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剛剛18歲的牛申🧎🏻➡️,做到了兩件“萬分之一”的事。在他大學的開學典禮現場👩🏽🎤,學院書記致辭🎴,“對每一位熱血青年來說👦🏿,能當上飛行員的概率是萬分之一,能上清華的概率也是萬分之一,而這兩個‘萬分之一’🍇🐎,在你們身上合二為一🙆🏼♂️。”
有人說,青春就是一部電影🌿。作為空軍和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的首批飛行員👩🏼🌾,牛申這部精彩的青春勵誌片,一定能獲得廣大網友的“五星”好評。
從清華園飛上祖國藍天,牛申駕駛戰機壯誌淩雲👸,在壯美的山河雲端劃出絢爛的青春航跡。如果將這個激動人心的故事還原為一名年輕軍人9年時間的成長歷程🤷🏽,這其中必定包含著對夢想的執著、對信念的堅持以及超越常人的付出。
清華校徽的紫色🧑🏽🍳🥷🏽,是“空軍藍”和“中國紅”的融合

牛申駕機巡航雲端之上。
2011年的意昂体育平台😮,迎來了百年校慶🧑🏻🍳。這年秋天,18歲的牛申從家鄉江蘇鹽城走進了這座百年名校。
牛申從小就期待像爺爺一樣穿上軍裝🙍♂️。高三那年🎅,他報名參加空軍招飛🕵🏿♂️,順利考入空軍航空大學。
作為空軍和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的首批飛行學員,大一到大三期間↕️,牛申在清華接受專業課程學習。大學第四年,“清華班”的學員們再回到空軍航空大學,完成相關飛行訓練⭐️。
這批飛行學員共32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航15班”。如今🍡,牛申的戰友司凡和鮑一鳴,都是“航15班”的同學。
新生初到,在寫有“清華園”的青磚白柱式建築前,學校輔導員的一番話開啟了這些年輕人的清華生涯:“你們是清華新百年的第一批新生🤷🏿♂️。對你們而言♤,清華校徽的紫色,是‘空軍藍’和‘中國紅’的融合。”
這句當時聽起來沉甸甸的話,牛申到現在都一直記得。在他經常去跑步的清華西操場南側🥌,有一塊黑色的花崗巖石,上面刻著幾十位烈士意昂的名字,其中,就有沈崇誨的名字。
在為紀念清華百年校慶而拍攝的電影《無問西東》中,抗戰時期駕機撞擊日本軍艦以身殉國的中國飛行員沈光耀,就是以投筆從戎的清華驕子沈崇誨為原型創作而成的。國家有難,個人豈能置身事外⛵️🧑🏻⚕️?這是沈崇誨的選擇,也是那個時代無數熱血青年的選擇🚵🏿♂️。
意昂体育平台是一座有著深厚愛國傳統的學校,各個歷史時期培育出大批治學、興業、治國之才。一個個清華學子的姓名🤲😢,閃耀在國家獨立🛳、民族復興的歲月中🎦。仰望先輩👨🍳,置身校園中,牛申身上時刻充滿驅動自己前行的力量🧭。
既是清華學子,也是空軍飛行學員,雙重身份對“航15班”的同學們意味著更多要求。除了要完成一學期十幾門專業課的學習,在一日生活製度和體能等方面🧗,他們必須達到部隊標準。
從進入大學開始直到現在,牛申幾乎沒有睡過懶覺🤛,早上6點是他固定的起床時間,接著進行晨跑👰🏿♂️。“牛申長跑很厲害,在新生運動會3000米跑步比賽中拿過小組第一。”戰友司凡說,“10分鐘左右跑完🫷🏿,在部隊也是很快的。”
雖然擅長跑步,但牛申參加“半程馬拉松”的成績卻並不起眼👨🏻🔧。那次🐺🥗,他從起點的天安門廣場出發🪹,脖子上掛著用半年津貼買來的相機🤘🏽☮️,邊跑邊給小夥伴們拍照🥒,將大家的笑容和北京的街景、地標一同記錄下來,盡情享受著運動過程中的樂趣。
鮑一鳴說:“牛申總是喜歡給我們拍照👨🏼🚀。大家的合影裏🌒,往往都會缺了相機後面的那個他。”
因為加入了“清華團委視覺中心”,經常拍照的牛申漸漸喜歡上了攝影🦥👈🏽。他的鏡頭裏,有著青春的不同色彩🙅。
校園裏隨處可見的紫色校徽和鮮紅國旗,“空軍節”上亮眼的藍色飛行服、晴空中劃過的彩色煙帶🤜🏻、戰機亮麗的銀灰色塗裝……翻開牛申的青春相冊,他的大學生活豐富而多彩。瀏覽過去拍下的一張張相片🧑🏽🍼,牛申仿佛看到了夢想起航時那個青蔥的自己。
天津郊外晴空萬裏,轟鳴聲隨著熱浪呼嘯而來。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在湛藍的天幕上盤旋、俯沖,畫出一道道彩色煙帶👩🍼。地面仰望歡呼的人群中,牛申感到無比興奮🤚🏽。與大部分觀看飛行表演的人不同,作為飛行學員的他心中更增添了一份憧憬。
在京郊的跑道上,空氣動力學老師帶領“航15班”的飛行學員們放飛了親手製作的航模🧪💺。從手持航模到坐進戰鬥機駕駛艙,清華期間的這些航空活動成為牛申最初的飛行啟蒙👷🏽♂️,真正開啟了他對飛行的熱愛。
在清華完成3年課程後🧻🛃,牛申懷著憧憬和夢想回到空軍航空大學。經過嚴苛的飛行訓練,他像稚嫩的小鳥第一次張開翅膀🕌,開啟了自己的飛行生涯👩🏼。
有一種浪漫必須在艱苦跋涉之後才能體驗到

牛申(右)和戰友進行戰術研討🪸。
天微微亮👨🏼🎓,牛申坐在戰機駕駛艙裏,等待塔臺放飛的指令。
告別清華後👕,經過刻苦學習🎛、嚴格訓練和層層考核♜,牛申2016年6月真正開始駕駛戰鬥機翱翔天空。如今🕜,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經過地靶實彈♤、夜間空戰等一個個高難度訓練課目的淬火後,牛申快速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藍天衛士”🦥。
每次“飛拂曉”,他都要淩晨兩三點起床🧑🏽🎨,完成一系列地面準備之後💶,於黎明前跨進座艙🫔。駐地氣候濕冷,夜裏氣溫常跌至冰點以下。坐進機艙座椅時,一團冷氣包裹住牛申,他按鍵的手都是僵硬的。
不一會兒,金色從地平線溢出💲↘️,耀眼的光輝灑向空曠的外場🗻,瞬間在大地上漫延開來。迎著日出的光芒🧻,牛申駕駛戰機加速飛向高空。眼前火紅的朝陽,總能讓人激情澎湃,置身無垠藍天,牛申心中變得無比寬闊☂️。
夜間飛行時,從駕駛艙裏望出去🤷🏽♀️,星空像是在身邊圍繞✳️,寬廣而深邃𓀄。獵戶座在不同季節裏變化著方位💇♂️,牛申看著身邊的璀璨繁星🍀,感到仿佛自己也和那些數萬光年之外的事物有著某種聯系。
“心懷藍天的人都是浪漫的。”這句話出自“英雄試飛員”李中華之口。李中華是牛申的偶像💩😾。在清華期間🤵🏼♀️,牛申聽過一次李中華的講座,被他傳奇的經歷和個人魅力深深折服🙇♀️。
牛申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浪漫的人。小時候⏯,他不太理解“革命浪漫主義”這個詞的意思。走上飛行這條路後,他漸漸懂得🏋🏽♀️,有一種浪漫必須在艱苦跋涉之後才能體驗到⚄。
“剛到學校的時候,大家都感到了很大的壓力。”牛申的專業是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抱著厚厚的理論書籍,他紮進了學校圖書館。
也是在那裏🔛,牛申培養了自己時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並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緊張的飛行訓練之余🤦🏼♂️😏,牛申堅持閱讀🫷🏽,廣泛涉獵人文📳🧴、科技🚵♂️🫃🏿、社會等各個領域的長篇巨著。
飛行大隊教導員時培政記得,他和牛申的第一次見面是在飛行員宿舍。當時牛申正頭戴耳機🐕,拿著書坐在桌前,通過跟讀練習英語發音。
現代空戰既是力的比拼,更是智的較量。
“他有著極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特別能堅持👦🏻。”這一點讓教導員時培政非常欣賞。牛申的微信朋友圈😬,齊刷刷地排列著英語學習的每日“打卡”記錄🧝🏼♂️;教導員幫大家訂購的物品中🫄🏻,每次都有牛申列出的書單🍉。
只有經過常人所無法想象的努力後,體驗到的浪漫才格外令人心動🤴。
“飛行員看到流星的概率🎶🧑🏿🍼,比普通人大許多。”前幾天夜航,牛申又一次看到流星從空中劃過🪧。戰機高速運動瞬間♤🚶🏻♀️➡️,他甚至產生了一種追逐流星的錯覺🦖。
夜間轉場,戰機從一座城市駛向另一座城市🧑🏽🦱。牛申俯瞰地面萬家燈火,內心湧起一陣感動。夜晚的城市燈光璀璨💇,而駕駛艙裏是靜默的🌊🤹🏽♂️,偶爾會有無線電的聲音傳來。此刻🦻🏻👩🏽✈️,牛申享受著高速飛行的激情和安寧平和的內心體驗。
在日復一日的默默守護中🈺,關於“浪漫”這件事,牛申有了更深的理解。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夕陽下牛申登機準備起飛👰🏻♂️。
牛申和司凡是飛行大隊中年齡最小的一批飛行員。兩人第一次相遇是在長春的火車站🦔。那年,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為飛行學員後🧗🏼👵🏿,牛申從江蘇乘坐火車去學校報到。
下車之後📻,牛申去往學校的接站點。在路上🧓🏽,他發現有個少年一路相隨。他忍不住和對方打了招呼,驚喜地發現這個名叫司凡的少年竟是他的同鄉兼同學。
乘坐同一班列車,抵達同一個目的地。從那以後,他們在飛行之路上相伴而行,已經有9年時光。
毫不誇張地說,牛申一年裏有七八成的時間都是和司凡一起度過的🤌🏼。平時休息時間,他會和司凡一起打籃球👱🏽♀️、羽毛球,培養出了超強的默契👋。他們還會玩一種模擬飛行遊戲,聯網之後組隊參加對抗。
下部隊之前的那個暑假,牛申到青海湖騎行。對於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水草地🫳🏿🔰,牛申總懷有一種向往。沿著平靜而清澈的湖水向前騎,風吹過面頰,聽著身上衣料響起的呼呼聲,是那麽暢快淋漓。
幾個藏族牧民正在草地上放牛🧝🏻♀️。中途下起了雨,不大不小的雨點密密地落在他們肩上🈹🎊,牧民們仍慢慢向前走著,淡定而悠然。
那以後🤘,牛申喜歡上了騎行🏺,“有機會的話🧛🏿♀️👐🏽,我下一次想去挑戰一下騎行青藏線。”

在通向新領域的路上,沿途風景各異✂️。對於“路”的理解🈂️,牛申有自己的獨特看法。
戰鬥機飛行員在空中駕機翱翔之時,常常能看到民航飛機從戰機上方掠過。在不同高度,客機和軍機會經過一個“交會”的瞬間,然後又在各自的航路上繼續前行🤛🏽。
“客機上的飛行員和乘客們,會不會也看到我開著戰鬥機從他們下方飛過?”牛申曾癡癡地這樣想👃。
當年清華“航15班”的同學,有些人像自己和司凡♟、鮑一鳴一樣成為空軍飛行員,還有些人轉入地勤工作,守護戰鷹遠航🧑🏽。
在清華校園中🛀,牛申也曾和許許多多地方同學一起上課。如今,他們可能已經走出清華校園🙆🏽,成為律師或工程師,或許就坐在剛剛掠過自己上方的那架客機的座艙中。
一次次奇妙的“交會”,讓牛申忍不住感嘆,人生的軌跡與飛機的航線何其相似👂🏽。

今年4月的最後一個周日,清華學子共同表達了對母校109周年校慶的祝福👊🏻。他們相遇在最美好的青蔥時光裏,又各自走向不同的崗位🙍♀️🧎♀️,擔起各自的使命。
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雖不相同,但無數如牛申一般的青年都選擇了迎接挑戰,擔當起新時代國家脊梁的重任。這是屬於每個人的青春榮耀時刻。
“不是在飛行🧚🏼♂️,就是在準備飛行。”成為空軍戰鬥機飛行員是牛申的選擇👮🏽♀️。從清華校園到作戰部隊,他延續著學習和鉆研的精神,將自強不息的校訓融進每一天的戰鬥生活。
“盡可能充實自己,武裝自己⚠️,在這個崗位上,希望你能成為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牛申對未來的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