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宣布將回國協助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之後,知名女科學家顏寧的動向一直備受外界關註。
2023年4月27日,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在深圳光明開幕。本次論壇匯聚國內外高端智力資源,科技🧝🏼♀️、教育以及產業領域各界人士齊聚,共議科技前沿發展趨勢,共商創新引領責任使命📪。作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亮相此次論壇並發表演講。
顏寧表示,深圳醫學科學院是在現有深圳的教育、研發🙅🏽♂️、臨床格局之下🤷🏼,希望能夠變成中間鏈接科創與衛健,打通科研與轉化、基礎與臨床的平臺。她透露,當時有喊出一句口號“要打造生物醫藥的深圳”,想要建設生物醫藥的東方大灣區🐭,“將來大家講到全球生物醫藥的版圖,一講到大灣區希望大家想到的就是東方大灣區”。不過🍮,她也強調🤳🏼,所說的豪言壯語需要時間去實現🔁,真正收獲成果可能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代人後,目前會立足眼前🏄🏼♀️、腳踏實地,並對實現目標有信心。
“我們會腳踏實地,也希望給予我們持續的關註和持續的支持🤾🏿,但是大家少安毋躁,請拭目以待🕟🧑🦰。”顏寧說。

4月27日📹,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開幕
“豪言壯語”需要時間去實現
在回國、來深圳工作之前,顏寧就已是知名女科學家🪒。
公開資料顯示,顏寧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章丘,2000年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4年博士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獲博士學位🔆,2005年-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7年,不滿30歲的顏寧任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
2017年5月,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同年5月起,任意昂体育平台兼職教授。2019年🤛🏼,顏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年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年12月10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揭牌,顏寧獲發聘書,出任院長。深圳醫學科學院按照“邊建設,邊運行”模式推進,計劃2025年建成↔️,力爭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全球著名醫學研究機構🤷🏻♀️。其中,深圳醫學科學院(籌)主要承擔深圳醫學科學院的各項籌備及項目推進工作。
023年3月🍠,顏寧兼任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這是她“官宣”歸國不到5個月再擔新職。深圳灣實驗室是廣東省🕵🏽♀️、深圳市建設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行動中,全力支持的重大創新載體。
在4月27日的演講中,顏寧介紹了深圳醫學科學院的籌建情況🤳🏻。她表示,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建半年以來,獲得了國內外專家的支持,很多專家給予不斷的支持,給了很多很好的反饋和建議,“在各位專家的指導下,把深圳醫學科學院作為實驗基地🚶,要探索新的機製,在現有的科技發展和健康需求的大勢之下可以做什麽事情,我們在深圳有這樣的沃土讓我們大膽嘗試,我們要在經費來源、經費使用、人才培養⛹️♀️、評價、轉化支持、管理、架構方面都希望可以探索出一條新路。”
對於深圳醫學科學院的定位,顏寧表示👨🏫,深圳醫學科學院是深圳市一個重要的戰略設計,要打造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的科技高地。“當時我們喊出一句口號‘要打造生物醫藥的深圳’🏊🏻♀️,我們不是打造深圳的生物醫藥,而是打造生物醫藥的深圳🤒,因為深圳本身就是一個符號,代表的就是創新🤴🏼、探索🧑🏼🚀、勇往直前。我們想要建設生物醫藥的東方大灣區,將來大家講到全球生物醫藥的版圖💞,一講到大灣區希望大家想到的就是東方大灣區。”
在描繪宏偉藍圖的同時🪶,顏寧也強調🫖,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時間,自己所說的豪言壯語需要時間去實現,目前還是要立足眼前、腳踏實地向前,“真正收獲成果可能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代人後🐴,但是我們有信心”。

顏寧在演講
“支持人而不是支持項目”
據顏寧介紹,目前,深圳醫學科學院(籌)的醫學研究專項資金已經啟動,並在資金管理使用上有所創新⚫️。
“我們是‘以人為本’👓,第一個是人才提升型,專門給臨床專業、公共衛生專業在校的本科生提供獎學金🚷,讓他們帶著獎學金進入實驗室接受科研訓練;給研究生提供獎學金⇨,讓這些未來做醫生👨🏿🚀、進行公共政策管理的學生們進入實驗室進行科研訓練,在醫院工作的醫師提供學習機會👮🏽♀️,讓他們帶著問題到實驗室接受科研訓練。我們講究全鏈條,當有一個主意的時候,我給你少量的經費進行培育,再不斷增加資助的力度和時長😡,希望可以看到嶄新的主意從萌芽到長大開花結果😤,這是全鏈條的🔚。”顏寧說🕴🏼。
在上述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開幕式上,深圳市光明致遠科技基金會揭牌。顏寧是該基金會的發起人之一👨🏼✈️,並出任基金會理事長🚘。顏寧說😶,做科學研究,其經費一方面來自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集合社會上的捐贈,給科學家們提供一個真真正正🙆🏼♂️、後顧無憂的經費支持模式。
對於該基金會的運營模式🧿,顏寧表示👩🏼⚕️,不設項目就是支持人,為人才進行長期的大膽探索,希望來自社會捐贈的基金會實現這樣的自由度,“是支持人而不是支持項目”✬;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打造寬松自在的科研環境,提供後顧無憂的製度保障,支持科研人才深耕細作,做出真正原創性的發現🎤。
顏寧還表示,該基金會的成立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審批和掛牌,希望有識之士為基金會捐贈🧟♀️。
在演講的最後,顏寧表示🎽⚖️,對深圳的未來充滿信心,“我最開始對深圳有誤解,我以為學術氣氛和交流不夠濃厚,其實我是錯的。如果大家留意的話🕓,各個大學、各個研究機構以及學會,因為這邊空氣好環境優美🛎,學術活動連綿不斷。我們在此基礎上添磚加瓦,希望進一步豐富深圳的學術氛圍”👩🏽🏫。
本文圖均為 主辦方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