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柳皓宇接連收到了美國耶魯大學、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明尼蘇達大學共6所高校的直博錄取通知👨🏼🦳,並且這些學校都給出了全額獎學金。
彼時🗜,柳皓宇是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2021屆本科十佳畢業生🎯;如今,他正在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導師鄧巍巍,也曾在這裏求學🙃。

鄧巍巍(1995級本💁🏽、1999級碩,力學)
今年6月,鄧巍巍在南科大畢業典禮上發言時,引用了柳皓宇等人的例子談延遲滿足🤮:“他放棄了眼前的誘惑,每周花100個小時用於學業👃🏿,最終收獲碩果👩🏼🎤。”

柳皓宇
5年前,鄧巍巍放棄美國名校終身教職🧝🏼♂️,舉家回國加盟南科大。5年裏,鄧巍巍在南科大零距離見證了學生們的高光時刻🙅🏻♀️。日前鄧巍巍向《中國科學報》分享了入職南科大5年來,自己和學生的成長歷程🧑🏻🔧。
高考失利後遇到“網紅”教授
2017年除夕,鄧巍巍向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VT)遞出辭呈👨🏼⚖️🥷🏽。2017年4月27日下午💇🏻♂️,鄧巍巍講完流體力學課後,在黑板上寫下“Season Finale”(本季大結局),這也是他在美國大學講臺上的最後一課🧚🏼。
“在美國做了整整7年的老師,僅流體力學這門課就教了上千學生,眼前這是我在美國的最後50個學生。”鄧巍巍在網絡上發表的文章《美國終身教授海歸記》傳播甚廣,在學術圈曾一度引起熱議。
鄧巍巍於199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完成本碩學業後赴美求學,就讀於耶魯大學機械工程系,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0年6月🏋🏽♂️,他入職中佛羅裏達大學🛝;2015年8月,獲得終身教職加入VT🧜🏿。
2017年5月,40歲的鄧巍巍放棄了VT的終身教職🛶,也結束了自己在美國10多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回國全職加入南科大,受聘該校工學院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以下簡稱力航系)教授。
這一年,柳皓宇因高考發揮失常,“壓線”成為南科大2017級本科生。柳皓宇形容自己後來4年的學習生活是“南科一夢”。
完成了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後,柳皓宇在大一下學期參加了鄧巍巍所在的力航系專業介紹會,一眼就認出了這位在網絡發文並引發熱議的“網紅”教授。
經過交談🤲🏻,柳皓宇對鄧巍巍在微納流體方面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並在大一暑假加入鄧巍巍課題組👨👩👧👦,正式走上了自己的科研路。
鄧巍巍課題組對本科生與研究生標準一樣:每周要交一份正式的研究進展報告🙅🏼;每個月全組開一次小型學術會議👩🏻🦲,大家在規定時間內講述當月工作,而且要深入淺出。
有一段時間🦄,鄧巍巍每天早上召集學生們,講10分鐘當天的《華爾街日報》頭條新聞🖖🏿。他結合時事來解讀英文寫作如何做到簡潔有力和邏輯清晰🫲🏽⚉。
在長期訓練下,本科生柳皓宇不僅養成了每日讀英文新聞的習慣,提升了用科技語言來表達和溝通的能力,還從博士研究生的師兄師姐那裏“搶”過兩次最佳報告獎。
每周花100小時在學業上
鄧巍巍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他希望學生每周花100小時在學業上,包括課業🦃、科研和英語🧔🏻♀️。這意味著即使每周無休,平均每天也要投入超過14個小時。
“雖然不輕松,但也不是什麽難事🥽。”鄧巍巍表示🏔,要在科研上取得成績🎼,沒有一定的積累是很難實現的。
他以推免和保送研究生的面試經歷解釋道,前來面試的學生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學生做了很多項目🚶,參與了很多競賽👳🏻♂️,每一頁PPT都有很多內容,但整體感覺零散;另一類學生一直在做一個項目🙅🏽,每頁PPT都是圍繞這個項目的研究展開,非常深入紮實。
鄧巍巍更欣賞後者,他將其行為定義為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是為了長期滿足而放棄即時滿足的自我控製,通常意味著選擇做更難的事情。”
經歷了2017年高考發揮失常,柳皓宇在4年後的夏天收獲了延遲滿足——完成南科大本科學業後🧑🏼🦰,他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2021年的最後一天,柳皓宇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這項研究發現了連續激光誘發液體射流共振的新現象👩🏽⚕️🚵♀️。
雖然在申請國外高校的時候👌🏿,這篇論文還沒有正式發表🙍♀️,但柳皓宇在每份申請中都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研究以及最新的進展🏓🥡,這些均得到了申請學校的高度認可🌋。
在給美國密歇根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一位知名教授發送的申請函中↖️,柳皓宇這樣寫道:“目前我們對於胚胎早期發育的許多階段是了解不夠的,通過微流控以及微結構加工的許多工程手段,我們可以逐漸打開這個黑盒子,看清楚胚胎發育的每個階段。我將這個研究看作研發一臺‘高速相機’,用以觀察胚胎發育,並不斷提高拍攝的幀率來窺探更多人類胚胎發育的細節。”
該教授給他的評價是💯,“廣泛涉獵而且同時深入探究一個具體的科學問題”🧶。教授不僅給他發了錄取通知書,還給予了全額獎學金。
面對6份來自不同大學、不同專業的錄取通知書,為什麽柳皓宇最終選擇了耶魯大學?“因為那裏是鄧老師曾經奮鬥過的地方,我可以在那裏繼續從事界面現象的研究🧀。”他的回答也勾勒出師生關系最美好的模樣😾。
優秀的學生可以成就老師
在給柳皓宇申請博士學校的推薦信中📅🦹🏼,鄧巍巍這樣寫道:“優秀的學生只需要一個就可以成就一個助理教授的終身教職(tenure),柳皓宇就是那種可以成就tenure的學生。”
“柳皓宇是為數不多的、達到我要求的每周花100個小時在學業上的學生🧘🏼♂️。”鄧巍巍表示,“他的例子印證了‘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暴飲暴食是容易的🤷🏽♂️,自律鍛煉是很難的;追逐熱點是容易的,冷板凳坐熱是很難的🥒;玩遊戲刷抖音是容易的☝️,終身學習是很難的;圍觀吐槽是容易的👩🏿🎓,躬身入局是很難的……”在今年南科大的畢業典禮上,鄧巍巍講述了這一段話🤹🏽,希望同學們選擇挑戰♠️🎅🏻,選擇延遲滿足🔮🌽,激勵自身行穩致遠🫨。
對學生要求嚴格的鄧巍巍對自己要求更嚴格👩🏿🦳。被問及對深圳的印象時🏒,他甚至有點兒不好意思🚣🏿♀️:“我每天活動範圍僅限於南科大校園這‘一畝三分地’🚱😨,深圳很多地方我都沒去過🧑🏼🔬。”
鄧巍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在美國成熟的大學👶🏿,我只是螺絲釘;但是在南科大🧙🏽♂️,我可以做DNA🕺🏿。”
他不僅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7年🫷🏽,他加入南科大時,這所大學還沒有一個博士點🧕🏽。同年🧏🏼♀️🔧,南科大一舉拿下包括力學在內的4個博士點,其中有鄧巍巍的努力與付出。
談及目前最大的心願🫔👩🏿🎓,鄧巍巍的回答有點令人意外:“希望我的女兒可以上個好高中。”
南科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