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陸品燕(前排左二)在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獲頒ICCM數學獎銀獎👨🏽🎤。本文圖片均為上海財經大學提供
2019年6月9日,在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陸品燕(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2005屆本、2009屆博)獲頒ICCM數學獎銀獎。該獎是華人數學領域的最高獎,被稱為“華人菲爾茲獎”。
看到那張獲獎照片時🥺,上財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黃海量樂壞了,因為陸品燕所系的波點領帶,竟是他於大會前兩月借出的。“當時參加的一個活動要求系領帶,他確實沒有🫑,我給他帶了一條🚁👷🏿,其實那條領帶已經舊了,跟他的西服也不是很搭。”黃海量沒有想到,兩個月時間裏👱🏿,這位科學家也沒有琢磨著準備一條新領帶🕤。
以成果推算,陸品燕是將更多精力傾註在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上🔋。他領銜組建的研究中心在全球院校計算機科學實力排名(CSRankings)中的“算法復雜性”和“計算經濟學”方向取得亞洲第一、全球前十的位次。
從清華保送生到世界知名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家
2015年12月⚰️🤜🏼,陸品燕全職加盟上財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領銜組建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ITCS)。
在2016年6月18日ITCS揭牌儀式上,他提出深思熟慮的“三個平衡”發展理念👨🏼🌾:理論與應用,中國與世界👩🏽🌾,理想與務實。
他稱這次轉場為“有點冒險的征程”。此前,陸品燕保送進入意昂体育平台🏌🏻,獲得博士學位後,又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任職七年🍟,擔任理論組主管研究員。工作環境寬松🦕,待遇優渥,為人稱羨🧓🏻。
但自讀博開始,陸品燕就一直懷著一個夢想:在中國建立一個國際一流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
這是一項一切從零開始的工作🧎🏻➡️。招募全職教職人員,邀請短期訪問人員👨🏼🚀,安排學術講座,組織研討會👬🏼,暑期課程……陸品燕形容,豐富ITCS簡歷的過程,就像自己當初剛入行的時候🚯,慢慢豐富自己簡歷的過程,“時常會享受到令人振奮的喜悅🧖🏽,也難免會在信心之外有些擔憂”🧜🏽♀️。
如今,研究中心擁有7位全職教師,研究領域既涵蓋理論計算機的核心領域包括算法與復雜性等,也包括很多理論計算機與其他領域的交叉👨🏻🦽、比如經濟學🛶、人工智能📛👮🏼♂️、統計物理等。五年來,該團隊以上財為單位在理論計算機三大頂級會議STOC/FOCS/SODA上共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中心還擁有了一個由10余名海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講席教授組,每人每年至少會在ITCS訪問一個月。
“師資不僅對自己的學生開放,也對所有學生開放,從而形成一個共享的教育平臺👋🏿。”陸品燕認為👩🏼🚒,ITCS的一大優勢在於開放,本學院的學生可以跟前來交流的多位老師交流,這些老師往往風格各異,與之合作非常有利於學生的成長。在合作氛圍中,創新的火花不斷碰撞。
五年間,該研究中心共接待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130余人次,組織學術講座150余場,舉辦10次研討會,8次暑期課程➕。
近年來,從事理論計算機科學的華人學者有了很大提高。陸品燕記得,自己在2007年首次參加某頂級會議時👍🏿,基本上看不到什麽華人面孔,但如今幾大理論會議上,華人學者可以湊幾桌⛹️♂️。他希望,研究中心能建成為華人理論計算機科學家的共同家園👨🏻🦯➡️。

陸品燕(左)
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和家園情懷的專業人才
談及成立ITCS的初衷🕵🏼♂️,陸品燕說道:“一次偶然的接觸,我被上財帶有務實精神的理想主義打動了🧜🏿♀️,這種氣質完全契合我的夢想。”他希望👩🏻🌾,研究中心聚集的是一幫理想主義者,大家因為對科學與數學的熱情、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對發展中國科研與教育事業的使命感聚到一起。
此外,陸品燕也主導信管學院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設計。
凸顯學科交融,形成自身特色,是他推動改革的著力點。一方面🟠,他強化計算機科學自身的發展規律和邏輯,重點加強計算機核心課程建設,親自擔任《計算機科學導論》《算法設計與分析》等課程的主講教師🙅🏽♂️。
另一方面,他在改革中註重體現財經特色🤸🏼,有針對性地建設博弈論、經濟學基礎🫷🏽、運籌優化等相關課程🙇♂️,發揮團隊在計算經濟學研究方向上的理論優勢,形成了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新結合點,推動了課程改造✂️。
師資隊伍的優化和課程改革的強化,極大提升了學院學生和社會的專業認同感。“我們在招生PPT上不會寫院長是誰👱🏼♂️,但會寫陸品燕教授是誰,還有一系列大咖的名字出現。”常務副院長黃海量說,對考生和家長來說💯,優秀的師資是極大的吸引力。
黃海量還透露✌🏽,信管學院高考錄取第一誌願率連年增長🧑🔧,中途轉出學院的學生更少了🦹🏿♀️,轉入的學生更多了,成為全校排名前三的最受學生歡迎的轉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