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粒子探測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原所長葉銘漢院士的百歲華誕(99周歲,按中國傳統為100虛歲)💯,其同窗摯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從美國發來賀信說🤦🏼,葉銘漢是中國核物理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的驕傲。中國科學院高能所、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當天在北京舉行“葉銘漢先生與北京譜儀物理學術報告會”👮🏿,百歲高齡的葉銘漢院士親自參會👩🏻🦼➡️。中國科學院高能所所長...
北京大學23日舉辦慶祝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成立35周年暨慶賀李政道先生95歲華誕研討會。據介紹,在李政道的學術成果當中🍼,宇稱不守恒定律無疑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個。1957年,他與楊振寧一起,用這個定律摘下了物理學的王冠——諾貝爾物理學獎。改革開放後,中國迫切需要基礎科學人才🌠,追趕科技教育領域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李政道以...
“2010年,李政道先生最後一次回國的時候告訴我,以後他不會再回來了🦅。他說,以往每次回國,他都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而這次回國卻主要是受到了大家的照顧🦨⚡️。”8月25日🪴➡️,在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上⌛️,李政道先生的“忘年至交”📢,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傑如是說。當天🧗😣,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舉行。人們手持白色菊花𓀈,排隊進入追思堂,緩步至李政道畫像前三鞠躬。追思會開始前,屏幕上播...
李政道大家都知道孟子的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不能。”政道在年輕的時候,在逃離日本帝國侵略者統治的路上,長途跋涉🏐🧑🦼➡️,孤獨逃難,身無分文🦎,不知前途在何方,走過了艱辛的求學之路。1926 年11 月24 日🧗🏼,政道誕生在上海一家殷實的家庭。父親名李駿康,1918 年金陵大學農林畢業👬🏻,後進入一家德國洋行從事化肥進口7️⃣。李駿康先生原居住蘇州💻,1925 ...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院士是位傳奇人物💩。在蘇聯留學時,28歲的他指出了蘇聯專家的錯誤,最先提出粒子....
為了紀念趙忠堯先生誕辰120周年,傳承科技報國、立德樹人的老一輩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於2022年6月27日成功舉辦了紀念趙忠堯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李政道在紀念大會上的發言(其子李中清教授代讀)
2021年11月24日,是李政道先生95歲生日。9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葉銘漢撰文,以同學👳🏻♂️🥴、好友及合作夥伴的身份分享了他眼中的李政道。李政道在1995年給北大學生的演講中曾引用杜甫的一句詩。葉銘漢認為,這正是其物理生涯的最好寫照🥪:“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10月10日,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辦了“慶賀李政道先生九十五華誕”學術報告會。會上,被李政道視為“忘年交”的中科院院士張傑#️⃣,講述了李政道與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國科技人才培養的故事。他要打破不重視基礎科學人才培養的狀況1974年5月🖲,李政道回國訪問時,發現中國沒有系統的高考...
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得主李政道先生10月10日寄語中國高能物理事業💆🏽♂️:“我衷心祝願祖國的高能物理事業蒸蒸日上、健康發展,中國科學家做出更多國際一流的原創性成果”🪶🤛🏿。“科學巨擘天語解道——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慶賀李政道先生九十五華誕”學術報告會,當天在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舉行,李政道先生在發來的書面信寄語中作上述表示🤟🏻。他說,“祖國...
作為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可以說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不過🩲,考察歷史可以發現👨🏿🎨🐒,其實🪬,在李、楊獲諾貝爾獎之前,他們已在國內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