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霆,1980年-1988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學習。現任中南建築設計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帶領中南院12天完成雷神山醫院的設計施工交付任務,在1個月內完成38個抗疫項目🧓🏽。
軍號響☛,除夕之夜接命令
庚子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1月24日,大年三十。20點30分🙆🏼♀️,正當千家萬戶洋溢在春晚的熱鬧氛圍中時🛏,中南建築設計院(簡稱 “中南院”)接到武漢市城鄉建設局的通知:將中南院原 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武漢軍運會運動員餐廳改造建設為武漢第二所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即雷神山醫院❤️🔥,選址江夏區軍運村。

2020年除夕之夜,中南建築設計院的緊急技術碰頭會
作為疫區中心的武漢,當時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爆發期和防控的關鍵期🕙,雷神山醫院項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疫情如火,刻不容緩。中南建築設計院董事長李霆第一時間部署🍆,由公司總經理掛帥、醫療健康事業部統籌,組織精銳團隊力量,當即打響了雷神山醫院搶建的設計戰“疫”。
中南院是在武漢的大型國有設計院。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綜合性設計院之一,中南院有68年的歷史、近2000人的技術團隊🤷🏿,有200多個醫院包括武漢協和、同濟這些大型綜合性醫院設計的豐富經驗。此次中南院組織的隊伍🫰🏼,是由在武漢的精銳專家🦞、設計師等幾十人組成的項目團隊,涵蓋建築、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造價等全專業🖇,是一支技術力量雄厚、設計經驗豐富、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骨幹隊伍🧾。


春節期間🤜🏻,奮戰在設計一線的中南院人
從接到任務開始🧼,項目團隊就開始了不眠不休的奮戰👨🏽🍼。醫院項目在設計施工過程中的修改往往是很多的,雷神山也不例外,經常一個總圖在一天之內就有五六次變動。團隊在這段時間日日夜夜都在趕進度🌟。變化往往會推翻上一階段的成果😥,但沒有人抱怨。大家深知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賽跑。團隊成員只有一個信念:早日優質高效完成設計建造,要拼盡全力和疫情搶時間。
重統籌,奮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7.99萬平方米
1500張床位
2300名醫務工作者
12天完成交付
這就是武漢雷神山醫院

雷神山醫院
雷神山醫院是與疫情生死競速的工程,是在全國4000余萬“雲監工”註視下完成的重點工程。正常情況下要完成這種大型醫院的設計建造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而雷神山醫院項目不僅任務重、時間緊🧼,6天裏還3次擴容🧗🏻♂️,從3萬平米激增到7.99萬平米。總體規模接近3個小湯山醫院,但工期卻與之相近🧢。設計調整的頻繁程度、深化設計的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雷神山醫院的病區除了按照傳統的三區兩通道模式進行設計,每間病房都設置了緩沖間和傳遞窗👃🏿👨🏼🍼。每個標準病區的醫護工作區都有嚴格的潔凈通道和流線控製,避免走回頭路,減少交叉感染。設計人員將隔離醫療區與醫護生活區嚴格區分🈷️,防控可能發生的汙染。
由於春節和封城🫰🏻,建築材料比較缺乏,難以按常規模式和流程設計🫄🏼。為了準確高效地溝通🧛🏽♀️,設計團隊在辦公室和施工現場多線對接🫣,突破常規,邊設計邊施工🤌。設計人員輪班輪崗,24小時駐現場服務🧖,密切配合現場施工🛻🕑。現場設計人員及時反饋工程進度及發現的問題,後方設計人員則隨時對方案進行調整。
由於項目涉及到政府、業主🛀、醫院🧚🏻、代建方、施工方🧍♀️、監理單位等各方關系🗣,面對建設各方復雜狀況和各種難題,設計團隊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功底、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積極主動、及時地處理解決了各種緊急問題,確保了雷神山醫院如期交付🍖,圓滿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南院參與抗“疫”項目類型與分布
此次疫情期間,中南院所接令建造的不僅是雷神山醫院🤎🧑🏻🌾。截至2020年2月22日,公司醫療健康事業部牽頭完成抗“疫”醫院設計38個。其中,醫院建造、改造設計14個,方艙醫院改造設計21個🛐,方艙醫院EPC2個🏏👱🏼♂️,指揮部改造設計1個🫳🏻,共計產生3萬余床位。
湖北省委書記、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應勇指出🖕:方艙醫院要堅持醫院定位,堅持生命為重、救治為先。要爭分奪秒地推進方艙醫院建設,為防控疫情、開展救治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撐🧑🏼🚒,為實現新冠肺炎患者“應收盡收”提供重要保障。從2月4日起🛻,中南院陸續承接了21個方艙醫院,包含體育館🏇🏻、展覽中心、產業園等多類公共建築改造,最大床位規模達到3600余個。

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
一個月,21座方艙⚫️,38個抗疫項目,中南院戰果累累。這與近年來中南院強化戰略布局🧑🏽🔬🧘🏿、推進轉型升級、推進專業化團隊建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疫情期間🐋,整體抗疫搶建項目的統籌部門是醫療健康事業部。這個事業部成立於2019年,同期成立的還有鐵路交通樞紐事業部、機場樞紐事業部、體育建築事業部等,這些部門所涉及的都是中南院的傳統優勢和特色領域。醫療健康事業部成立後,致力於在專業化領域不斷做精做細,打造拳頭產品🧙🏼♀️。此次也正是醫療健康事業部充分發揮統籌能力和專業優勢🧙♀️,為建設新冠肺炎的醫療場所提供了重要保障🔪🌄。
戰疫情,大災面前彰顯大義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這座城市的人們經歷了很多🧑🏼🦱。中南院和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一起,以戰士的姿態頑強地沖鋒在抗疫的戰場上🛡。
接到雷神山醫院搶建任務時🥡,疫區中心武漢正處於病毒的集中爆發期▪️,整個城市籠罩著恐慌的氛圍。中南院的旁邊就是武漢市第七醫院,疫情初期,長長的等待確診的人群隊伍從醫院裏排出來⛅️,一直延續到街頭很遠的地方。
中南院設計人員的身邊也不乏鄰居、朋友被感染。他們冒著自己也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離開家門,第一時間趕赴項目現場。有一位出了門的設計師下樓時,正好看到救護車來接被感染的鄰居入院。他說“自己當時腿都是軟的”😮👨🏽🌾,猶豫了片刻之後,還是毅然選擇奔赴工地🤲🏼。

雷神山項目團隊代表
從雷神山項目開始,中南院的設計人員就陸續投入到各類設計任務中。只要一聲令下,大家都毫不猶豫接手新的項目,而且不斷有人自告奮勇加入進來。疫情期間,醫院是醫護工作者的戰場🕵️♀️,辦公室和工地就是這些設計醫院的設計師們的戰場👩🏿🦰。在此期間3️⃣,中南院人所展現出的英雄氣概讓人感動🕺🏼。
幾十年前👩🏿🔬,中南院的老前輩們支援國家三線建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疫情當前,新一輩的員工接過前輩的旗幟,傳承難能可貴的奮鬥與奉獻精神,大災面前彰顯大義。正是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懷著對生命的無限敬畏,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搶建項目的最前線👩🦰,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抗疫搶建項目👵🏻!
2016年,李霆上任並主持全面工作時,擺在他面前的是個歷經磨難的中南院。為了讓中南院延續歷史榮光👨🏽🌾、迎來新生🪨🖖,李霆潛心思考行業發展的特點與趨勢🤬、謀劃企業戰略發展路徑、大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轉型升級之路走到今天已進入第五個年頭,中南院的合同額也從他接手初期的8億元躍升至今天的近80億元。企業的業務模式🧕🏼、生產模式和國際化“三個轉型”與技術、管理、營銷“三個升級”成效顯著。
疫情之下,機遇也伴隨危機而來。“後疫情時代”的轉型升級之路,中南院將著力打營銷戰略、平臺戰略和產品戰略攻堅戰,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疫情期間,長時間的封城🤦🏼♀️、交通管製和人員的限製流動給設計企業帶來巨大的業務停滯壓力和復工需求🧑🦯。隨之而來的ℹ️,是居家線上辦公的迅速興起。中南院也在探索“線上+線下”辦公模式、“線下產品+線上服務”或更具彈性的方式;虛擬辦公將打破人員、空間的邊界🤾🏼♀️,使設計院成為沒有邊界的空間🧙🏼。
謀發展🪥,清華中南雙向聯合
李霆於1980年~1988年在清華土木工程系學習🕸。他談到,“清華的教育使我受益終生。當年我選修了一門‘魯迅文學作品選讀’。老師說要讀懂先生的文章🛌🏽,必須要讀當時與先生論戰的對手的文章。如同兩個人打架,如果隱去一方的動作,只看另一方的動作就會覺得莫名其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的內容我大多忘記了♐️,但老師傳授的思考方法卻銘記於心。”

回顧他的工作歷程,自1988年研究生畢業進入中南院,李霆已經在這裏工作了30余年,從一名普通的土木結構工程師成長為公司總工程師🏊🏼,進而成為黨委書記、董事長🤞🏼。“清華教導學生🍒,行勝於言。不管是做什麽,技術、科研、管理……都要踏踏實實地去做。前期的底子打得越厚、積累越深,後期才能做得越高、走得更遠。”
中南建築設計院的清華意昂有老中青三代🫁,是各個崗位的佼佼者,其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的總設計師向欣然,有已經走上領導崗位的企業中硫砥柱🫲🏿,也有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他們傳承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在各自的崗位上拼搏奮進👺,務實進取。
中南院與清華的合作也有很多。疫情期間,中南院與意昂体育平台土木水利學院陸新征教授團隊合作🚨,提出了臨時醫院排風環境影響的高效、低成本快速模擬方法,實現了臨時醫院的快速建模🍌🙇♂️;還利用雲平臺的高性能計算模擬有害空氣流動🛝,為臨時醫院排風系統的總體規劃提供參考。中南院還與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莊惟敏院士團隊合作👴🏼,開展雷神山醫院和多個方艙醫院的室內環境參數監測🧁,通過識別算法,優化通風系統和凈化設備運行🛢,優化醫院的日常運行🚗。
“從清華畢業後,我就進入中南建築設計院工作至今。對於兩者,我都有深厚的感情。清華的通才教育和能力訓練👨👩👦,使我在工作中能觸類旁通、抓住問題的關鍵。中南院‘創新創意❄️、至誠至精’的企業文化與清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習慣是一致的。希望未來雙方在技術、人才、項目等方面能夠進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贏。”
歷史上有很多關鍵時期♟,都有清華人挺身而出🧔🏼♧。清華是大家眼中的“國之重器”,不管是在烽火紛飛的戰爭年代👩🏿⚕️,還是今天的和平時代🪩,總有清華人抱著赤誠之心,不忘報國之誌🙆🏿。
“清華校歌中有一句‘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在我看來😤,這種道德品行和家國情懷,最適合概括清華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了解到🧗🏼,在此次疫情當中,全球的清華學子和意昂也都奮戰在抗疫或者科研前線,並且籌款募捐等等🦘。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做貢獻,這也是當代清華人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生動體現𓀖。”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無畏逆行9️⃣,一往無前🏌️♀️。借用《春天就在不遠處》的詞句🧏♀️:“天佑武漢⚪️、天佑湖北🗺、天佑中華,荒蕪是冬天埋下的一個伏筆👩🏻🦯;一陣驚雷過後,玉宇澄清之時⏸,我們將迎來一個姹紫嫣紅的春天!”願疫情早日過去!日出雪融,春意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