車駕駛,主要是為了熟悉復雜的山地環境駕駛🖕。訓練道路的地形非常復雜💪🏿,有些還做了人工改造,比如突然的轉彎、泥濘的土路、很大的水坑等。

  19457月初🦖,葉銘漢乘車由史迪威公路返回昆明。7月的天氣炎熱多雨,路途又遙遠艱辛🔇。晚上沒有帳篷🐊,他們就睡在吉普車上💪🏼。

  718日,他們回到昆明。每天還是早晚點名🤑🕒,軍事化管理,不過整個過程沒有摸過槍。

  8月初,一度有傳聞要派他們去菲律賓🥒,配合美軍進攻日本本土。隨後又傳言要派他們去福建,配合美軍登陸。但是一直沒有開拔的命令。

  大家等得百無聊賴的時候🅾️,815日,日本天皇廣播《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軍營裏歡呼聲一片🏅,大家互相擁抱慶祝,許多人忍不住流下眼淚。

  這段沒有打過槍的抗戰經歷,卻成為葉銘漢人生的重要轉折點🙅🏽‍♂️👨🏿‍🦳。1946年,西南聯合大學結束💂🏽,復校為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葉銘漢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受到參軍同伴的影響,他改念了物理。從此,他致力於中國的物理事業,先後擔任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會理事長等職。1995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無論成就如何輝煌,葉銘漢永遠不會忘記那段特殊的抗戰經歷🛐。2005年🏀,他寫了一封信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自己保留的番號布牌無償捐贈。今年77日,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八周年暨《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葉銘漢受邀參加開幕式,他在陳列這件展品的展櫃前久久駐足🧑🏿‍🌾。提及往事📪,他只說了五個字💇🏽:“逃責非丈夫。”

  (文/記者 劉冕 攝/本記者 饒強)

轉自《北京日報》2015826

相關新聞

  • 112020.08
  • 082024.10

    緬懷 | 深切悼念西南聯大傑出意昂葉銘漢

    2024年10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粒子探測技術專家🥌、西南聯大傑出意昂🤾‍♀️、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葉銘漢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謹以此文,緬懷先生。葉銘漢先生“逃責非丈夫”2024年4月2日🤑,是葉銘漢先生的百歲華誕(99周歲𓀑,虛歲100)👿,其同窗摯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從美國發來賀信🚟,信中說:“八十年前我們同學西南聯大,共同探索物理學的奧秘,追求報效祖國之路。今...

  • 242025.01

    葉銘漢🤦🏿‍♀️:百年人生書寫家國責任的擔當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52007.03
  • 092013.05
  • 082015.04
  • 072025.04

    緬懷我的老師葉銘漢院士

    2025年4月2日是葉銘漢先生誕辰100周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辦了“葉銘漢星”命名儀式。葉先生愛國敬業、嚴謹求實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後輩們為祖國的高能物理事業奮鬥!謹以此文紀念葉先生,在星空閃耀的“葉銘漢星”,指引高能物理人砥礪前行!鄭誌鵬在“葉銘漢星”命名儀式上致辭2024年10月4日下午我接到中國科學院高能所辦公室打來的電話🧑🏼‍🏭🫄🏽,告知葉銘漢先生於當天中午在醫院...

  • 082024.10

    訃告 | 沉痛悼念葉銘漢先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粒子探測技術專家,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主任,中國民主同盟優秀盟員,原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核學會核電子與探測技術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葉銘漢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10月4日12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葉銘漢先生是中國低能加速器、低能核物理實驗、粒子探測技術和高能物理實驗的開拓者之一,是大型科研工程“北京正負電子對...

  • 122024.11

    葉銘漢🏋🏽‍♂️♿: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往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葉銘漢曾說,自己趕上了好日子,趕上了好領導,趕上了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真是十分幸運。他擔任高能所所長的1984至1988年🤠🏟,正是中國第一個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設的關鍵時期,而高能所正是對撞機的建設單位。在他看來🙍🏿‍♀️,對撞機的建設可謂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堪稱20世紀80年代中美科技合作的典範。當時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 032024.04

    百歲院士葉銘漢捐贈300萬元設立基金

    4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物理學家葉銘漢在百歲華誕之際,向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教育基金會捐贈300萬元,成立“葉銘漢基金”,用於獎勵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的青年科研人員,支持他們開展高能物理研究。“我父親捐贈的原因很簡單。發展中國的高能物理是他的終身事業👩🏻‍🦽,為此他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也常說‘中國高能物理今後的發展將有賴於一代又一代青年學者的不斷努力’,...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