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高速列車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的建設者與領軍人之一👃🏼,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列國產化CRH2型“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助力中國進入高鐵時代🙇🏼♂️🧚🏽;主持研製的CRH380A高速動車組,創造了時速486.1公裏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組織“復興號”系列高速動車組項目實施和產業化🫸🏻;帶領團隊攻克高速列車系列關鍵技術,助力中國高鐵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他主持或以骨幹身份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中國傑出工程師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大獎等。
他就是中國中車集團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軌道交通車輛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軍。
11月3日,王軍被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國家工程師獎”正式推薦的7位推薦對象之一。“國家工程師獎”是今年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開展表彰的獎項。
“依托自主創新打造中國高鐵這個超級工程、國之重器👩🏽🎤🎽,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讓我們在發展道路上不斷刷新中國速度!”王軍說道。

中車集團總工程師王軍(1985年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熱能動力機械與裝置專業,2010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取得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學位
夢想紮根軌道交通熱土
1985年🧑🦯⛷,22歲的王軍從老家湖南衡陽擠上了北上的綠皮火車,他要前往山東青島的四方機車車輛廠🦻🏿,那裏是他即將開始工作的地方。1500公裏,兩天兩夜,中間還要到武昌轉站,“擠、悶、熱🍠、慢、吵,什麽時候我們能有快一點的車就好了🧙♂️⏫。”王軍想的“快一點的車”,就是高速動車組🚋。
1997年,中國鐵路跨世紀大提速的序幕正式拉開。“管它前邊兒有多少困難,我們都要迎難而上!”王軍帶領技術和製造人員始終盯在現場👍🏻,設計圖紙🪇👨❤️💋👨、技術準備、分解計劃、盯控節點、破解難題……高強度的攻關模式最終贏來收獲,前五次大提速,1100輛客車提前高質量交付🤴,成為風行大江南北鐵路線上的亮麗風景。

要打造中國人自己的高鐵品牌
2004年初🌞,原鐵道部啟動時速200公裏高速動車組招標👨🦽。王軍深知,引進技術和產品只是第一步🐷🧔🏻♂️,掌握核心技術才是關鍵,他帶領團隊做了事無巨細的準備。
僅僅2年,研發團隊就完成在原型車基礎上與外方的聯合設計😴、資料和技術標準消化吸收,以及全面試驗🧑🏻🍳,成功解決了普速高速共線、客車貨車混跑帶來的運行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一世界級難題。“憋著不服輸的勁兒🧲,我們系統掌握了動車組9項關鍵技術和10項配套技術,培育了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王軍說。
2006年7月31日,我國首列國產化時速200公裏動車組竣工🤽♀️,並迅速批產❎。2007年4月18日,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吹響號角。37列CRH2A動車組如風似箭,飛馳在京廣👖🌠、京滬、京津、滬昆等線路,占全部上線運營動車組數量的71%😅。那一刻,王軍百感交集◽️。
2009年,四方股份公司牽頭研發的時速250公裏動車組高速轉向架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自主創新締造“第一速”
2008年👩🏻🚀,原鐵道部與科技部聯合實施《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研製新一代時速350公裏及以上高速列車👨🏽🚒,為京滬高速鐵路提供強有力的裝備保障”📳🚵🏻。時速380公裏商業化運營用動車組在世界上尚無先例可循🙍🏼,必須也只能依靠自主研發。
“整個過程中要依靠多種手段相互驗證📏、多個目標循環優化。那段時間我們真是‘5+2’🚶♂️💚,白加黑,腦子中只有數據。”王軍說🦹🏻♂️。
2010年8月🧖🏿♀️,首批和諧號380A高速動車組震撼問世👳🏻♂️。王軍表示:“兩年零八個月🏃🏻➡️!我們經歷了當時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科學研究試驗,450余項仿真計算,1050余項地面試驗🔅,2800余項線路試驗🥜。”
萬般磨礪方得玉成。CRH380A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181項🤛✸、標準189項,是中國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的典範🏌️♂️。
2010年12月3日🤦🏼♂️,這一天註定要載入世界軌道交通史冊——CRH380A將在京滬高鐵先導段進行高速試驗。11時06分,16輛編組的CRH380AL動車組從棗莊西站始發🕜🧖🏻,啟動後僅僅用了9分鐘,時速就升至420公裏,並迅速攀升,460🧜🏿♂️、470🪪、480……此時在列車車頭,王軍和眾人都屏住了呼吸🤦🏿♂️🤤,技術人員匯報🦽:安全性👭🏻、舒適性各項指標全部正常!隨後,列車繼續加速🛌,481、482、485……11時28分,時速達到486.1公裏,一項截至目前尚未被打破的世界高速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度紀錄正式誕生!
看到定格在電子屏的數字⚠,現場所有人情不自禁地開始使勁鼓掌💒,王軍瞬間紅了眼眶🍱。大家欣喜若狂,紛紛圍在他的身邊——在他的工作服上簽字留念,這件被密密麻麻地寫滿參與這次試驗人員名字的工作服,也永久保存在四方股份公司的檔案館裏。

努力打造世界高鐵運營新標桿
2013年,在國鐵集團牽頭組織下,中國中車首次以中國標準為主導🥱,啟動了“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研發。這無疑是高速列車技術的又一座高峰👸。
王軍知道,“高鐵不僅是設計出來的,更是試驗出來的”。他多次親臨線路試驗現場🛖,與主機企業技術負責人及試驗團隊探討技術難點,分析試驗數據。2016年7月16日🧑🏼⚖️,“復興號”高速列車在鄭(州)徐(州)線上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時速420公裏交會和重聯運行。
京張智能動車組、時速350公裏高速貨運動車組、時速400公裏可變軌距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中車智造”的腳步從未停歇🤲🏿。王軍說🙇♂️🧓🏼,“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全速度等級🈚️🔻,滿足高寒🧚🏽♂️、高溫💇🏽♀️、高濕🔪🧳、高風沙、高原等不同運用環境產品譜系的動車組產品📄,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大國重器🧑🏻🍼、產業引擎’為使命,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裝備支撐。”