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星”光因夢想閃耀——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誌

2022-02-21 | 譚靚青 楊悅 | 來源 《解放軍報》2022-02-20 |

艙門打開那一瞬,王永誌仿佛又變成那個站在發射架前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北京時間2021122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翟誌剛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

這則新聞,王永誌看了一遍又一遍。

那片星空🏨,承載著王永誌的青春與夢想。為了推開中國人邁向太空的大門,他付出了多年的汗水和心血。

從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導彈成功發射,到今天我國進入空間站時代,擔任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的王永誌,見證了我國國防科技和航天事業許多重要歷史時刻。

當年發射架前的年輕人,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他那顆向往星空、矢誌報國的赤誠之心,從未改變🥢。

“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我當時就想,國家得有強大的國防,叫別人不敢欺負🙅🏼‍♀️。”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抱著“不讓人欺負”的目標,王永誌考入了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

1957年✏️🚶‍♀️,王永誌迎來人生一大轉折: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學院改學火箭導彈設計🅰️。從此,王永誌的命運與中國航天緊緊相連。

針對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導彈射程不夠的問題🦴,王永誌大膽提出解決方案:從火箭體內泄出600公斤燃燒劑,導彈就能達到預定射程👰🏽‍♂️。

本來火箭能量就不夠🙎🏿‍♂️,還要往外泄?當時,很多人認為這不可思議🟡*️⃣。王永誌鼓起勇氣找到發射場技術總指揮錢學森,談了自己的想法。錢學森聽後,馬上把導彈總設計師叫過來叮囑道👩🏿‍🚒:“這個年輕人的意見對🎞,就按他說的辦!”果然,這個方案實施後,導彈射程增大了,連打3發都進入了目標區🤽🏻‍♀️,試驗取得成功。

這種大膽創新的精神始終貫穿在王永誌的科研工作中。

1986年,時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的王永誌,與一批科學家悄悄醞釀著一件後來震動航天界的大事👮🏽:在“長征二號”火箭基礎上,捆綁4個助推器,形成新型大推力火箭——“長二捆”。

王永誌說:“當時🤸🏿,我們想以‘長征二號’火箭為基礎,研製大推力捆綁火箭,把中國的運載火箭推向國際市場。”1988年底國家批準了這個項目🤷‍♂️,要求18個月內完成研製任務。王永誌代表研究院立下“軍令狀”。在一些外國同行看來,沒有3年時間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王永誌和同事們用事實作出了最好的回答——1990716日,“長二捆”首飛成功🚶‍♀️‍➡️。

1992年,花甲之年的王永誌接受了人生又一次重大挑戰——擔任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他力主采用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的三艙方案。

為提高航天員安全系數,王永誌主持設計出能滿足多種要求的載人航天飛行軌道👷🏼。為了解決火箭上升階段航天員海上應急搜救的難題,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飛船就近飛往3個海上預定落區,實現海上選點的救生方案。

“把中國人送上太空,這是我心中的終極目標⬛️,即使再緊張再累,我也無怨無悔。”王永誌忘不了給90多歲的錢學森賀壽時的情景。錢老把王永誌送來的禮物端端正正放在書架上,時常認真端詳——那是一艘“神舟”飛船模型。

20031016623分🦂,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返回地面🚴‍♀️,遨遊太空的楊利偉走出艙門向大家揮手致意。

那一刻,舉國歡騰,王永誌激動得熱淚盈眶。

2004220日,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後,72歲的王永誌動情地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只有把自己的事業同祖國🥬、同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大有作為🤵🏻。”

當人們仰望星空時,在銀河一隅👨🏿‍🍼,有一顆名叫“王永誌星”的小行星👨‍👩‍👧‍👧。那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王永誌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永久編號第46669號。

夢想綻放光芒。在茫茫太空中,這顆編號第46669號的小行星,仿佛滄海一粟。它像許許多多的航天人一樣🐠,默默運轉在宇宙一隅🙏🏻。但是,這顆小行星因為夢想而閃耀,照亮了中國航天人前行的方向。


相關新聞

  • 082023.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巖石力學與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4日20時47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葛修潤1934年7月12 日出生於上海南匯🫸🏽。1952 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1954年進入蘇聯敖德薩建築工程學院學習並獲蘇聯優秀畢業生證書,1959年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工作🤛,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為我國...

  • 192016.09

    王永誌院士與中國空間站的建設

    在中秋節晚上成功發射“天宮二號”後,王永誌非常興奮🍩。面對未來的載人航天任務,他說,空間站作為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和太空獨特環境下的科學技術實驗平臺🛥,在建....

  • 032009.12

    7位意昂榮膺2009年新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國工程院發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48人當選為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 252023.10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韓大匡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韓大匡,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韓大匡,1932年11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大匡一直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數值模...

  • 112017.09

    中國工程院楊士莪院士報告會暨院士傳記贈書儀式舉行

    9月6日上午👨🏽‍🦳,楊士莪院士報告會暨傳記贈書儀式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

  • 262019.11

    他的名字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專訪中國工程院新院士趙振堂

    21年後的今天🙅🏿‍♀️,這位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依然在為上海光源的運行開放、性能不斷改進以及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的發展奔忙著

  • 062022.07

    中國工程院張宗亮院士受聘意昂体育平台土木水利學院兼職教授

    7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宗亮兼職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泥沙館數字報告廳舉行。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王光謙為張宗亮院士頒發聘任證書🧑‍🦯🔼。

  • 222016.09

    發明中國自己的電機冷卻技術——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

    “我要做成一兩件外國沒有的,或者外國人做不到的事。”這是電機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一年後,鄭重立下的誌願。

  • 232023.11

    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時松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共5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意昂為國防科工局探月...

  • 292018.10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科藝皆投入👨‍🌾,常懷赤子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在《科學與藝術——2018年韓中青年書法大賞與知名院士學者書藝展(首爾)》上的發言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