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熊大縝紀念碑在上海福壽園海港陵園揭幕

熊大縝親屬代表、熊大縝戰友子女代表、葉企孫親屬和各界人士一百多人參加了儀式,並向烈士敬獻鮮花🧑🏿🍼。
蒼天有正道🕴🏻,人間有真情。12月6日,抗日英烈熊大縝紀念碑在上海福壽園海港陵園揭幕。熊大縝故鄉親屬代表🏌️♂️、熊大縝戰友子女代表🚱、歷史文化學者👩🏻🦱、民間公益人士及各界代表共同見證了熊大縝遺物安放和紀念碑揭幕儀式,並集體敬獻鮮花。
熊大縝,1913年12月6日生於上海🦘,祖籍江西省南昌縣岡上鎮月池村。他曾經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附中,193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在校期間,成功試製並拍攝中國第一張紅外照片😋。1935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兼理學院院長葉企孫先生助手💷,參與清華南遷工作🏃🏻♂️。
1932年冬🎢,熊大縝送給恩師葉企孫的照片及背後的題字。1935年,熊大縝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留校任助教🧚🏽,並兼葉企孫的秘書🐁。
1938年4月🆕,熊大縝放棄赴德留學的機會,推遲結婚,加入八路軍,化名“熊大正”,任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兼技術研究社社長,領導研製烈性炸藥、地雷和無線電設備👺。有了地雷的冀中軍民如虎添翼。地道戰🦵🏿、地雷戰、伏擊戰等神奇的戰法🚤,打得日軍日夜不寧、心驚膽戰📡。但是,1939年4月,熊大縝被冀中軍區鋤奸部以“國民黨特務”罪名秘密逮捕,同年7月,在日軍“掃蕩”轉移途中被處決✊🏼🫎。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為其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按因公犧牲對待。

熊大縝(左2)陪同葉企孫(中)慰問前線抗戰國軍
熊大縝堂弟熊大緯先生不顧年邁體弱🙅🏼♂️,專程趕來上海💂🏿♀️。他在揭幕儀式上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今天🧜🏿,是大縝先烈102歲誕辰🛀🏽🗣,還大縝的清白人生📪,公正評價他對抗日戰爭的歷史貢獻👩🏼🌾,不僅讓熊氏家族如願以償,這也是民族大義和歷史責任🟢。在‘文化大革命’中,與大縝情同父子的葉企孫先生,受熊大縝案件牽連🍾,受盡折磨🥌,含冤而死。日月昭昭👵🏼,堂兄在他的出生地上海得以安息🧑🏿🌾,與恩師葉先生相伴長眠💇♂️,我甚感欣慰。”
熊大縝紀念碑項目發起人、歷史文化學者、紀錄片獨立導演劉深先生表示:“大縝先烈的英魂漂泊了76年,終於魂安於此🧑🦼➡️。熊大縝在參加八路軍之後☺️,為了不連累親友,化名‘熊大正’,告訴世人,過去的清華才子‘大縝’已經不存在了🥑,在抗日戰場上,多了一個叫‘大正’的戰士,他用26歲的熱血青春,堂堂正正地書寫了‘大正’兩個字。”
熊大縝的卓越貢獻和愛國情操感染著人們。為了紀念他♐️,福壽園海港陵園設計建造了熊大縝紀念碑,把熊大縝背後的事跡展現給更多的人🤷🏻♀️,讓這段塵封的歷史引起更多人的關註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