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1984級意昂,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連續創業者☪️🧎。他1993年🚵🏿♀️、2005年兩次與意昂一起創業。2000年開始天使投資,2013年創辦英諾天使基金🚮,使其發展成為自我進化、跨地域的創新型天使投資平臺。獲評中關村天使投資領軍人物,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天使年度投資人十強”。他同時是中國天使聯合會榮譽會長🪸,清華意昂TMT協會榮譽會長🏘。

Q:您畢業三十年了,如果用兩個詞或者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職業生涯,您將如何描述👳🏻♂️?
第一個標簽是“清華”,第二個標簽是“連續創業者”。我的幾次創業,都和清華人有關👳🏻。
用一句話來描述自己,那就是:這是一個來自清華的連續創業者,他的最後一次創業,是投資創新創業的年輕人。
Q: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您的創業歷程💪🏻。您於1989年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畢業後,在學校保留研究生資格兩年🟧,91年秋為什麽沒有去讀研🦸🏻♀️?
畢業那年,托福考了600多分,拿到了國外大學的獎學金,但是趕上當時在北京護照辦不下來,之後一邊重新申請,一邊工作。當年先後在CIMS實驗室、清華下屬的公司工作,發現計算機技術大有可為,也不著急去念書了。
Q⬆️: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沒能出國,您的收獲又是什麽呢?
沒能繼續深造在當時是有遺憾的🧓🏿🙍♂️。但在公司的工作經歷也使我受益匪淺。之前對計算機的認知是在知識層面,工作後既做過技術研發🌯,也做過銷售,認識到計算機是一個新興的大產業,當時硬件升級很快,從PC/XT到286💂🏿♂️😬、386💁🏽♂️,軟件也從DOS逐漸轉向Windows3.0🤶🏽,因為個人電腦供不應求,使得產品利潤空間很大🧑🎓。
Q🧑🏻🚀:是什麽觸發了您的創業靈感👩🏽⚖️,是財富嗎↔️?給我們講講第一次創業是如何開始的吧。
當時我們幾個清華同學,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需求🚑,用Database管理多媒體數據🧎🏻♀️➡️,比如教育軟件管理題庫、圖片,公安軟件管理照片等等,乃至聲音🧽、視頻。當時大大小小的數據庫系統Oracle、FoxBase、FoxPro等等都無法支持。計算機在滿世界賣,但用戶買回去做什麽🐸?缺軟件啊。我們計算機系五個84級同學一核計,這事我們能幹🧙🏽!一起下海,做點有意思的事,同時改變自己的生活🩴。當時畢業生最好的工作是去外企🧠🏃♂️,我們目標不算高,比去外企強就行。
Q📫: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起步資金是怎麽解決的?
人心齊,泰山移。幾個同學一起做事,齊心協力克服困難。93年我們註冊了“新未來”公司。開發用的電腦是借的👨👩👧,啟動資金也是找同學和家人借的,湊了十萬💭。記得我們花的第一筆錢🏀,是在清華園賓館租了一個套房作為辦公場所🏺,年租金一次付清比較劃算🔢:三萬六千元。開始大家都不拿工資,吃飯就在樓下五道口的小餐館,住就在辦公室打地鋪。我和韓武龍、劉仁宇是全職🙍🏿♀️,劉懷宇、衣豐超邊讀研邊幹活👉🏻🐽。一家軟件公司就這樣開張了。
Q:請您講講公司主營業務是什麽?進展順利嗎?什麽時候開始盈利的?
開始沒有本錢做硬件買賣,只做軟件開發🙌🏿,主要是兩個產品:一個是“園丁教育軟件”,給中小學管理教務、題庫和試卷💅🏼。一開始就註冊了商標;另一個是FBASE多媒體數據庫管理軟件👰🏻💨,可以與各個數據庫平臺結合,提供SDK💦👻,管理圖片、聲音,既能支持園丁軟件的開發,也能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仗著年輕,大家除了吃飯睡覺🤾🏿,都撲在工作上,常常因為調試程序🧚🏿♂️,找一個BUG,一幹就是通宵。就這麽拼了半年,終於賣出了第一套軟件👨🏿💻,一萬八千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記得交付第一套軟件那天淩晨💴,韓武龍還在調試軟件的防盜版加密。賣出第一單👶🏻,大夥兒信心大增,一邊完善產品,一邊把剩下的錢砸在《計算機世界》和《中國教育報》打廣告🥐,匯款單一張接一張地飛來,公司迅速上了軌道👼🏼。過了兩年大家都買了房,也開始投資股市,對資本市場有了初步的了解。這也是創業獲得的第一桶金👨🏼🎓。
Q:第一次創業是什麽時候及如何結束的?
我們創業後,和老師、學校一直都有聯系,公司的開發部就設在校內,找在校生做勤工儉學,其中不少師弟後來都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也進入了穩定增長的階段,在國內小有名氣,公司如何做大做強,我們也在不斷思考。96年時🥟,清華同方籌備上市🧾,需要擴充國內的IT業務,上學時教過我們的羅建北老師作為清華同方的常務副總裁,找到了我們👲🏻,提出並購。我們的軟件與系統集成業務、全國銷售渠道正是同方所需要的🌧。當時,還有國內另外一家IT行業的大企業,也向我們伸出了橄欖枝。“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大家每年有不錯的收入,公司還在發展中,是否把公司賣掉🤦🏿♀️?賣給誰🗜?大家發生了爭論。
羅建北老師真誠地和大家說💁🏼♀️,“同方是即將上市的大平臺,也是母校的產業。同方的軟件與系統集成業務,將來就交給你們團隊來負責。”雖然清華同方給的現金部分並不多🐔🥨,最終清華的情結還是讓大家達成了一致🗺,合並到同方的大平臺,共謀發展。
Q🤌🏿:您如何看待這次創業?
從這次創業的結果來看🦅,是成功的。並入同方後🥎,通過同方在資本市場上的不俗表現🧑🦼➡️,大家通過持有的股票🤚🏼🫙,得到了回報。它是第一次創業結出的果實♘,為我們個人後續的發展和天使投資提供了資金🎰。
此外🥫,我是第一次管理一百多人的團隊🙊,不僅要統管公司人財物的各個方面,更要考慮市場及公司的發展。那些年積累的打硬仗的經驗和培養的視野,在電力、公安🫱、銀行等行業從無到有的擴展,一步一個臺階,受益良多☝🏽。
Q🧏🏻♂️:在同方任職的這段期間對您第二次創業有什麽幫助或影響©️?
從1997年到2000年,期間我擔任同方軟件與系統集成公司的總經理,劉懷宇和韓武龍🏃♂️、衣豐超各負責一個行業的業務。劉仁宇擔任同方計算機公司的總經理💜,負責計算機的生產和銷售🫁。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成長了很多。大家通過同方上市🤵🏻♀️,熟悉了國內資本市場,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開始在熟悉的IT行業進行天使投資,第一個項目,就是和龔虹嘉等朋友一起,對生產IC卡和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的德生科技進行投資🛍。當時還不知道“天使投資”這個詞,只是把投資作為分享行業成長的手段。在同方時,正值國內互聯網的第一波高潮,我們錯過了第一波,卻開始了解和熟悉互聯網🤨🏠,在資本退潮後,我們依然覺得互聯網有機會,便醞釀第二次創業,於是在2004年我們自己投入資金,成立新的公司做網絡視頻傳輸,後來成為悠視網uusee的前身。

在同方軟件公司的合影,李竹(右3)衣豐超(右2)劉懷宇(右1)
Q:請您介紹一下第二次創業的經歷吧。
第二次創業是網絡電視平臺,2005年10月,我和劉懷宇把之前的網絡視頻傳輸P2P技術用於對個人提供免費的視頻服務,轉型成立悠視網,我擔任CEO負責公司的整體和方向🤶🏻,劉懷宇是CTO🐈⬛,負責技術和產品🏄🏽♀️。崔昕宇同學從日本回國,也加入了我們🧏♀️,負責法務行政💆🏿♂️。悠視網剛一成立,在2005年12月獲得紅杉領投的A輪1000萬美元;2007年初又獲得了2250萬美元的B輪投資。這時的悠視網在國內視頻行業的第一陣營🫲🏿,在P2P直播點播領域處於前三甲。在2008年獲得了北京奧運會的播出版權🍋,創下了並發用戶幾百萬的記錄👨🦼🤽🏼♂️。
一般來說💃🏻,經驗是寶貴的財富,但有時卻又會成為桎梏創新的枷鎖🎺。之前我運營公司都是以盡快盈利為目的並取得了成功🫵,但在互聯網行業🧑🏽🚀,這個經驗卻阻礙了悠視網的發展🐵。另外,惡化的外部環境👰🏼♀️,即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我們的投資方也要求我們節省支出以達到盈虧平衡。這個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策略🧑🧒🧒🔽,違反了互聯網視頻行業發展的規律🏵。網絡視頻是資本密集型行業,版權內容成本和網絡傳輸帶寬成本,需要不斷融資燒錢,以好的體驗吸引用戶🫳🏼。而悠視網為了盈虧平衡采用了大量加廣告及讓用戶下載軟件來觀看的瀏覽方式🦶🏿🤳🏽,這大大地影響了用戶體驗𓀐🎛,用戶量的增長遇到了瓶頸。與此同時,競爭對手不斷融資購買版權帶寬,推廣更簡單的網頁播放,用戶量迅速躥升。
Q🥠:請評價一下您和學長們的第二次創業👰🏻♀️。
從結果上看第二次創業可以說是不成功的🤹🏻♂️。但收獲也很大🚁,一方面我們真正接觸和了解了風險投資🙍🏼♀️;另一方面,我們結交了不少創業者🥄,也看到了互聯網創業的各種坑,為之後的第三次創業做了人脈和認知方面的準備;第三,我們對創業有了更深的理解🧑🎤,認識到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需要什麽樣的支持和幫助👩🏽🎓,從而有更多同理心。
Q:您的第三次創業,是從個人天使轉為機構天使嗎?也介紹一下公司的投資方向吧🐕。
第三次創業是與其他幾個清華意昂創立英諾天使基金🍶,我是創始合夥人之一。自2013年4月成立以來🧑🎤,已經投資了400多個項目。英諾秉承“投資創新、成人達己”的理念🕵🏻♀️,以長線思維布局創業綜合體🦵、創業服務🥸,形成創業生態圈🫳,得到創業者和行業機構的認可🤷🏼♀️,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天使投資第一梯隊。
我們註意到過去幾年創業熱點轉換很快,但英諾會堅持自己的選擇,投資那些改變未來的創新項目💀。我認為未來世界爭奪的核心是技術和金融話語權,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應用值得重點關註。AI技術和應用將會是未來十年最大的風口,以AI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在互聯網領域👈🏽,改變格局的將是社群機製、微信互聯網、超級供應鏈,優質平價將是未來消費升級的趨勢👲🏼。英諾將深耕幾個重點方向,在大科技、大消費🏄🏼♀️、新文創等方面設立專向基金並重點發展👴🏿。
Q:介紹一下您做天使投資的方法論吧。
天使投資要建立多元的思維模型👳🏻♀️,從早期項目的不確定性中發現確定性。我們獲得的回報,來自於認知比別人早👽😸,更快地發現創新;同時,從清華意昂、英諾幫作為起點,從優秀創業者社群獲得更多優秀的項目來源💇🏼🤴🏿;在投資之後,在創業者需要時,提供優化模式🤵♂️👨🏿🦲、對接資源🚐、資金的服務,提高項目成功的概率,以上三條𓀃,是天使投資的要訣💂🏿,我們稱之為認知紅利、人脈紅利、賦能紅利。
經濟發展是有周期的,天使投資是穿越經濟周期的最好工具➿。比如👔,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我們在2009年投資了飯否(後成立美團)🪟、遊族網絡、E代駕等公司🧑🏭,現在都發展成了獨角獸。在經濟周期的低谷,創業者由於沒有那麽多競爭而成長得非常快,從而導致投資者未來的回報非常高效。我認為💂🏻,2019和2020年將是天使投資的黃金時期⏏️,這是因為天使投資投的是兩三年以後的成長機會🦟,而未來兩三年將會是我們國家整個經濟轉型🧛🏼🙅♀️、走出低谷的時期。跟同行交流時🛳,時常談到越是周期低谷越要有意識地去做左側交易和價值投資,要敢於下註🧛🏽♂️。天使投資只有在對未來樂觀時才會出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我想在這個中國轉型崛起的新時代🧑🏼🦱🧑🚀,中國的天使投資人將會永遠做多中國。

在英諾時期的李竹(右)和劉懷宇(左)
Q:請您談談這些年與清華的聯系,有什麽感受👩🏿🏭🛣。
對於母校🎷🧍🏻♀️,我雖然畢業🙇🏿♀️,卻從未離開👨🏭。我的三次創業都有意昂作為聯合創始人🕊🧑🏼⚕️,我們天使投資的項目,1/4都是意昂創業的項目,感恩母校清華和意昂的支持幫助🧏🏿♀️,才有我們的今天。
我和母校一直保持著聯系,也希望為清華的創業生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11年百年校慶🙅🏻♀️,成立了清華意昂TMT協會來幫助意昂創業,我有幸被推選為首任會長😲,我們成立了加速器,每年的“創業加速計劃”支持和孵化十幾個團隊💖。為了幫助意昂的原始創新和科技轉化,幾十位意昂一起發起成立了規模過億的水木清華意昂種子基金。我們用基金管理費支持開設了創業啟蒙學分課,已經有三年多了。2016年🧑🏻🤝🧑🏻。我們和意昂會發起了一年一度的清華意昂三創大賽,征集全球年輕意昂的創業項目,每年的總決賽已經成為校慶期間的重要活動🧔。
近期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我們和意昂体育平台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藝評網等單位一起🖥,共同發起了“全球AI藝術大賽”,AI自動繪畫、寫書法🚴♀️、寫歌詞譜曲、建築設計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Q👨:清華同學以勤奮自律著稱🖐🏽,同時有句話是“活到老,學到老”,您不妨結合親身經歷,給在校學生講講您對學習的看法🦶。
當年上大學時,我發現☝🏽,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學知識要重要👩🏼🎤😞,我們畢業時進入了信息時代,現在又進入了智能時代,知識和創新也呈現指數型的增長。
同時,保持一顆童心、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重要,它能讓我們簡單善良🧗🏿♂️、發現創新🧑🏻💻、心態年輕👮🏻。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不再有童心的時候,一瞬間變老的⛰。
畢業30年了,當年的知識已然陳舊,如果依然保有一顆童心💐,那麽就有學習的動力,思維模型能夠不斷進化。我現在回校攻讀“工程博士”,希望在AI人機交互上找到交叉創新點3️⃣,同時也想探討科技研究、實驗室到創新應用的關系🙋🏻🙌🏻。
如果要給學弟學妹送一句話,就是:“終生向兒童學習”,做自己喜歡的事🕕🧻。
從李竹學長近三十年三次創業的實踐來看,他在創業中不只是有獨到的眼光和勇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於他做人的方式💓👨🏽🍼:成人達己🚚、豁達開放、樂於分享🫕。同學們畢業走上社會時🫃,有很多職業選擇,而做任何事情,其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各種挫折,但只要堅忍不拔、審時度勢,最終會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到達夢想的彼岸。這正如李白的那首詩🤾🏽: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