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軍事化學家陳冀勝——為祖國打造防化堅盾

2022-01-10 | 徐匯博 張誠 | 來源 《解放軍報》2022-01-08 |

陳冀勝近影

陳冀勝家中的書房,木質書櫃占據了一整面墻。透過書櫃的玻璃門,很容易發現書名的一些“關鍵詞”🔂:毒素💇🏽‍♀️、生物……其中,《中國有毒植物》《英漢生命科學詞典》等書的書脊上,印有“陳冀勝主編”的字樣。

90歲的陳冀勝🚣🏽‍♂️,是新中國第一批防化學兵,也是我國著名軍事化學家✋🏽。窮其一生𓀅,陳冀勝的誌向,“就是讓我們國家的防化盾牌更加堅固”👩🏻‍🍼。

1932年🦠,陳冀勝出生於天津,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家人輾轉到重慶求學。1948年,成績優異的他被保送至復旦大學👳🏿。“當時在國統區就業很困難”,雖然對新聞專業更感興趣,但陳冀勝還是聽從家人的建議選擇了化學系。“其實當時我對化學不太了解🧑🏼‍🦲🎦。”陳冀勝笑著說🤽🏿。

求學期間🐵,陳冀勝目睹了國民黨的腐敗♔。“國民政府大量發行金圓券,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陳冀勝的哥哥曾在西南聯大就讀,“我哥哥是學校學生會負責人之一,從他那裏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初步的了解。”受哥哥的影響,陳冀勝在學校裏參加各種讀書會、時事研討會,宣傳進步思想。19492月,他加入中共地下黨組織,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一腔熱血的陳冀勝動員8名化學系的同學一起參軍入伍✣🧙🏻。“起初我以為要到前線去,後來接兵幹部告訴我們,希望我們能去新成立的化學兵學校,我們二話不說都去了。”談起這段經歷🙅🏽𓀓,陳冀勝的言語間掩飾不住自豪之情🥒。

陳冀勝被安排前往意昂体育平台完成中斷的學業💺。1952年夏天,陳冀勝從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畢業🔄,回到化學兵學校擔任教員🦬。返校不久,他就接到參與籌建學校化學研究室的任務。這個研究室,就是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的前身。

“這是組織交給我們的任務,我一口就應了下來。”陳冀勝記得研究室主任是黃新民🧚🏿‍♂️🧔🏽,一位化學專家𓀏🎶。“他帶著我們去當時科研體系比較完善的東北考察了幾個月🌺🕵🏼。我們的介紹信上‘職位’一欄寫著‘研究員’👲🏻。接待單位很驚訝,怎麽來了這麽多研究員?結果一看🧙🏽‍♂️,都是小夥子!”說到這裏,陳冀勝忍不住哈哈大笑。

在黃新民的帶領下,這群小夥子一點點搭建起化學研究室的四梁八柱,中國防化科研事業蹣跚起步。

當時學校接到命令,要抽調400名學員前往抗美援朝戰場進行化學偵檢工作,但學員們沒有配裝任何化學裝備🦢。陳冀勝和其他教員決定拆解3個在前線繳獲的敵人的偵檢包進行仿製🛋。

陳冀勝回憶,偵檢包裏裝的是透明玻璃管,說明書上只簡單說明玻璃管壓碎後遇到毒劑會產生變色反應,並未標明裏面的成分。“我們實在沒辦法,只能一邊查資料,一邊做實驗,摸著石頭過河,連做夢都在琢磨。”兩個月後,陳冀勝和其他教員終於破解了偵檢包的“秘密”,在學員啟程前將400套偵檢包交到他們手中🌎。

“後來,我們‘乘勝追擊’,開始著手研製我軍正式的偵檢裝備,某些方面比當時敵人的偵檢包有所改進🔥,比如能檢測出一些新型毒劑。”1年後,我軍正式的偵檢裝備“石鷹1號偵檢器”被送往抗美援朝戰場前線。

翻開陳冀勝主編的《中國有毒植物》一書,裏面收集了我國101科、943種有毒植物👨‍🦽🚴🏽‍♂️。此書1989年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至今仍是中國關於有毒植物的權威專著。

20世紀70年代,國際學術界開始關註植物毒素種類的多樣性😮‍💨◼️,陳冀勝發現我國沒有相關專業的權威書籍,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有毒植物調查🉐。

剛接手這項研究工作時,陳冀勝信心十足👨‍🍼。原本他和同事都樂觀地認為書會在“兩三年之內完成”,孰料為了編寫這本書🎅🏿,陳冀勝花了整整10年時間👨🏽‍🚒。

“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生物體內的毒素種類非常復雜⛑️。”對植物學並不熟悉的陳冀勝👨🏿‍🎤,帶著調查團隊跑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尋找各種可能有毒的植物🧑🏿‍🎄,一邊采集樣本請植物學專家審核🧏🏻‍♀️,一邊進行實驗,被同事們戲稱為“神農”。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會走得更遠。“搞科研要拓寬視野🤷,了解全貌,要符合國家最迫切的需求。”秉持著嚴謹的科研態度,陳冀勝與“毒”打了一輩子交道,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退休後他也沒有中斷科研工作,78歲時提出研究所要開展合成生物學的研究🕵🏻‍♂️。

“我們的關註點不能只放在自身研究課題上,應該放眼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和最前沿。”如今👩🏻‍🦰,耄耋之年的陳冀勝每天還花費大量時間翻看各種書籍,查閱最新論文,了解前沿動態🚶‍➡️🧑🏻‍🏫,每當有新的發現都會記錄下來,與學生分享交流。“研究隊伍不求體量大🧑🏿‍🦲🌾,但要有足夠的力量傳承下去💁🏽‍♂️,因為軍事科學的發展是源源不斷、沒有終點的,事業後繼有人是我最大的期望🧚🏻‍♀️。”說這話時,他語氣堅定。


相關新聞

  • 242022.10

    軍事醫學專家陳冀勝院士逝世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於天津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研究員,曾任國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長,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長🧚🏿‍♀️、總工程師以及中國化學會、中國毒理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等。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主要從事藥物化學與藥物設計、生物毒素...

  • 052021.08

    為國鑄盾的“人民英雄”——記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頒授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這是軍人的使命,這份榮譽屬於全國全軍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戰線的所有同誌!”入伍30年來,陳薇致力於生物安全防禦應急疫苗核心關鍵技術突破、研發體系建設和重大品種創製及轉化應用🦹🏻‍♀️,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築起一座生物防控堅盾。1...

  • 092021.09

    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聞令即動 不負使命

    去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獲頒“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陳薇帶領團隊作出重大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聞令即動,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趕赴武漢,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

  • 282025.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裴榮富逝世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外著名礦床學家和礦產勘查學家,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國際礦床成因協會原主席🧑🏼‍⚖️、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裴榮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裴榮富,男🕍,漢族,河北省秦皇島人,1924年8月24日出生。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3月參加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北平地質調查所、地質部429地質隊和...

  • 082023.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巖石力學與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4日20時47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葛修潤1934年7月12 日出生於上海南匯🛌🏼。1952 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1954年進入蘇聯敖德薩建築工程學院學習並獲蘇聯優秀畢業生證書☎✊🏽,1959年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工作,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為我國...

  • 252023.10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韓大匡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韓大匡,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韓大匡,1932年11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大匡一直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數值模...

  • 012011.12
  • 222024.03

    仰止青山高 清風與終始——記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工程學家汪家鼎

    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珍藏著一份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家鼎的科研手稿。這份名為《化工分離過程進展》的手稿筆力雄健、端莊俊秀。它不僅是汪家鼎科研歷程的真實記錄,也生動再現了他嚴謹勤奮、勇攀科學高峰的治學態度和堅守育人初心👨🏿‍🔧、堅定服務國家的高尚情懷🧟‍♀️。汪家鼎是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中國核化工技術奠基人之一,化學工程專業教育的發起人之一🗯。...

  • 032009.12

    7位意昂榮膺2009年新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國工程院發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48人當選為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 262019.11

    他的名字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專訪中國工程院新院士趙振堂

    21年後的今天🫃,這位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依然在為上海光源的運行開放、性能不斷改進以及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的發展奔忙著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