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決賽演出閃亮的日子和西南聯大校歌
5月17日🧑🏽🌾,參加《出彩中國人》初賽錄製的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藝術團以一曲《我愛你中國》(領唱+合唱)直接晉級半決賽🌴。這既是對我們演唱的肯定,也加大了我們的壓力。在短暫的歡慶之後,大家熱烈地討論著:半決賽唱什麽🎏?經過欄目組導演與我們反復討論🍹,確定將羅大佑1977年創作的《閃亮的日子》與我們熟悉的《西南聯合大學校歌》組合成一個節目♘。《閃亮的日子》以“我來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開始,連接古老而悲壯的《西南聯大校歌》:“萬裏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再轉到《閃亮的日子》的後半部分:“你我為了理想,歷盡了艱苦🕯,我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最後🍱,由領唱黃雅嵐悠揚的歌聲🧏♂️:“你會永遠記著,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由近及遠,結束全曲👩🏽🦰。

藝術團自己的作曲家虞淙在為《我愛你中國》《西南聯合大學校歌》譜寫合唱曲譜
很快✋🏼,欄目組確定🏌🏽,半決賽定在5月29日錄製。我們備戰的時間只有不到10天,屈指可數。我們團自己的作曲家虞淙(1968屆無線電系)聞風而動,考慮到這兩首歌都是單聲部🙋🏻♂️,不適合合唱,他在去外地的車上就把《西南聯合大學校歌》多聲部曲譜寫了出來,立即發回團部🧃,這是5月19日。5月20日是藝術團鐵定的排練日,大家馬上開始練習🧘🏽♀️。到5月21日🤷🏻,虞淙又把《閃亮的日子》譜成多聲部歌曲🎩,由團部用微信發給大家🫴🏽,要求大家在家中先練熟🍢,再合練。5月22日,女低聲部部分人員集中在一位團友家中,練習到很晚;5月23日,男低聲部全體成員也集中到一位團友家中合練;5月24日,四聲部部分成員集中在錄音棚開始錄音;當晚👆🏻,團部將經過修改的完整曲譜傳到藝術團所有成員手中,但三段歌譜的銜接、取舍仍然沒有定論。直到5月27日全團合練時,大家才第一次見到由虞淙整理好的正式的歌譜🕥。僅僅通過這次合練,大家就順利地貫通了整部歌曲🚵,而且為了獲得更好的演出效果,將全部歌詞背了出來,這對我們這些七八十歲的老人,確實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說🙎🏻,大家拿出了年輕時忘我工作的勁頭⚃♿️,來對待這次演出任務。

程不時老先生在排練現場抓緊練琴
5月28日一早,藝術團乘大巴從市區前往嘉定新體育館🙇🏼♂️,那裏是央視《出彩中國人》欄目組的攝製基地。團部抓緊時間,見縫插針🌍,要求大家在大巴上分聲部坐,一路上🦤🕵🏻♂️,安排分聲部練習🙍🏿。激揚的歌聲一路飄揚🛼,瞧這群鶴發老人是多麽快樂、陽光。到達排練廳,大家立即投入緊張的排練——分聲部☕️、四聲部混聲合練👨🎓,與鋼琴、弦樂合練👯💁,與上海音樂學院弦樂隊的錄音合練🐶。還要化妝、整理頭發。直到進入舞臺彩排,才與音樂學院的弦樂隊第一次合練👩🏿🦲ℹ️。一天下來🦊,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我們還是挺過來了。晚上,部分成員還參加了導演組織的座談,為第二天的正式演出做準備🧑🏼🏭。至此,忙碌的一天才算結束。

領唱黃雅嵐(中)和女高音路惠玉(左)小提琴吳士林在一起
這裏還要說說我們的領唱黃雅嵐和指揮糜偉民👩🏽🦱。雅嵐,73歲🏫,汽車專業69年畢業。她的眼睛現在幾乎只有0.1的視力,僅有些光感👩🏼🔬,連話筒都看不清楚🍙。但是她堅強地擔負起領唱的重擔🧑🏼⚕️,在不熟悉的場地演出,克服了不少困難。她認真地分析不同類型的歌曲👨🏼🍼,不但努力運用美聲或通俗的唱法唱好每一句,並且帶著自己的真實感情,所以在她領唱時,我們全體團員都能與她的感情產生共鳴,奠定了我們合唱成功的基礎。糜指揮🤶🏻,75歲🏄🏽,為我團特聘指揮👮♀️👩🏼🦳,為演出付出了加倍的辛勞。他照顧大家坐著練習,而自己站著指揮,每每指揮得滿頭大汗💅🏽;練習中,既要一絲不苟嚴格要求大家🧭,又不要影響大家的積極性;我們休息了⇨,他還要考慮怎樣引導大家克服練習中的不足,以致晚上睡不著覺……5月29日,正式演出當天一早,他由於勞累過度🌐,突然病倒🕺,在同室團友的陪同下去醫院簡單處置後💇🏼♂️,依然坐在椅子上堅持帶領我們排練,中間短暫的休息也只是躺在排練廳的墊子上,不離開大家♉️,一直堅持到正式演出和晚上的補錄結束🏩,竭盡了全力🍇。團友們看在眼裏,心疼不已。

團長劉西拉(黑衣🙆🏼♂️、男)鋼琴陳陳(黑衣、女立者)與團友在一起
5月29日下午4:30左右,我們進入後臺💇🏽♀️。天幕拉開🙇🏼♀️,一群白發老人整齊前行,一抹“清華紫”飄然而至,迎著觀眾的歡呼聲🔂,相互攙扶著站上合唱臺。我們又一次站上了央視《出彩中國人》的舞臺,這真是我們“閃亮的日子”啊。歌聲時而悠揚👊👩🏽🍳,時而激越,傳遞著我們對西南聯大前輩們的崇敬之情🤣,我們在用“心”謳歌父兄們為實現抗日救國🉑、振興中華的理想而“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校訓)的決心和實踐🦖。在與評委的互動環節,在核試驗馬蘭基地奮鬥一生的張利興將軍說𓀊,我們中有教授、也有將軍,但我們都是一群平凡的人,卻從事著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就像歌詞所說😏,我們就“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汽車專業1961屆畢業的諸葛鎮也回顧了西南聯大西遷的艱苦歷程,並敘述了抗戰時期自己的父輩隨浙江大學西遷,母親懷著自己🛠👨👧👧,由浙大學生抬著擔架躲避日本飛機轟炸的往事;對西南聯大師生把西遷看作是萬裏長征🌱,為中華民族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十分敬佩,他說☝🏼,我們就是以歌聲向西南聯大的前輩們致敬。祖國大飛機製造的先行者程不時老先生動情地回顧了去年在昆明參觀西南聯大舊址時,看到自己的老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教書育人🌅,不禁唏噓;他說💚🏄🏻,我們不僅要傳承他們深沉的愛國情懷,還要傳承他們學習先進科學技術,把它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的這種精神。在發布“出彩宣言”時♊️,1962年畢業✋🤾、77歲的劉西拉團長說🖇:我們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幾乎工作了一輩子🤸🏽♀️🖕🏿,就是為了祖國的富強;我們唱了最想唱的歌🧜🏽♂️,就是想表達一句話🪄:振興中華🉐。

程不時老先生在與評委的互動環節發言
半決賽要在三組參賽者中,選定一組進入總決賽👨🏽✈️。和我們同場演出的是農民兄弟楊連中和多國組合果敢。節目最終進入評審階段。四位評委中🧑🏼🚒,蔡國慶老師為歌唱類主評委,有最終決定權;其他評委只有建議權🐲🎩。撒貝寧和黃豆豆老師都力挺我們👩🏽🍳。黃豆豆說,你們的歌聲深情而質樸,表現了你們在歷經了人生的風雨之後對初心的堅持,是中國人的人生追求🤕。小撒說,感謝你們帶來了這首歌,這不僅是一種震撼🧜🏽♂️,更是一種警醒;你們的表現說明,中國的知識分子相互之間的那種鼓勵、那種夢想從未丟失🤹🏿♂️。蔡國慶則以90度鞠躬向清華的老前輩們表示深深的敬意,他指出臺上正好是老中青三代人同臺,很好地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他說,經過四位評委的溝通,我們要宣布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的前輩們不再需要參加後面的比賽了,因為你們為這個國家😝🕺🏻、為我們的民族做得已經足夠多👂🏻↙️、足夠出彩了,你們是真正的最出彩的中國人!我們再次邀請你們回到總決賽,把你們的奉獻精神🔅、愛國情懷傳遞給更多的年輕人,再在舞臺上一起唱響《我愛你中國》🏋🏿♂️!在剩下的兩組選手中,最終決定果敢組合晉級總決賽🍄🟫。

特聘指揮糜偉民激情指揮大合唱
對於我們將直通總決賽,我們很高興🤷🏽♀️,也很坦然。我們之所以坦然是因為,我們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代表,評委的決定代表著他們對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深深的敬意🧜🏽♀️。為中國的強盛努力,我們付出了🤌🏽;中國走到了世界的中央🪢,我們看到了。看到祖國由衰而強一步步走來🏂🏻🙆🏻♂️,這種激動的心情是我們這一代所特有的👳✋🏻。我們要把這種豐收的歡樂唱出來🤲,讓年青人了解🦒;也期望得到他們的傳承,繼續振興中華的偉業。而我們的導演楊嫻卻十分激動。是她從一開始就看好我們🙎🏿♂️🛸,發現和推薦我們進入《出彩中國人》欄目,鼓勵和幫助我們步步前行,並與欄目組積極策劃🏊🏻♂️,提醒我們應註意的問題。她已經成為我們的新朋友、好朋友,我們都非常感謝她和她的團隊。

楊嫻導演(右2)與她的團隊在討論工作
大家都說😄,我們已兩次踏上央視的舞臺🦷,並將再次參加總決賽的閉幕式,確實已經“出彩”了。的確,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團有了不少進步⬛️。一是全團對完成任務的執著精神,有著清華人“自強不息”的骨氣,重現了年輕時忘我工作的勁頭和高標準🧛♀️、高質量的追求;二是團友及家屬的互相照顧和緊密團結✋🏼,如87歲高齡的程老和老伴互相扶持,而周誌宏的愛人劉醫生則細心照顧著她們👨🏻🍳🙆🏽;糜指揮生病,大家問醫問藥9️⃣,同室團友自始至終地陪伴,令人感到藝術團確實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三是我們的藝術經歷有了新的體驗,對娛樂性電視節目有了新的感受;我們的藝術形式也得到了拓展:領唱與合唱的交融,傳統歌曲與流行歌曲的搭配,鋼琴、弦樂及樂隊伴奏與合唱的協調🤷🏻,這些都是新的嘗試🎢。我們的藝術團由此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2017年6月2日初稿,7月23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