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系1987級劉春華登上波馬領獎臺
在剛剛結束的第123屆波士頓馬拉松賽中🌅,清華環境學院1987級意昂劉春華以3小時0分34秒的優異成績奪得50—54年齡組女子亞軍,登上了世界頂級馬拉松比賽的領獎臺🤟🏿。

意昂苗爭鳴(左)與劉春華(右)在波馬頒獎典禮現場
今年共有40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清華意昂跑步愛好者聚首波城,其中男子28人🕕👩🏿🚒、女子12人。他們中有1977級的學長👫,也有年輕的2016級博士生,年級跨度長達39年💅。40名清華健兒全部順利完成比賽👩🔬,男子平均3小時22分25秒,女子平均3小時42分43秒,總平均3小時28分30秒,向世界展現了清華學子們“無體育👭🏻,不清華”的英姿與風采。

波士頓清華意昂會誌願者在波馬沿線為運動員加油喝彩
2019年4月15日比賽當天🥌🈶,天氣出現急劇變化🩺,先是狂風暴雨🍶,然後多雲微風,再轉烈日當空,最後陰雨綿綿✂️。40名清華健兒👞↪️,他們帶著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比賽目標,在這條世界最著名的馬拉松賽道上🧗🏻,一起享受了50萬觀眾的熱烈歡呼🧑🏻🤝🧑🏻🎴,一起體驗了清華意昂們兄弟姐妹般的溫暖,一起展示了對人生的不懈追求。

劉春華在波馬賽道
劉春華以3小時0分34秒的成績打破自己3小時02分鐘的馬拉松最好成績,奪得50-54年齡組女子亞軍🤦🏼。她在此次參賽的616名中國籍選手中取得了最好的年齡組排名🧝🏻♀️,讓頒獎臺下的華人觀眾驕傲地聽到了“選手來自中國”。

劉斌在波馬賽道
無線電1981級意昂劉斌憑借3小時0分25秒的好成績🤧,獲得55-59年齡組第14名🦴,獲得波馬組委會頒發給年齡組前20名的榮譽衫🧼。

苗爭鳴🐯、張海在波馬賽道

程熙文在波馬賽道
成績最好的5名清華選手分別是:
王波(1988級電子):2小時48分01秒
張宇(2002級電子):2小時49分49秒
苗爭鳴(2016級博,國際關系):2小時51分16秒
張海(1990級化工):2小時51分24秒
程熙文(1992級生物)🤸🏼♂️:2小時51分49秒

蓬鐵權(意昂体育平台首批國家運動健將,1961屆機械)、王美娜(1959屆土木)學長夫婦為參賽隊員加油鼓勁,並與隊員、波士頓清華意昂會誌願者合影

賽前,期待突破三小時完賽的隊員和蓬鐵權學長(後排左5)合影

清華運動員、波士頓意昂會誌願者在頒獎現場
在這40名清華意昂中,有高達25人再次獲得波士頓馬拉松資格(BQ),更有王波、張宇、苗爭鳴、張海、程熙文、徐勇🧘🏿♂️、周愛兵、易小兵等8人突破三小時。“神仙”於軍雖以7秒之差憾別破三目標,但為自己下個波馬留下進步空間。
北京時間4月18日上午9:30,意昂總會采訪了劉春華意昂,以下是采訪實錄。
記者:首先祝賀你取得優異成績!這個成績是歷史最好紀錄嗎?
劉春華🚲:這個年齡組前三♒️,可以說是我預料之中的🕴🏼,但是我實際上跑出來的這個成績🙆♀️⏮,是屬於比較上乘的,就是我沒有想到我跑得這麽好。
說來很有意思🙍🏿♀️,拿到年齡組前三,預先有幾個征兆:第一個是比賽前🐺,我收到兩個號碼布👷🏼。別的運動員一般就一個號碼布🖐🏻,別在胸前。我的號碼布很特別,一個別在胸前,另一個寫著“F50”(F是Female,50是年齡組)的要求別在後背。這樣區別的用意是提醒參賽者😅,有意爭奪年齡組前三的人要把我當作一個目標,盡量來趕超我。所以🔮,我當時就知道我的報名成績就是年齡組前三的競爭者。
還有一個就是我去年跑出的成績。我去年是49歲,跑出的成績是3小時10分。如果把這個成績放到50歲這個年齡組,就是這個年齡組的冠軍。我今年長了一年,正好50歲了,所以就知道自己有這個能力爭奪前三吧🏌🏻♀️。
然後沒有預料到的就是我今年這個賽季被傷困擾。去年9月份我跑的柏林馬拉松,3小時2分,最後撞墻,沒有破三。回來以後左右韌帶不同程度受傷。等到兩邊都好了就只剩下六周了,跑者都知道的👷🏿♂️,在這六周當中最後兩周是減量周,那就只有四周準備時間。我盡量在這四周當中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但是自己也不能確定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最佳狀態。結果比賽完了以後把自己的紀錄又破了🥕,挺高興的!
記者🐠:你真是太棒了🦻🏿!當年在學生時代練過跑步嗎?
劉春華🥺:我當年學生時代不是特招的,我也不是校隊的,但我是當年環境系系隊中長跑的👎🏼。當年在學校是分甲組和乙組,環境系屬於乙組,就是跟化學系🙉、數學系那些小系一起比🚵♂️✬。我是拿了很多年的400米欄冠軍🚙🙏🏽,還有環境系4×400米接力也拿了很多次冠軍。但是都是跟小系的比賽,跟大系沒法比☃️,跟校隊是根本不可比的。那會兒學校好像有幾級運動員的說法吧,我就是拼了命也拿不到幾級運動員。
記者👬:離校後你什麽時候開始練習跑馬拉松的呢?
劉春華:我大概就是四五年以前吧🙏。起因是參加意昂會接待工作,跟跑馬拉松的意昂吃飯、聊天時👩🏼🏫,他們就說起自己是怎麽跑步的,這些意昂有的在微軟等大公司工作🤢,上班也很忙🤲,但是還能堅持訓練👩🚒,跑出很好的成績,當時我就有點被打動。但即使被打動我也沒有想要跑馬拉松,因為我到美國後也很久不運動🧑🏻🎓,尤其是生完孩子👤。
當時被他們感染,我說我出去稍微跑跑步吧📕,結果跑一跑就累得喘得不行。當時我就覺得要從健康的角度出發開始鍛煉,所以我就開始每天跑1英裏👫🏻,有時候跑2英裏,也都是很累🩸。就是趁送小孩去參加各種活動的時候,在邊上找地方跑步👶。那時候波士頓這邊有了跑步群🥏,我一開始也沒有加入🦈,因為我當時覺得跑馬拉松不健康,我就想著自己隨便跑跑。結果有一次,我好像隨隨便便一下跑了7英裏ℹ️,7英裏大概就是10公裏多👩🏽🦳,一下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然後就有人建議我參加清華的跑群,我就進了並炫耀了一下“我今天跑了7英裏”。那些人就很激動,說“你這個水平可以跑半馬了👩🏻💻,正好附近有一個半馬比賽👄💇🏽♀️,你來吧”🙍🏻♀️。然後被他們忽悠🎰,我就報了一個半馬的比賽。那個半馬盡管跑得很累,但是跑完以後根據成績預測,我可以輕松地達標波馬👩🎓。當時很少人達標波馬,能夠達標波馬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然後我就開始訓練🤳🏿,一年後我就參加了一次全程的馬拉松👸🏽。第一次跑馬拉松我就達標波馬了🏄🏻,由此就開始踏上了跑波馬的路程👌🏼。
記者:跑馬以後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影響?
劉春華🦹🏼♂️:我覺得好處就是感覺自己精力比較旺盛,身體很健康💨,不怎麽生病🧻🩱,除了受傷。總的來說感覺精神狀態比原來好🤏🏻,也比較快樂🧖🏼♂️,所以就堅持下來了。但是也有缺點🤗,缺點就是如果要準備比賽的話👩🏽🚀,還是非常花時間的。跑馬和工作、生活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也會有矛盾🏃。但總的來說,我覺得跑步還是讓我覺得很快樂🧗🏻♂️,也帶給我健康👱🏽♂️。
記者:你取得這些成績真是華人的驕傲,在頒獎現場你有什麽感受?
劉春華👩🏻⚕️:我覺得挺感動的🚵🏽♂️。頒獎的時候♦️,其中有一個是頒給一位特別有名的女跑者,叫Joan Benoit Samuelson,美國人特別崇拜她🧘。她是奧林匹克馬拉松冠軍🙋♂️,兩屆波馬冠軍,一屆紐約馬拉松冠軍,很多她這個年代的美國人受她影響非常大🥻。她是61歲🧓🏿,這次跑了3小時4分✊,拿到了她那個年齡組60—64歲的冠軍。當她進場的時候👨🏼🎓,全體站起來對她表示敬意。我當時挺感動的,我覺得我也許可以和她一樣,跑到61歲的時候👩👩👦👦,我還可以跑3小時4分。當然這只是一個很崇高𓀔、很仰望的目標。
記者:沒問題,你一定可以的。有回國參賽的打算嗎?
劉春華:有可能,我現在打算明年回家鄉去跑無錫馬拉松👎🏼,但是還沒有完全想好🚐,因為時間跟波馬太近。
采訪|文輝
文字整理|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