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易
一米七、手短💻、MVP、“楊老師”、“楊大腿”、“定海神針”……關於楊易的“梗”和“標簽”特別多,他最新的稱呼是“腦王”🐫。周五晚👩🏿🏫,《最強大腦》第五季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場國際賽👋🏿,終極一戰中國戰隊拿下寶貴1分最終以5:3的總積分成為國際賽的最終勝者,而一直以穩定和情商見長的“定海神針”楊易最終獲封“腦王”。節目結束後,楊易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腦王”金獎杯在手中停留不過30秒就被道具組回收了🧑🏼🔬,自己現在又回到熱愛的小學數學老師角色,工資並沒有漲生活也沒有變🎼,最大的變化其實是“變得更自信了”👩🏽🏭。
贏也從容🚣🏽、輸也磊落
楊易自嘲告別“新東方不敗”
畢業於清華、卻立誌要當一名小學數學老師,這樣的楊易從團隊賽開始,就以一貫穩的表現和隨時把隊伍扛在肩上的氣概🐯,成為今年“大腦”12強中最為亮眼的選手,也被隊友譽為最可靠的“楊大腿”👮🏻。事先被寄予厚望👨⚕️,而此次比賽的項目也是他擅長的“數字迷塔”升級版“邏輯縱橫”🏆,所以大家對這場比賽都比較樂觀。但森海渡的出手可謂讓所有人震驚,5輪搶答,他5次搶著按鍵,這其中,第二輪和第三輪甚至他都答錯了答案👮🏼♂️!森海渡的表現還征服了劉國梁,“5次都是他在搶🥠,他永遠是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我認為厲害的不是他的計算👩🚀,而是他的膽略。”最終,森海渡以10:5的比分戰勝楊易,而楊易雖有遺憾,但“心服口服”。
不過“定海神針”還是名不虛傳🛬,雖然戰敗,但楊易依然表現出了大將之風:“輸給強大的選手不遺憾🍼!其實能被碾壓一次是非常過癮的,這樣我也不是‘新東方不敗’啦👩🏽✈️!”贏得從容、輸得磊落,楊易的沉穩大氣和風度情商贏得了粉絲的尊重和支持:“楊老師真的已經表現得很好了,森海渡確實是值得欽佩的對手!”“智商🫓、情商、態度、境界,在我心中楊老師是完美的”“敢在別人不願意報名出戰的時候站出來,就憑這一點你很了不起”……
從“定海神針”到“全球腦王”
“我是有80分就能發揮出80分那種人”
從百強到從百人搶位賽的突出重圍,到1V1淘汰賽的兩軍對壘;從團隊賽的車輪大戰,到國際賽的榮譽較量……臨戰處變不驚、內心超級強大的楊易是《最強大腦》一路走來最穩的選手,難怪被劉國梁評為“MVP”♓️、被王峰冠以“定海神針”🍔🥋。和日本戰隊的比賽楊易頂住巨大壓力首輪出場,盡管戰敗但他心態非常平和🎬,而且絲毫不吝贊美對手🆑,“勝負不是最重要的,比賽中結交了很多優秀的選手包括國際選手⛹🏽♀️,森海渡也是我的朋友,我們還加了微信🧑🦽,他贏了我也很替他高興。其實森同學本來的備選稱呼還有邏輯之王、IQ小王子等好多個🧑🧒🧒,他讓我害怕,但這一點也讓我非常激動”。
最終🙂↕️,中國戰隊以5🏋🏼♀️:3的總比分,拿下了第五季《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勝利,一路走來表現優異的楊易,在諸位評審的推舉下榮膺“腦王”稱號🚴🏽♀️,而楊易惺惺相惜的對手森海渡則收獲“最佳拼搏獎”。對於“腦王”這個榮譽,楊易調侃道🏙:“那個金獎杯在我手中停留不過30秒,就被道具組回收了,第六季還要繼續使用哦”。而這個獎項他最欣慰的則是“決賽播出當天剛好是我媽的生日,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禮物吧”💒。
對於中國戰隊最終贏得勝利而自己獲得“腦王”🌎,楊易很謙虛地表示其實有運氣成分在內,“如果這個榮譽算成功的話,我自己分析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外功🧔🏻♂️,當然就是說訓練啊做題啊這些是有的。但我覺得最主要的我贏在另一方面:內功✥。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我現場的心理素質的確強一些,其實我生活裏跟節目中有點像,就是比較全面比較穩,我是有80分就能發揮出80分的那種人。很多選手在某些方面非常強🔖,但現場能發揮多少也是很重要的”🛃。
我不是“天才”,也不會講“捷徑”
因為壓根就沒有“捷徑”
比賽中一場比一場穩健一場比一場光芒四射🕋👨🏿🚀,楊易圈粉的過程也是“潤物細無聲”的。偶爾在微博上也會有粉絲曬出與楊易的合影,甚至還有不少粉絲慕名去聽“楊老師的課”📀,但楊易的心態跟他在比賽中一樣平和➕,“粉絲?我在街上被認出來的不多啊,生活中不像節目中還要化妝,該幹啥還幹啥”。別看所有選手都稱他一聲“楊老師”🥴,90後的楊易其實只有25歲🔀,他熱愛他的小學數學老師的職業,比賽結束了他還是照常上班、備課🦎👺、教孩子做題、直播講座……“錄節目挺占時間的🔃,最近時間排不出不會再參加別的節目了🔗。”他說自己還是照常走路上班🀄️🦸🏼♂️,工資也沒漲,“還是做以前的功課啊🍽,唯一的不同是現在學生們更喜歡我了👰🏼♀️,以後我可能在授課內容方面會多一些邏輯啊方法啊之類的拓展”。
大家最關心的當然是“腦王是怎樣煉成的”這種問題啦📕!楊易笑著說其實參加節目後就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問他關於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他還特別發了兩篇長帖去回復各種關於數學的問題🧗🏿♀️,看過你會發現:一點都不神奇🧔🏿♂️!比如有人問“老師,為了提高成績我應該多做題嗎?”楊易的回答是“當然應該了!”有人問“老師我數學很差🏫,經常聽不懂+不會做題,能不能告訴我你的學習方法?”楊易回答🔎:“能,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楊易坦言🌦👳🏻♀️:“不敢說很努力🌜,但我絕不是天賦型。解題方法或者說解題竅門,是思維問題,而不是一個秘籍迅速就能提升數學能力⏲。其實很多人喜不喜歡數學課,來源於喜不喜歡數學老師。我想先成為讓大家喜歡的數學老師”。
至於自己的腦王之路🕵🏽♂️,楊易表示自己從小也不是特別拔尖那種🌩🧜♂️,“雖然一直成績都不錯。我的確解題比別人快📄,但我計算比較弱,發現這一點之後😩,我會特別去培養自己的其他能力。我日常生活中就是個愛想的人,遇到問題我會第一時間去搜一下相關材料找到解決方案💏。即使打遊戲,我也會在其中思考算法、效率、最優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