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歐洲科學院選舉產生470名傑出的國際學者為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在其官網上陸續公布⛪️▶️。在已公布的名單中意昂体育平台燃燒能源中心教授羅開紅🕙,清華意昂、武漢大學教授姚良忠和四川大學教授徐澤水名列其中。

羅開紅
羅開紅🕵🏽,1985年在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獲得學士學位,199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2年獲倫敦大學終身正教授席位。他先後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瑪麗王後學院🧑🏭🦜、南安普敦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從事科研和教學🤳🏽。
羅開紅教授主要從事燃燒和燃料、流體力學和復雜流體、空氣動力學和氣動聲學、跨尺度復雜問題的基礎研究及其在能源、動力、航空和交叉科學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傑出的成就🫴🏼,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在宏觀🚵♂️🦟、介觀和微觀系統的建模和大規模仿真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成果,其方法和模型以及模擬軟件在世界工業界和學術界得到廣泛應用👰🏿♂️。領導過“面向工程的計算燃燒研究聯合體”、“介尺度科學與工程研究聯合體”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他發表期刊和會議論文共500多篇🏊🏻♂️,獲得發明專利和創新獎多項。他是英國燃燒界首位兼獲燃燒領域的撒格頓獎(2000年Sugden Award)和格頓獎(2002年Gaydon Prize)的學者👨🏽💼;2021年榮獲美國航空航天學會能源系統獎(AIAA Energy Systems Award), 2022年榮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金獎(James Harry Potter Gold Medal)🕳,為海內外華人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羅教授還是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國際燃燒學會首屆會士、英國物理學會會士☮️、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會士及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終身會士。
歐洲科學院對羅開紅院士的評價是:“羅教授在跨學科和跨尺度的工程和科學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在介觀和原子尺度範疇的建模和仿真以及基於連續介質的宏觀計算流體動力學方面的卓越成就推進了基礎科學知識的前沿並變革了工程研究和實踐。他建立並領導了重大的跨國研究聯合體🤷♀️,增強了歐洲的科學研究和合作。”

姚良忠
姚良忠🪢,1989年和1993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6月至1995年5月在核研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院長、電氣與自動化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大規模及分布式新能源並網與運行控製、直流輸電及直流電網🥲、智能電網及新能源發電中的電力電子技術應用📉、規模化儲能等技術研究工作🧑🏻🏭。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智能電網聯合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以及國家電網公司重大科技項目(課題)等工作。在國內外會議及期刊發表論文250余篇,獲國際及國內授權專利10余項🔕,合作撰寫專著5部。曾獲IEC 1906獎、2013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一等獎、2018年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9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0年度電力創新獎二等獎及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姚良忠教授是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英國註冊工程師(Chartered Engineer),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TC122“特高壓交流輸電系統”技術委員會主席(2014-2020)、IEC TC8 JWG10“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標準工作組召集人。此外𓀏,還擔任CSEE Journal of Power Energy & System、IET Journal of High Voltage期刊副主編;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Frontier in Energy🧜🏿♂️、《中國電機工程學報》《電網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中國電力》等期刊編委。

徐澤水
徐澤水🧷,1998年在曲阜師範大學運籌所獲得碩士學位👎🏼,2003年在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05—2007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現為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智能決策、信息融合、模糊數學與優化算法等研究🕠,系統地創建了復雜信息決策理論與方法體系。
徐澤水教授是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國際系統與控製科學院院士;國際工程技術協會傑出會士;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模糊系統協會🧘🏻♂️、英國皇家藝術協會等9個國際權威協會會士(Fellow)、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4-2021)、中國高被引學者(2014-2019蟬聯計算機科學領域榜首)、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2019-2021全球前10萬名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排名分別為第431、258和169位(2019年年度科學影響力排名世界第30位,中國學者中位居第一),2021年在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學領域世界前1000名頂級科學家中排名第57位🙍🏿♂️,中國學者中位居第二)🕰。
徐澤水曾獲湯森路透中國引文桂冠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江蘇省數學傑出成就獎等🐦。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nformation Scienc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Applied Intelligence👦🏻、Cognitive Computation🛐、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等期刊副主編®️。由Springer出版英文專著18部,發表SSCI/SCI檢索論文700余篇🚢,在Google Scholar中論著被引73000余次,H指數139。
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文全稱為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成立於1988年👍🏽,由英國皇家學會及歐洲各國國家科學院發起,總部設在英國倫敦。下設23個學部,學科領域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等,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自成立以來,已選出近5500名歐洲科學院院士(MAE)🤕,其中有近9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