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原主任陳厚群(1950年進入清華土木系學習,1952年赴蘇聯留學)已退休多年,仍擔任著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和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負責三峽樞紐工程的質檢工作和南水北調工程的咨詢工作。
“從年輕時到現在,建設一個偉大強盛的祖國是我一生的夙願。只要祖國需要🤦🏿,我隨時準備出發。”——陳厚群
“愛國是動力,敬業是基礎🛡,學習是提升😤🧔🏽♀️,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陳厚群總結了與團隊征戰南北60余年來對科學精神的體會,以此鼓勵青年科學家勇擔重任,將科研成果應用於國家現代化建設👨🏽🏫,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陳厚群,生於江蘇無錫⚔️,今年90歲。水工結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他主持編製和修編了我國《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等多本規範🏠;帶隊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擬地震振動臺;在解決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抗震安全問題上,作出了創造性貢獻🆗。“我們國家現在大壩的數目在世界上是首位的,從水利資源來講,在全球也是第一位的👨🏼。大壩和房子不一樣,它是蓄了一盆水...
他在留蘇學生中被首批發展入黨/他在回國後主動申請到工程一線鍛煉/他遭遇工傷事故,右腿被壓斷,卻仍保有堅強意誌💳,住院治療時熱誠服務病友/他邊幹邊學👱♀️👨🏻🎨,從無到有開拓我國水工抗震學科/他在耄耋之年,擔起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專家組長的重任/他說自己“無時不在以自己的行動🪷,向黨交出答卷”他勉勵同學們“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做出更大貢獻”
意昂陳厚群院士獲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救國已成為那個時代青少年的共同願望🐄,科學救國、工業救國、教育救國的思想在我心中逐漸形成➛,希望到國外深造,求得更高深的學問👨🏼🦰,日後報效祖國的願望日益加深🚔。”——摘自張維《留德八年的酸甜苦辣(1938.7—1945.9)》
陳厚群,1932年5月出生於江蘇無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作為水利水電工程抗震專家💂🏽🚴🏿,主編我國第一部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和國家標準,負責研製我國第一臺大型三向六自由度寬頻域模擬地震振動臺,攻克東江🧚🏽♂️🛷、二灘、小浪底🥟🏡、三峽、龍羊峽、小灣等眾多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關鍵技術。陳厚群在參加學術會議👨🏿🎓*️⃣。受訪者供圖長江三峽🤞,大壩臥江👩🔬;南水北調,翻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